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及防控策略

2015-04-02周明忠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5年1期
关键词:口蹄疫毒株禽流感

周明忠/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及防控策略

周明忠/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随着全球范围内养殖模式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动物疫病流行态势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发病不断增多,夸界动物疫病发生频繁,疫情传播速度和范围明显扩大,人畜共患病危害日益加大,从最初影响动物健康,损害畜牧业健康发展,逐步扩大到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以及国际贸易、社会稳定、生物恐怖等多方面,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已对全球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动物疫情形势及防控策略作一浅析。

1当前国内外动物疫情形势

1)从全球来看,国外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对国内防控威胁进一步加大。据不完全统计,高致病性禽流感,2013~2014年全球共有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超过1 900例H5亚型禽流感疫情,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南亚和中东地区,大多数为我国周边国家;呈明显季节性爆发,流行毒株不断变异。2014年10月份以来,新一轮疫情在东南亚、北美和欧洲部分国家暴发已开始显现,仅11月至12月全球就发生43例疫情,其中我国周边的印度、越南、日本和俄罗斯共发生19例疫情(10例H5N1,9例H5N8)。口蹄疫,2014年全球共有20多个国家或地区报告发生了444例口蹄疫疫情,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其中O、A型口蹄疫病毒仍是当前亚洲地区主要流行毒株,A型口蹄疫病毒在全球流行的程度和范围仍在继续加大。非洲猪瘟,2014年,俄罗斯及其周边多个东欧国家和地区共发生306例疫情,至今仍处于扩散和蔓延趋势,对我国构成持续性威胁。小反刍兽疫在中国周边的阿富汗、孟加拉国、印度和尼泊尔等国长期流行,每年暴发数百起疫情,2014年上半年国内也呈局部流行,至今已报道发生了263例疫情。此外,欧洲的蓝舌病疫情继续呈扩散趋势,仅2014年11~12月就发生了1 700多例疫情。因此,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大流通的背景下,从国外输入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种类多、数量大、流通广,加之候鸟迁徙,国外动物疫病传入国内的风险非常大。

2)从国内状况看,局部地区发生疫情的风险非常高。一是疫情发生频率较高。2014年1月至今,我国共报道发生了9例口蹄疫疫情(其中6例A型口蹄疫疫情,2015年1月安徽发生1例猪A型口蹄疫疫情,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高达90.85%和56.74%,危害严重)、10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其中2015年1月已发生了5例疫情)、263例小反刍兽疫疫情、1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疫情(四川南部)、458例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2013年~2014年11月)。二是病原复杂,新毒株和变异株威胁大。目前,口蹄疫国内同时存在A型东南亚97-G1、G2毒株,O型缅甸98毒株和泛亚毒株,2013年还在我国与印度接壤区域的牛中检测到O型印度2001毒株核酸阳性(即O/PanAsina-2毒株,一直在印度等国流行,传入风险大)。禽流感也一样,国家参考实验室和青岛流研中心从活禽市场和环境中监测到H2、H3、H4、H5、H6、H7、H9等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部分活禽市场病毒污染很严重。监测结果显示我国H5亚型强毒已出现了两大变异:一是从H5N1亚型为主变成H5N6亚型为主,二是以第2.3.2.1分支为主变成了以第2.3.4.6分支为主,如果不启用针对这一分支的疫苗毒株,发生疫情的风险非常大。三是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家畜布病感染率居高不下,部分省份疫情仍呈上升态势。狂犬病疫情波动较大,个别地区牛羊包虫病感染率较高,人间发病风险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四是畜禽跨境调运流通引发疫情的风险较大。国内2013年的多例A型口蹄疫疫情和2014年多例小反刍兽疫疫情均为调入活畜引发,活畜禽跨省调运导致疫病跨区域传播的风险依然较高。

3)从省内状况看,局部散发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2014年,四川省共报告发生2例小反刍兽疫疫情和1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即南部县人感染H5N6疫情),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全省畜禽发生的动物疫病主要是二、三类疫病局部散发,但危害严重的仍然是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在猪和羊监测到A型抗体阳性,禽流感首次检测到H5N6病毒。经参加2014年全省动物疫情分析会商会的专家会商认为,2015年全省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区域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局部零星散发口蹄疫(A型尤甚)、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和H7N9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生物安全水平低、综合防疫条件差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发生疫情的风险较大。

2当前动物疫病的防控策略

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已全面融入世界动物卫生体系,国家正式启动了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兽医工作定位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向以动物、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的现代兽医阶段过渡。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动物疫情防控形势,应该采取以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把握三个要素(保护易感动物、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抓好三个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屠宰环节),科学防控的策略。

1)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计划防治策略,推行强制免疫、全面免疫和重点区域计划免疫政策。要构建一个“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者承担第一责任,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新型兽医工作责任体系,创新建立“规模养殖场按规定做好强制免疫,散养和专业户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做好强制免疫”为主要内容的免疫工作新机制,切实做好疫苗统采、疫苗直补和疫苗临床应用效果评估等工作,科学指导和管理好重大动物疫病及重点人畜共患病的强制免疫、全面免疫和计划免疫工作,确保易感动物处于免疫保护状态。同时,要推进重点病种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为实现免疫无疫和非免疫无疫奠定基础。

2)实施畜禽健康促进策略,推行种畜禽场疫病监测净化计划与评估认证管理模式,从源头发现和消灭传染源。实施种畜禽场疫病监测净化计划与无特定病原场(群)评估认证管理模式,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净化、消灭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大的优先防治病种,推进优先防治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为实现免疫无疫和非免疫无疫奠定基础。2015年,四川省将全面启动实施种畜禽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和评估认证工作,积极协调行政部门建立疫病净化评估认证制度、市场准入和信息发布制度,提供有利于疫病净化的环境,引导养殖企业自愿主动参与,逐步扩大净化范围,从而实现特定动物疫病的区域性或全省性净化。

3)实施动物疫病传播风险防范策略,强化生物安全和检疫监管措施,防堵外疫传入和内疫扩散。首先,要建立完善养殖场(户)消毒、隔离和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其次,要完善空港、铁路、陆路运入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疫源风险监控体系建设(指定通道和流通监管),全面提升对外源性动物疫病的监视、监测和预警能力,降低动物及其产品长距离调运传播疫情的风险。第三,要加强畜禽交易、屠宰市场的监督管理,对交易市场执行分区定期消毒和休市等制度。第四,加强病死动物及染疫动物(含病原监测阳性)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管,防止病原扩散。

4)加强动物防疫技术创新和应用,建立适合本地的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动物疫病防治的科学化水平。国家和四川省的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都要求加强兽医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资源集成融合,充分利用本地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大中型企业的兽医科技资源,积极攻克制约当前动物疫病防治的关键技术,为科学防控动物疫病提供技术保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依托西南区域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创新机制、建立平台,与各地疫控机构、各科研院校和养殖企业加强合作,开展动物疫病防治新技术的集成研究和示范推广,着力解决生产中突出的动物疫病鉴别诊断与快速诊断、疫病预警预报和净化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建立适合四川省实际的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标准体系,全面提高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治能力与水平,为全省动物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全省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猜你喜欢

口蹄疫毒株禽流感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口蹄疫
广西鸭圆环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
猪瘟强毒株与兔化弱毒疫苗株的LAMP鉴别检测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