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常规检验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价值分析

2015-04-03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350007陈丽华施腾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尿常规阑尾炎准确率

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350007)陈丽华 施腾飞

早期急性阑尾炎并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且因患儿心智尚不成熟,对病情不能够进行详细的描述,这就导致了临床诊断容易出现误诊。而尿常规检验技术的应用得以改变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率较高的现状,以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研究我院就医的70例初步诊断为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对其病例病征及尿常规数据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到我院就医的70例初步诊断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女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实验组年龄区间为4~13岁,平均(7.4±1.2)岁;对照组,年龄区间为5~14岁,平均(7.2±1.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检查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其具体操作如下:以压痛最明显位置作为中心,行多方位探测,查看患儿双侧附件,观察包块大小与边界,观察患儿盆腔以及腹腔内是否存在积液。查看患儿的肝肾隐窝处,检查是否存在积液。然后让患儿排出膀胱内的尿液后,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检查,取截石位,对包块的回声以及大小等情况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阻力指数、最大收缩直流输以及舒张末期流速等情况。完成超声检查后,对比分析检查结果。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儿进行尿常规检验,其具体操作:入院第二天,收集新鲜尿液20mL送检。患儿发生腹腔炎症或阑尾尖端指向输尿管、膀胱等器官时,能够发现尿中有少量红细胞、尿蛋白、白细胞。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疼痛症状于右侧输尿管结石患儿的疼痛症状相似,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病情的鉴别诊断困难大。但右侧输尿管结石患儿在行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能够检测到患儿尿液中的大量红细胞。

1.3 疗效判定 观察分析患儿留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白细胞、蛋白质及尿糖等。若中性粒细胞值以及包细胞值升高,则确诊为小儿急性阑尾炎。以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理诊断为标杆评价尿常规检测和超声检测,与病理诊断一致的为确诊,与病理诊断不一致的为误诊。

1.4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9.0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通过尿常规检测手段,共有32名患儿被诊断为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而在病理检查后发现有30例患儿确诊为小儿急性阑尾炎,2例患儿被误诊,进行尿常规检测准确率高达93.8%;对照组患儿通过超声波检测,共有35名患儿被诊断为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而在病理检查后发现有29例患儿确诊为小儿急性阑尾炎,6例患儿被误诊,进行超声波检测手段准确率为82.9%。两组患儿在不同的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手段中,准确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医学研究人员通过对误诊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尿常规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早期的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能够有效地确诊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而有效地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

尿常规因其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成为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首选方法。尿常规检测的临床诊断原理在于:急性阑尾炎患儿体内的白细胞数值或中性粒细胞的升高,通过患儿尿液中的白细胞数值或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样本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尿常规检测准确率高达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超声波检测准确率82.9%,准确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尿常规检验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患儿的身体病机,具有准确率高、操作方便等特点。

猜你喜欢

尿常规阑尾炎准确率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