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爱民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2015-04-03胡江华重庆市万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重庆404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论治肾气肾衰竭

胡江华(重庆市万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重庆 404000)

王爱民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胡江华
(重庆市万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重庆404000)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的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王爱民主任中医师为重庆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医近40年,现将王老师诊治慢性肾衰竭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水肿”、“癃闭”、“虚劳”、“溺毒”、“关格”等范畴。是内因正气不足,外因风寒、风热、时行病毒所致。外邪入侵途径有二,一是邪毒从皮毛玄府而入,因肺于皮毛相合,又因少阴肾脉注入肺中,外邪因肺经气血之道侵犯于肾。二是邪毒从气道而入,结于咽喉,少阴肾脉注入肺循于咽喉,外邪经咽喉随少阴经脉下犯于肾,伤其封藏之功,经脉、血络之能,精血外溢;邪毒不解,盘踞于肾,损及肾阳温煦脏腑之力,导致五脏六腑气化不足。由于肺不布津、脾失转运、肾失开合、肝失疏泄导致水谷代谢失常,水液不行、五谷不化而产生水湿之邪;水湿停积日久,化热化浊,又产生湿热、痰浊之邪;浊邪蕴结日久,化瘀化毒,又产生瘀血、溺毒之邪。王老师认为水湿、湿热、痰浊、瘀血、溺毒之邪既是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疾病的恶化因素,与正虚互为因果,形成标虚本实、内外相感的多环节病理局面。肾先受邪,封藏失职,为病之始;授之于肺,通调失司,为病之表;传之于脾,枢机不利,为病之里;伤之于肝,气机不疏,为病之重;陷之于心,血脉瘀阻,为病之凶;还之于肾,为病之终。

2 治疗方法

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早发现,早治疗,如有些慢性肾衰的早中期患者,血肌酐已经有所升高,但无症状。王老师主张口服百苓胶囊、尿毒清颗粒或降浊中药汤剂。缓解后防止其复发。注重摄生保健。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正确对待疾病,认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意志坚定,心情愉快,家庭和睦,积极配合非常重要。其次是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忌过敏过咸过腻之品,以及伤胃败肾之味;伴水肿者春天可啖荸荠,冬天可啖鲜萝卜。避风寒湿外袭,适应季节变化,防止外感疾病;房事慎行,防伤败己亏之肾气;根据《素问·宣明五气》“久卧伤气,久坐伤内”之训,鼓励病者在体力允许的前提下,做些轻微劳动。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气虚、贫血者,用太子参、黄芪各15g,陈皮10g,枸杞子15g,鸭子1只,猪夹心肉100g,味精3g,食盐、酱油各6g, 绍酒10g,葱白15g,生姜6g,菜油75mL,上汤500mL。表现为脾肾阳虚,尿频、肢冷、便溏者予以狗肉200g,菟丝子3g,附片1.5g,食盐0.5g,味精、姜适量。尿毒症表现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者予以橘皮、竹茹、柿饼各30g,生姜3g,白糖适量。

治病求于本,强调维护肾气。《黄帝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者,致病之由也。张景岳说“反治病者,在必求干本,或本于阴,或本干阳,求得其本,然后可以施治”“未有不明阴阳而能知疾病者”。肾为水火之脏,五脏六腑之精藏于此,气化于此,精即阴中之水也,气即阴中之火也,故肾之水火,为诸脏腑之化源。明代《虞抟学正传》曰:“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王老师对慢性肾衰病机的分析,认为肾病日久,因失治或误治致肾功能日益衰退,气血阴阳虚惫,肺脾心肝等内脏功能亦为之虚损,故在治疗中强调维护肾气和其他内脏的功能,切不可用克伐之品而损阴伤阳,促使肾及其他内脏功能的进一步衰竭。

重视脾胃调理,尤其是补脾阴。汪机《石山医案.病用参芪论》谓:“参、芪味甘性温,宜其为补脾胃之圣药也。脾胃无伤,则水谷可人,而营卫有所资,元气有所助,病亦不生,邪亦可除矣。”慢性肾病迁延不愈,如妄用温燥之品,湿热内蕴,损及阴精,易出现脾阴虚见证,当多选用甘淡实脾之药,如山药、太子参、石斛、薏苡仁、炒白术等。呕哕不能食者,乃由肾气衰败,内毒蕴于胃腑,致气逆不降,治应健脾益肾,和胃降逆;内毒蕴肠,气虚下陷,致大便溏泄不已者,治宜健脾升阳、补肾暖土。

中西医结合论治。通过肾脏彩超检测的肾脏血流的阻力指数判断瘀阻的程度,若血钾达到6.5mmol/L以上,血肌酐达707μmol/L以上,应及时行血液净化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徐徐图之。辨病论治有两重含义,一则中医的辨病论治,二则中西医结合的辨病论治。中医的辨病论治是在确定疾病的诊断后,根据疾病确立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的辨病论治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的“同病异治”。无论是辨证论治还是辨病论治一定要有机结合,以提高诊疗水平。

3 病案举例

肖某,男,68岁,2015年2月2日初诊。反复头昏乏力3年,伴纳差1周。 2012年发现肾功能不全,BUN、Scr均异常,在多家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肾功能提示尿素氮22mmol/L,肌酐784.7μmol/L。血气分pH7.25。血常规红细胞2.15×1012/L,血红蛋白71g/L。肾脏彩超提示双肾萎缩。近1周来头昏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纳差腹胀,口淡无味,颜面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脉沉弱。中医诊断为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西医诊断为慢性肾衰竭,CKD5期,肾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建议行透析治疗,但拒绝,故常规注射促红素、改善肾脏供血等基础上予以益气健脾补肾,兼祛湿降浊化瘀。药用党参、黄芪各30g,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木香、山药、扁豆、砂仁、泽泻、薏仁、益母草各15g,炙甘草5g,制大黄5g(另包同煎)。水煎服,1日l剂。嘱进优质蛋白饮食,禁用肾损害药物,减少运动量,保持心情愉快。同时结合中药结肠灌洗。服15剂,头昏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纳差腹胀、口淡无味缓解,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伴口干。复查尿素氮12mmol/L,肌酐584.7μmol/L。血气分pH7.35。血常规红细胞3.12×1012/L,血红蛋白90g/L。上方去泽泻、薏仁,加丹皮15g。服20剂,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肾功能为尿素氮8.1mmol/L,肌酐486.7μmol/L。血常规红细胞3.65×1012/L,血红蛋白105g/L。病情明显缓解,上方隔日1剂,巩固疗效,至今稳定。

[参考文献]

[1]巴元明,王小琴.慢性肾衰竭[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5-05-15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1-990-02

猜你喜欢

论治肾气肾衰竭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从肝郁论治失眠
张建伟辨治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
抗衰老名方“金匮肾气丸”的妙用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从“风”与“血”论治月经疹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金匮肾气丸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