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长乐市农村儿童哮喘危险因素分析

2015-04-03福建省长乐市妇幼保健院350200郑建云程潮邱华波陈宏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患病率哮喘

福建省长乐市妇幼保健院(350200)郑建云 程潮 邱华波 陈宏超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350001)唐素萍 刘艳琳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1]。哮喘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较大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曾先后进行过三次全国规模的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提示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遗传和过敏是哮喘患病公认的重要危险因素[1]。为了解长乐市农村地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与危险因素,我们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与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合作,在本市农村地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玉田、古槐两个无工业污染的乡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和街道村庄的0~14岁6000例儿童进行哮喘流调,为因地制宜地防控儿童哮喘提供措施。现将流调部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随机抽取的玉田、古槐两个乡镇符合要求的自1996年7月1日~2010年6月31日11:59出生的0~14岁并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600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由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统一制定、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作为本次调查的调查员,采用全国统一的“0~14岁儿童哮喘初筛问卷”(以下简称问卷)进行调查,向有关儿童家长及老师发放“0~14岁儿童哮喘初筛问卷”,按照要求进行填写。对确定为可疑哮喘的患儿,再由统一培训的专科医生现场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查阅病历资料、体格检查,对确诊的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可疑哮喘的患儿填写哮喘调查表,统计哮喘患病率。

1.3 哮喘的诊断标准 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标准。鉴于婴幼儿哮喘诊断的困难性,本次调查参考以往两次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中使用的有关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其诊断原则如下[1]:有哮喘喘息临床表现,发作≥3次,诊断哮喘;发作2次,诊断可疑哮喘(即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仅1次,无论其情况如何不诊断哮喘。

1.4 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1.4.1 采用成组配对方法,在上述患病调查的区域分别随机抽取研究组和对照组。选择与研究组患儿在民族、年龄、性别及生活环境相匹配,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排除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儿童作为对照组。

1.4.2 两组儿童分别填写内容相同的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哮喘患病情况及与哮喘患病相关的因素:①出生前后因素:妊娠(足月、早产)、生产情况(顺产、剖腹产)、出生时体重(<2.5kg、2.5~4.0kg、>4.0kg)、母乳喂养、添加蛋白辅食时间(<6个月、>16个月);②使用抗生素;③环境因素:包括住宅类型、房子是否装修、家具使用材料、夏天通风方式、家人是否吸烟、被褥使用材料等。上述因素①、②、③下属的各项作为多分类变量,通过哑变量给予赋值,均以“0”表示阴性或否定情况,以“1”表示阳性或肯定情况。

1.5 资料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的问卷资料使用epi-info软件双录入,所有数据通过逻辑检验审核,采用SAS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差异统计学比较选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OR值及95%CI>1为有关联的危险因素,P<0.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0份,收回合格初筛表格5860份,应答率为97.66%,其中男性3228例(55.08%),女性2632例(44.91%),共筛查出哮喘135例,总患病率2.3%,男患病率为2.73%(88/3 228);女1.79%(47/2632),哮喘患病率在家族史、个人过敏史及性别分布经卡方检验(分别为χ2=155.61,P<0.005,χ2=262.03,P<0.005,χ2=5.697,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135例全部作为研究组,成组对照13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民族、年龄、性别及生活环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农村儿童哮喘危险因素研究

2.2.1 单因素分析 OR>1的并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①出生前后因素:<6个月添加蛋白辅食情况;②使用抗生素因素;③环境因素。

2.2.2 多因素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8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个月添加蛋白辅食、使用抗生素治疗、使用煤/炭作为燃料、饲养家畜、出生前后家人吸烟和化纤枕头材料等为农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使用煤/炭作为燃料、饲养家畜、出生前后家人吸烟和化纤枕头材料等为农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住房类别(楼房)和枕头材料(羽绒)不构成危险因素。

4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习惯的改变,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趋势,且遗传和过敏成为哮喘公认的重要因素[1]。2010年长乐市农村地区0~14岁儿童的哮喘流调发病率为2.3%,与2010年福建省福州地区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4.02%比较,明显偏低。这可能与本次抽取的两个镇乡空气质量好,环境污染相对比较少有关。有研究显示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中二氧化氮和臭氧含量的增加对儿童呼吸道的刺激加重从而触发哮喘[2];同时可能与近年来母乳喂养率的提高、社区保健工作的日益完善使婴幼儿抵抗力增加;调查结果与国内外研究提示母乳喂养是婴幼儿哮喘的保护因素一致[3]。学龄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的完善,机体疫力的提高,以呼吸道感染为诱因的哮喘的症状会逐渐减轻,患儿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但是具有特应性体质和遗传背景的患儿仍有可能发展成为持续哮喘[4]。因此对哮喘易感性高的儿童特别是有哮喘家族史的儿童,应作为重点保护与检测对象,平素应注意身体的保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关注日常天气变化,避免接触过冷、过热的空气,减少气道刺激,适当增加患儿的耐寒能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可能从根本上降低哮喘病的发病率。

本次调查显示:①出生前后因素:<6个月添加蛋白辅食因素也是农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②使用抗生素也是农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

调查发现婴儿出生前后家人吸烟和家中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家畜饲养、化纤枕头材料也是农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已有共识被动吸烟较主动吸烟更具危险性,如果孕妇长时间暴露于烟雾环境可干扰胎儿及未成熟婴儿免疫系统的成熟发展过程,降低其免疫反应,进而损害患儿的肺功能[5],增加哮喘的风险。使用羽绒材料枕头不构成哮喘危险因素,而使用化纤材料枕头是哮喘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调查对象回忆不清引起的回忆偏奇或调查者询问方式不当所导致的诱导偏奇等有关。

综上所述,长乐市农村儿童哮喘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涉及到遗传、环境和机体免疫等诸多因素外,<6个月添加蛋白辅食、早期使用抗生素、家庭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家畜饲养、出生前后家人吸烟和化纤枕头材料也是农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推广普及哮喘防控方案,提高哮喘诊治水平,识别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儿童哮喘患病率。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患病率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哮喘的治疗加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