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2014年门诊药房儿科退药处方分析

2015-04-03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13032白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药师儿科处方

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13032)白宏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四章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而实际工作中各种原因所引起的退药不仅对药品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还会延长患者的就医时间。退药过程也增加了药师的无附加值劳动[1]。在所有的退药科室中儿科退药情况尤为突出,本文对我院门诊药房2014年1月~12月儿科退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寻找退药主要原因,探讨如何避免或减少退药次数,加强门诊药品质量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北院区)2014年1月~12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共计291张,其中儿科退药处方141张,占退药处方总数的48.5%,按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2 统计结果

按退药原因划分,占前三位的分别是药品不良反应退药、病情变化调整药物,患者住院或转院,三者的退药例数分别占总退药例数的46.1%,21.3%,20.6%。

3 讨论

3.1 退药原因分析

3.1.1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导致退药居首位。儿童生理处于快速变化的生长阶段,由于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敏感性较高,耐受力及代谢、排泄功能较差,所以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

3.1.2 病情变化调整药物 患儿病情的发展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病情会有所好转或加重。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剂量。

3.1.3 患者住院或转院 患儿因病情变化需要进行住院或转院,入院或转院后剩余药品病房不再使用,退回药房。

3.1.4 患者拒服 有些患儿家长看了说明书后,觉得副作用太多;或有些患者取到药后觉得药品有效期比较短(一般在6个月以内失效),怀疑药品质量要求退药。

3.1.5 医生开错药 医师开错药的原因有:①因临床医师疏忽造成将同一药名不同规格、不同剂型、不同厂家及相似易混淆的药品输机录入错误。②医师对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证、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等了解不够,尤其对儿童这类特殊人群的药物禁忌不够重视。③开具处方时未与患儿家属做充分交流,未仔细询问患儿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等情况,造成患儿的依从性较差。

3.1.6 由于药师干预造成的退药 门诊药师在窗口审核处方后,对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实行干预占1.4%,主要包括:药品超量使用未注明原因;药品用法用量不当;特殊管理药品未按规定执行;药品与适应证不符;存在药物配伍禁忌;特殊人群禁忌;剂型和给药途径不适宜;药物不良的相互作用等。

3.1.7 护士扎针技术不熟练造成的退药 虽然此类原因造成的退药只占1.4%,但多次扎针会增加患儿痛苦,会影响到患儿家属对医院的信任与声誉,所以护士要加强技术练兵,熟练掌握扎针技术,真正做到“一针见血”。

3.1.8 患者家中已有类似药或嫌价格过高主要原因有:①患者取药后发现家中有相同药品要求退药。②药品价格过高超出经济能力范围。③认为医师开具的处方中药品种类及数量过多。

3.2 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在门诊工作中退药问题不容忽视。为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应加强医师、药师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①医生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有效地沟通,热情耐心地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争取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减少和避免误会。在诊疗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尽量减少超说明书用药,注意患者的用药史,避免重复给药。对患者首次服用的药品不要多开,对一些价格高的药物先告知患者。②药师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积极主动开展药物咨询,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患者,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在处方调剂过程中若发现不合理处方,则由药师与医师充分沟通,请医生修改处方或重新签字确认。

4 结语

通过对我院门诊儿科141例退药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退药情况比较合理。但医院仍要完善退药管理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只要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理念和业务水平,对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应可减少或缓解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从根本解决退药问题,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准。

猜你喜欢

药师儿科处方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人间处方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处方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