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稻连粳7号超高产生理特征特性研究Ⅰ 连粳7号的超高产特征特性

2015-04-02樊继伟秦德荣杨波卢白关王宝祥潘启民徐大勇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

樊继伟 秦德荣 +杨波 卢白关 王宝祥 潘启民 徐大勇

摘要:[2]以超级稻连粳7号为研究对象,从常规、高产、超高产3种栽培水平上,分析了其产量构成因素、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干物质积累动态、生育中后期株叶形态等有关数据。[3]结果表明,连粳7号具有大库(颖花数>50×08朵/hm2)、高源(穗期叶面积指数>80)、高转化(经济指数为0509 6)的超高产特征特性。

关键词:超级水稻;群体动态指标;超高产特征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220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002-302(204)2-0086-02

连粳7号(原名连05-45)是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88×中粳845)F3为母本、(中粳川-2×武育粳3号)F为父本进行杂交而成的,于200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年2月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本研究在常规、高产和超高产3种栽培水平上,对连粳7号产量构成因素、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干物质积累动态、生育中后期株叶形态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超级稻连粳7号超高产特征特性,为超级稻的超高产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连粳7号,由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室提供。

2试验地点

主要试验地点为: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东辛试验基地,赣榆县海头镇垒堆村(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东海县张湾乡马墩村(连粳7号超高产示范方)。

3试验方法

常规栽培按照江苏省区域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种植;高产、超高产栽培按照水稻高产增效创建各相关示范方的要求进行种植。分别于移栽期、有效分蘖临界期、分蘖高峰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抽穗后20 d)、成熟期,在各类型田块中取0穴为个样本,分别测定叶面积、干物质量,重复3次。在抽穗期,在各类型田块中取0穴为个样本,分出主茎,分别测定株高、上三叶长、叶基角、叶开角,重复3次。在成熟期各类型田块中调查30穴的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0穴有代表性的稻株,考察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性状,并进行小区实割测产。

4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记录数据,用DS 70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不同栽培条件下连粳7号的产量及构成因素比较

由表可以看出,连粳7号超高产田块颖花数达 5202亿朵/hm2,比连粳7号高产田块增加0456亿朵/hm2,增幅96%,比连粳7号常规田块增加095亿朵/hm2,增幅2237%。从实际产量看出,超高产田块分别比高产、常规田块增产308%、2604%。在增加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基础上促进抽穗后群体物质生产,才能进一步提高产量[2]。比较连粳7号不同栽培水平的群体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可知:超高产群体、高产群体与常规群体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00);此外,穗数、群体颖花数、每穗粒数差异极显著(<00),结实率、千粒质量差异不显著。还可以看出,在不同栽培水平下,群体颖花数变幅较大;产量均是随着颖花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知,协调好穗粒数关系,形成足够大的库容量,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是连粳7号超高产群体的基本特征。

22不同栽培条件下连粳7号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比较

作物产量是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同化产物及这些同化产物在收获器官中的分配和积累获得的[3]。由表2看出,移栽至拔节期,超高产水平与高产水平的干物质量相当,差异不大;拔节后,连粳7号超高产田有较大的光合面积和较好的冠层结构,同化产物多,与常规水平和高产水平相比,干物质积累差异较大,超高产水平与高产水平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抽穗期,超高产水平的干物质量较常规水平高257%,差异极显著(<00),高产水平的干物质量较常规水平高55%,

[FL)]

[FK(W8][HT6H][Z]表不同栽培条件下连粳7号的产量及构成因素[HTSS][STBZ]

[H5][BG(!][BHDFG3,WK,WK7。7W] 处理 穗数(万穗/hm2 )每穗粒数(粒) 颖花数(亿朵/hm2) 结实率(%) 千粒质量(g) 理论产量(t/hm2) 实际产量(t/hm2)

[BHDG2,WKZQ,WK7。7DWW]常规栽培(东辛) 3060aA325aA425aA9aA273aA0aA96aA

[BHDW]高产栽培(垒堆) 3340bB375bB4746bB908aA27aA3bB07bB

[BH]超高产栽培(马墩) 3404cC486cC5202cC93aA275aA27cC2cC[H][BG)F]

注: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大写字母者分别表示差异显著(<005)、极显著(<00)。表2、表3同。[FK)]

[FK(W7][HT6H][Z(]表2不同栽培条件下连粳7号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Z)][HTSS][STBZ]

[H5][BG(!][BHDFG3,WK02,WK492W]处理 [ZB(][BHDWG2,WK492W]干物质积累量(t/hm2)[BHDWG2,WK5,WK8,WK62,WK5。6W][XXZSX2-ZSX49]移栽期 有效分蘖临界期分蘖高峰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成熟期经济系数[ZB)W]

