APP下载

中医耳穴帖敷干预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2015-04-04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417谢利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耳廓压豆脏腑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417)谢利利

高血压病是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脂肪和糖代谢紊乱已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改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是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1]。我科在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期间,在西医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耳穴帖敷压豆的方法,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来干预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共132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病人。年龄为45~60岁,均口服降压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2.5mg每日一次,血压在140~180/90~100mmHg之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 例中,男35例,女31 例;病程最长30 年,最短6年。对照组66例中,男30 例,女36例;病程最长26 年,最短8年。两组各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疗效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能坚持治疗者。

排除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器质性心肺肾疾病,需要住院治疗患者,以及依从性差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低脂低盐饮食,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帖敷:每周帖敷一次,每周测血压2次。耳穴选穴:敏感点,耳背降压沟、肝阳,心、肝、肾左右轮换。用耳穴探测笔仔细在耳部寻找1~2个敏感点,取王不留行7~9粒,把医用胶布剪成0.6平方厘米的小方块7~9片,再将王不留行分别粘附在小块胶布的中间。耳廓消毒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的胶布分别贴压在以上穴位,耳背沟连贴三帖,每天用手指按压3次,每穴按压至有胀、麻、痛感为好。其中交感、耳背沟重压刺激,每次3~5分钟。一周后再贴压另一侧耳穴4周为一个疗程,5天后继续贴压下一个疗程,12个月为观察周期。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制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mmHg~19 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血压未下降到上述标准。

2 结果

临床总疗效:治疗组66例,显效49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42%;对照组66例,显效36 例,有效1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1.2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耳穴帖敷压豆疗法是通过在耳廓穴位上贴压各种药豆,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科学实用疗法。其机理是受压力刺激的迷走神经不断向中枢断发放冲动,中枢将冲动进行整合后再作出相应反应的结果。

3.2 中医认为,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联系,针刺腧穴有全面调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黏滞性,改善血液动力学,调节神经递质等作用,而且对血压的调节具有双向调整作用。根据全信息理论,耳为一个倒立的胎儿,内在脏腑与四肢躯干均在耳廓部有相应的对应点。通过这些对应点色与形的改变,以及局部脱屑、丘疹、结节,压痛敏感等反应,就可通过耳廓视诊来诊断内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选择这些对应点压豆,并施以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特别是遴选出的1~2个特殊敏感点(相当于阿是穴),反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凝聚较重,故针对其刺激更具临床意义。

3.3 帖敷期间应注意: 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不规律服药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要注意给以纠正;注意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及药量,防止不良结果出现;应避免患者盲目依赖帖敷而停药或减药;应避免患者因按压耳穴不当造成的皮肤破损。

3.4 临床研究表明,耳穴压豆能明显地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临床症状,而且副作用少,经济实惠,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耳廓压豆脏腑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搓耳
——护肾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浅谈耳廓缺损的法医学鉴定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