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流动医院的推广价值与运行经验

2015-04-04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102488尹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房山区流动医疗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102488)尹泉

2009年4月24日,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成立了第一支中医专家下乡到基层的义诊队伍——房山中医流动医院。中医流动医院是基于当前医疗形势、政策导向、中医院自身发展特点和服务市场需求综合考量而提出的一种全新医疗服务模式。它改变了以往旧有的医疗服务模式,大胆创新,变被动为主动,力求将中医的优势发挥得更彻底、更全面、更充分,让服务对象得到更贴心、更周到、更方便的中医医疗服务。通过中医流动医院的运行,更新了医疗服务理念,丰富了中医医院的服务方式,保障了百姓健康,弘扬了祖国中医学文化。本文试图通过数字分析等方法,全面阐释房山中医流动医院运行过程及经验,以飨读者。

1 成立背景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药治疗已逐渐深入患者的就医心理,农村基层对中医药的需求越来越高。

1.2 房山区地处北京市远郊,是个半山、半平原地区,广大农村居民存在着较严重的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实际民生问题。

1.3 农村患者需要医疗部门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以解决“小病拖”的实际问题。

1.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了“大力推广中医药技术、实现中医服务全覆盖”的政策导向,支持、帮扶各级中医机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房山中医流动医院成立正是契合了以上几点需求,并得到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房山区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各级行政机构(区、乡镇、村)领导以及广大老百姓的肯定和欢迎,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2 运行基础

中医流动医院的顺利持久运行必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条件支撑。

2.1 医院及中医管理机构支持 房山区中医院的领导班子认识到了中医流动医院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中医、利医院的好事,给予强大的政策、物力、人力后勤支持,同时,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也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并严密、实时关切中医流动医院的运行状况、数据回馈等。

2.2 老百姓的热情欢迎 中医适宜技术深入农村,得到了广大农村患者的热情欢迎和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每次流动医院入村,前来看病人数多达全村总人口的10%~15%,这既推广了中医,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的实际民生问题。

2.3 区、乡镇、村行政机构的支持 每次流动医院入村,都需要在村委会解决诊疗、接电、广播通知、化验单回馈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与三级行政机构做好良好的沟通,得到其全力、密切支持与配合是必不可缺的重要条件。

2.4 一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全力配合 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对象主要是一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保障中医适宜技术送得出、落得实离不开这一机构的配合。

3 运行模式

中医流动医院要持久运行,需要建立固定的运行模式和规章制度。

3.1 中医流动医院的组成 房山中医流动医院的基本配置有一辆体检车、一辆药房车和一辆后勤保障车,车内配备有360余种中草药,100余种中西成药和针灸毫针、艾灸条、刮痧用具、拔罐、耳针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常用品。医疗队伍由中医内科、外科、针灸科、推拿科等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组成,并组成宣传材料发放组、专家诊疗组、指导培训组、财务组、医保审核组、电工组、膳食组。宣传材料发放组负责中医健康咨询、讲课、宣传材料发放、测血压等工作,专家诊疗组负责义诊,财务组、医保审核组、电工组、膳食组为流动医院正常运转提供服务和保障。

3.2 中医流动医院服务程序 采取“一天一村”的巡诊方式。每到一村,由宣传组负责组织村民进行健康宣教讲座,由专家诊疗组进行义诊,重点是农村常见病的诊疗及中医养生、中医知识及保健宣传。由指导培训组通过一级卫生机构,组织当地社区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以基本、常用、简单的中医技术为主,如穴位按压、针灸、拔罐治疗等。同时,教授常见急、重症鉴别方法及如何做到及时转诊,不漏诊等知识。

4 运行中的得失分析

4.1 运行数据 几年来,流动医院共巡诊1034村(次);覆盖人群1056130人;总诊人数124532人;总收入5569335元;总报销2170875元;草药使用率达到35%,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达到40%。发放宣传材料500329份;测血压229472份;咨询346711人(次)。

4.2 基层农民健康意识较差,文化水准偏低,进行医疗健康知识普及,尤其是中医健康知识普及,必须要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来讲解,把深奥、难懂的医学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做基层工作时必须熟悉农民的生活,用农民的思维,讲农民的话,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中医健康知识的普及推广。

4.3 “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更适宜在农村的推广。农民能够接受简单明了、效果显著、价格不高的中医治疗适宜技术,比如耳穴埋豆、拔罐、点穴、刮痧治疗等方法。因此,我们在农村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原则是“安全、无创、有效”。

4.4 应该在农村村委会或一级卫生服务机构,设立“中医服务桥头堡”,定时定期培训、指导,并积极收集农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反映、意见,以不断修正中医适宜技术,使之更有针对性。

4.5 中医巡诊、中医健康知识讲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此三项工作较难在同一天同时开展,应该专项分开运作,以利于项目顺利开展。

4.6 数据分析

4.6.1 农民迫切渴望学习、掌握医学、养生知识,提高健康意识。传授这些知识应该以“简单、通俗、易记、反复灌输”为原则,通过309场健康讲座,对3134人次讲课前后做调查问卷对比,得分由讲座前31分提高到讲座后86分。农民宣教前后对中医药知识了解有了明显进步。

4.6.2 中医,尤其是中医适宜技术,因为“简、便、效、廉”而深受基层农民欢迎,宜大力推广。对一级卫生服务机构医生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指导与培训121个村,121人次。据统计,基层医生治病时使用中医适宜技术由培训前的不足20%达到了80%以上。而且,极大节省了农民看病费用。

4.6.3 农村疾病监控问题 共监控142例病人包括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人,脑血栓后遗症病人。农村重病人的监测应从常见病检测和重点病人检测入手,在掌握病人全部信息的基础上定时、定人监测,并以防止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出现后遗症为重点。

5 总结

房山中医流动医院运行至今已五年有余,得到了广大老百姓、各级行政、卫生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可与支持,流动医院紧扣当今政策导向,适应当今医疗卫生状况、与党和政府的执政精神相契合,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中医、利医院的多赢医疗卫生折子工程,在解决医疗健康知识普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等实际问题的同时,大量全面地收集了基层农民的健康信息、医疗卫生状况及就医诊疗心理等信息,为政府制定新的医疗政策提供了基础信息和事实依据,值得长久推广。

猜你喜欢

房山区流动医疗
房山区总工会结对支援张坊镇 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房山区总工会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房山区总工会 凝心聚力抗疫情 全力以赴稳保障
流动的光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