[BHDG2,WK02ZQ,WK5DW,WK8DW,WK62,WK5。6DWW] 常规栽培(东辛) 053aA223aA35aA50aA889aA056aA427aA959aA0490 aA

[BHDW] 高产栽培(垒堆) 050bB227bB343bB497bB056bB220bB636bB224bB0503 8bBendprint

[BH] 超高产栽培(马墩) 046cC233cC344bB493cC098cC327cC888cC2374cC0509 6cC[H][BG)F][FK)]

[FL(2K2]差异极显著(<00);此后,[2]3种栽培水平的干物质量差异均呈极显著,超高产水平在成熟期的干物质量为 2374 t/hm2,较高产水平的 224 t/hm2 高77%,较常规水平的 959 t/hm2高28%;由经济系数可以看出,超高产水平为0509 6,略高于高产水平(0503 8),显著高于常规水平(0490 )。

23不同栽培条件下连粳7号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比较

水稻产量绝大多数来源于抽穗后光合积累,抽穗后有较大的光合面积是夺取水稻高产的保证[4-6]。连粳7号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有较高的营养生长优势,由表3可见,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均有较大的光合面积,超高产水平群体抽穗期叶面积指数为87,极显著高于高产、常规水平(<00)。[FL)]

[FK(W6][HT6H][Z][WTHZ]表3不同栽培条件下连粳7号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HTSS][STBZ][WTBZ]

[H5][BG(!][BHDFG2,WK8,WK62。8W]处理 移栽期 有效分蘖临界期分蘖高峰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成熟期

[BHDG2,WK8,WK62。8DWW]常规栽培(东辛) 053aA303aA43aA577aA735aA708aA52aA288aA

[BHDW]高产栽培(垒堆) 066bB32bB420bB622bB888bB766bB544bB373bB

[BH]超高产栽培(马墩) 078cC335cC470cC658cC93cC87cC565cC383cC[H][BG)F][FK)]

[FL(2K2]24不同栽培水平连粳7号抽穗期株型特征比较

由表4连粳7号抽穗期群体株型特征来看,与高产水平相比,超高产水平群体株高略高(023 cm),其上三叶(剑叶、倒二叶、倒三叶)略微增长,但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均略小,株型更挺立。高产水平与常规水平相比,规律相似。

3结论

综上所述,超级稻连粳7号的超高产特征表现为:在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期),以稳步形成适宜的干物质量为基础;在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期),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同步增长,以更为理想的挺拔株型保证形成较高群体叶面积指数,以大穗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以壮秆增强群体的安全承载能力;在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期),群体能够有高效的光合系统来提高群体物质生产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协调干物质转运,最终提高群体的生物学产量,并保持较高的经济系数(0509 6)。[FL)]

[FK(W8][HT6H][Z]表4不同栽培水平连粳7号抽穗期株型特征[HTSS][STBZ]

[H5][BG(!][BHDFG42,WK8,WK48,WK4W]处理[ZB(][BHDWG2,WK6。3W]剑叶倒二叶倒三叶

[XXZSX2-ZSX52]叶长(cm)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XXZSX2-ZSX52]叶长(cm)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XXZSX2-ZSX52]叶长(cm)叶基角(°)叶开角(°)披垂度(°)株高(cm)

[BHDG2,WK8,WK4。3W]常规栽培(东辛)29229987364392350640820734235975

[BHDW]高产栽培(垒堆)323827637727205824283038996

[BH]超高产栽培(马墩)337057569385794804466927099023[H][BG)F][FK)]

[FL(2K2]

[HS2][HT85H]参考文献:[HT8SS]

[ZK(#]秦德荣,樊继伟,卢百关,等 超级稻连粳7号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2,8(9):65-66

[2]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等 北方粳型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5):869-874

[3]代贵金,张满利,蒋洪波,等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的辩证分析 北方水稻,2008,38(3):7-0

[4]杨波,秦德荣,徐大勇,等粳稻连粳7号的超高产群体特征与配套栽培技术江苏农业科学,203,40(3):60-62

[5]周振玲,潘启明,潘长虹,等中粳稻新品种连粳号的选育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江苏农业科学,203,4(0):87-89

[6]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等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 中国农业科学,993,26(6):-[ZK)][H][FL)]

[HT5”SS〗江苏农业科学204年第42卷第2期

[SQ5]

[HT6F]黄年生,王永山,张小祥,等 育苗伴侣营养土法培育机插壮秧技术规程 江苏农业科学,204,42(2):88-90

doi:05889/jissn002-30220420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