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溪市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分析

2015-04-03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刘浩然范洪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淋巴淋巴瘤胃肠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刘浩然 范洪波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5年05月~2012年12月,我院八年间50000多例门诊及住院部患者胃肠镜检查中,经胃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病例资料。患者多因腹痛、消化不良、黑便或消瘦等症状前来我院就诊。

1.2 方法 所有MALT淋巴瘤患者均进行胃肠镜检查,采用Olympus GIF XQ260或Olympus CF XQ260型电子肠镜,所有病例均检查至十二指肠降部或回肠末端,同时取黏膜送病理检查。按以下病理学诊断标准诊断:①淋巴滤泡边缘区有中心细胞样细胞肿瘤性增生;②淋巴瘤细胞浸润于腺上皮之间,形成淋巴上皮病变;③肿瘤性滤泡和反应性淋巴滤泡可同时存在;④中心细胞样细胞有向浆细胞分化倾向,同时需满足Dawson标准: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片证实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病变以消化道为主,或伴有局部淋巴结受累;肝脾无原发性病灶。确诊后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采取保守、化疗或手术治疗,部分患者转昆明上级医院继续治疗。

2 结果

发现胃肠道MALT淋巴瘤44例,其中胃淋巴瘤28例,肠淋巴瘤16例。胃淋巴瘤28例中男性15例,年龄26~75岁,平均53岁,女性13例,年龄34~75岁,平均58岁。其中胃体5例,胃窦3例,胃底2例,十二指肠球部4例,同时累及2个以上部位14例。肠淋巴瘤16例中,男性10例,年龄8~66岁,平均45.2岁,女性6例,年龄28~71岁,平均49.5岁。胃肠镜下表现为结节状增生、肥厚、糜烂、溃疡、狭窄、肿块等,可有消化道管壁僵硬。显微镜下可见黏膜下间质中大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肿瘤组织来源多为B细胞。此类患者均接受13碳尿素呼气试验或14碳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检查阳性者均接受标准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部分患者选择保守治疗,部分患者接受手术或化疗,目前未发现死亡者。

3 讨论

胃肠MALT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表现形式多样。据报道,胃MALT淋巴瘤病变以胃窦部多见,胃镜下可见肿块或结节,溃疡及浸润改变。与癌性肿块不同的是,病变广泛而多灶,溃疡浅表而多发,大小、形态均不规划,黏膜下浸润表现为鹅卵石样外观或弥漫分布,形成皮革样胃[1]。有人根据其大体形态将其分为息肉型、溃疡型、浸润型及结节型。在西方国家,胃MALT淋巴瘤多见于50~70岁患者,男女比例1.5∶1,国内发病年龄偏低,平均较胃癌患者年轻10岁。早年我国有人总结胃MALT淋巴瘤平均年龄为42. 2岁,男女比例为1. 3∶1[2]。而本组病例中,胃MALT淋巴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0.7岁,其中男性平均47.24岁,年龄最小者仅8岁,女性平均55.3岁,男女比例1.15∶1,肠MALT淋巴瘤男女发病比例1.6∶1。

结外型淋巴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体重下降、贫血、腹块、消化道出血,肠原发性淋巴瘤还可出现肠梗阻症状,可发生穿孔。这些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在鉴别诊断时需注意。胃MALT淋巴瘤早期多局限于黏膜层内,随着病程的进展,瘤细胞可向肌层甚至浆膜层侵犯,生长方式为浸润性生长。晚期瘤细胞可侵出胃壁,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及远隔部位[3]。消化道造影检查或内窥镜活检是诊断该病的常用方法。因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应及早行胃镜检查,尽早获取病理标本。内镜活检时多建议深取、重复取材,以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本病的治疗多采取手术切除,术后辅以局部放疗或全身化疗。患者5年生存率为50%~75%;因为过去发现少数病例原发病灶去除后, 残留或转移病灶消退,所以有人主张手术前局部放疗再手术及全身化疗。化疗方案多采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或泼尼松等,也有人加用高三尖杉酯碱。由于Hp在胃MALT 淋巴瘤发病学上的重要地位,该病作为根除Hp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有人回顾总结, 抗Hp后70%可以治愈,但仍建议随访观察。

猜你喜欢

淋巴淋巴瘤胃肠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