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10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心衰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5-04-03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侯丽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高龄心衰股骨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侯丽霞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高龄是影响手术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而且高龄病人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而增加了围手术期护理的复杂性和难度。2011年10月16日我科收治一例10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心衰病人,病人不慎摔伤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来我院就诊,急诊以“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收入我科接受治疗。病人入院后紧急完善相关检查和会诊,于10月17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顺利结束后转入ICU治疗1天。病情稳定后由ICU转回我科继续治疗。10月20日病人出现喘憋、氧饱和度差情况,医生诊断为 “急性心衰发作、电解质紊乱”。遵医嘱给予病人相应治疗与护理。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使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并于10月31日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术前评估 术前充分了解病人入院前生活状态;评估病人的病情及对手术的耐受程度;请内科、ICU及麻醉科会诊,并按照会诊意见积极配合治疗内科疾病;评估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情况,以及有无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1.2 心理护理 高龄骨折患者多数自身体条件差,因疼痛对手术及愈后产生焦虑、恐惧、失眠情绪低沉、悲观失望等[1],不利于疾病治疗,为解除患者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按时巡视病房,以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内容与其进行交流,多与患者及家属亲切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及生活习惯。加强基础护理,在生活上多关心患者,治疗护理中多做解释工作,操作慢而轻柔,使之易于接受。

1.3 术前准备 术区常规备皮,甘油灌肠剂灌肠,术日晨间导尿;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做好术前注意事项的宣教工作;穿好丁字鞋,足跟部垫软垫,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发生扭转引起疼痛,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术后护理

2.1 制定护理计划 责任护士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持续心电监护、吸氧,严密观察生命指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液体入量;严格按分级要求进行病房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翻身,关注病人的饮食营养状况,预防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全方位护理 密切关注病人生命指征的变化,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的高低,调整氧流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分。记录液体出入量,如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

2.2.1 呼吸系统护理 高龄患者抵抗力较弱,肺功能减退加之骨折需卧床和骨折疼痛,影响肺部呼吸运动和咳痰,易发生肺部感染[2]。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两次,交代家属限制和减少人员探视,禁止吸烟,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督促患者尽早进行有效咳嗽、咳痰,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2.2.2 泌尿系护理 病人留置尿管,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引起感染,要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每天清洗会阴部2次、消毒尿道口2次,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的清洁,每天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指导患者锻炼膀胱功能,避免尿路逆行感染。

2.2.3 预防电解质紊乱 病人因心衰进食量及饮水量减少,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可危及生命。遵医嘱每天取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并监测钾、钠、氯及血红蛋白数值的变化及临床症状,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液体钠、钾、钙量的摄入量及悬浮红细胞的输入。护士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嗜睡、表情淡漠及患者主诉腹胀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通过静脉补充和饮食调整,预防电解质紊乱的发生[3]。

2.2.4 功能锻炼、预防栓塞性疾病的护理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高,静脉回流缓慢,因骨折引起疼痛而不敢活动,较长时间卧床可导致血液淤滞,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术后1d即可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术后2d进行患肢踝关节背屈和屈趾活动,加强腿部肌肉的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及关节活动。运动量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遵医嘱待病情平稳后,开始离床扶助步器站立负重锻炼。

2.2.5 预防压疮护理 高龄病人皮肤抵抗力低下,血液循环差,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各骨突处容易发生压疮,故在护理过程中,应保持床铺干燥、无渣屑,定期进行换洗。床单下垫水垫,缓解受压皮肤的压力。在病情允许范围内,手术后每天鼓励患者坐起,指导患者双手及健肢撑床,鼓励抬臀,坐床边,促进此处血液循环。严格皮肤交接班制度,经常观察受压皮肤的色泽。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同一部位长期受压。

2.2.6 预防便秘及饮食护理 由于病人食欲减退、肠蠕动减慢,再加上骨折卧床及排便姿势的改变等原因极易发生腹胀、便秘。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或家属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以刺激降结肠蠕动,促进粪便下移[5];指导患者在床上如何正确使用便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果患者3d未排便应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给予开塞露或清洁灌肠。指导病人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要易于消化,富含维生素,富于营养,要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食欲差的要鼓励病人进食,每日用水量不易超过600~800ml。

2.3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 我科住院病人出入院均进行生活能力评定,该病人入院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为10分,出院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为65分,为轻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基本自理。

2.4 出院健康宣教 病人病情平稳好转,术后14天拆线,出院责任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告知病人及家属出院注意事项;按出院前训练在床上或站立时进行,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合理调节饮食,保证营养但避免过度增加饮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来院复诊。

3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高,然而,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常是高龄老年人的一个致命性损伤。

本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心衰的患者,医护人员高度重视,针对老年人发病的特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有效地治疗,降低心衰的再发率及死亡率。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对各种常见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等并发症。因此,加强护理,重视骨折的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使其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高龄心衰股骨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