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渗漏原因分析

2015-04-02黄红云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CT室四川成都610072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钢针外渗造影剂

黄红云,罗 莉,姚 玲,胡 梅,蒲 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CT室,四川 成都 610072)

CT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渗漏原因分析

黄红云,罗 莉,姚 玲,胡 梅,蒲 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CT室,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渗漏情况及原因。方法 我院2005年1~2月行CT增强扫描的155030例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统计注射对比剂发生渗漏的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 155030 例患者中发生外渗151例,其中使用钢针发生144例,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7例;普通增强发生147例,CT血管成像(CTA)增强发生4例。使用钢针的渗漏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静脉留置针(P< 0.05)。结论 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渗漏有多种原因,预防渗漏应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巧及工作责任心,发生渗漏要积极快速地进行有效处理。

CT 增强;对比剂;渗漏;护理;注射

CT增强扫描是诊疗数据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1],是目前诊断疾病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实施此项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用高压注射器将对比剂在短时间内注入患者体内。据统计,CT增强扫描过程对比剂的渗漏概率虽然仅为0.11%,但由于药物浓度高,对血管刺激大,一旦发生渗漏就可能引起软组织肿胀,皮肤出现水泡,肌肉坏死,严重者可出现肌筋膜高压综合征,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2],不仅影响检查质量,还可能引起医患纠纷。因此,除做好各项常规护理工作外,对CT扫描过程中对比剂渗漏的预防和应急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2月在我院行CT普通增强、CT血管成像(CTA)及CT灌注成像的155030例患者,男85564例,女69466例,年龄(54±20.5)岁。其中血管CTA 8744例,冠状动脉CTA 7851例,头颅灌注11例,一般强化138424例;使用钢针12487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30158例。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的多排螺旋CT,选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内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规格为300、320、350、370 mg/ml,给药量按1.2 ml/kg 计算,扫描时根据扫描部位及增强类型选择扫描时注射的速度,一般强化2~3 ml/s,血管CTA 3~5 ml/s,冠状动脉CTA 4~5 ml/s,头颅灌注6~8 ml/s。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CT增强前一般要求患者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以便于观察。护理人员注意保护穿刺针,以防穿刺针移位。穿刺针选择3种:钢针、临床输液的静脉留置针、专门用于血管造影的静脉留置针。

1.3 处置及护理 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对比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用消毒棉签按压穿刺部位,并延长局部按压时间,告知患者及家属渗漏情况及程度,取得谅解及配合治疗和护理。发生轻度外渗,一般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对个别疼痛明显的患者,可用75%乙醇纱布湿敷;中度渗漏给予50%硫酸镁溶液纱布湿敷于患处及其上下10 cm 处,待50%硫酸镁纱布干后再更换另一块或直接往纱布上注入50%硫酸镁溶液,或用0.05%地塞米松局部湿敷,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重度渗漏在外用药的基础上口服地塞米松,每次5 mg,每天3次,服用3天。如皮肤出现水泡、发黑破溃等较严重并发症应请皮肤科、烧伤科医生会诊,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少数患者可出现肌筋膜高压综合征[3,4],一般应于注射后4 h给予局部切开减压并引流,给予补液、抗感染及消肿湿敷等处理。教会患者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和护理,如有特殊情况要及时就医。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共发生渗漏151例,其中使用钢针发生144例(0.115%),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7例(0.023%),使用钢针的渗漏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静脉留置针(χ2=21.18,P< 0.05);普通增强发生147例,CTA增强发生4例。因技术员操作不当强化效果差39例,对比剂注射在体外失败18例。轻度渗漏126例,中度渗漏19例,重度渗漏6例,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均安全、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

3 讨论

对比剂渗漏的原因:①药物因素:CT增强扫描使用的对比剂浓度高,黏度大,渗透压高,易导致外渗。②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推注药物时压力大,速度快,易导致外渗。③操作者的因素:对血管能否进行正确的评估,针头的胶布固定是否妥当,连接管是否旋紧,留置针的卡子在连接后是否打开,推注速度快慢是否合适,注药前后有无加强观察,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责任心,护士和技术人员的配合是否密切等。④患者因素:与患者沟通不到位;患者血管自身原因,推注药物时全身发热,易造成患者乱动而导致注射针头偏移,初次接受CT增强检查的患者情况更明显。肿瘤患者常常多次接受化疗,血管弹性差,血管变硬变细,易导致对比剂外渗。⑤钢针留置过久血液凝固堵塞针头。

CTA检查时,由于注射时间短、观察时间短,会使对比剂外渗的概率增高,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因其血管弹性差,血管阻力大,更易造成对比剂外渗,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淤血,重者引起周围皮下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有报道,糖尿病患者对比剂外渗可致皮肤坏死[5]。

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出于对对比剂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恐惧,几乎所有的CT增强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常导致身体僵硬,严重者可出现颤抖等,既给穿刺带来不便,也会造成扫描时针头的脱出,所以在穿刺前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讲解操作过程,争取很好的配合[6]。传统的静脉穿刺钢针由于针尖斜面大、针梗短、针尖硬,进行静脉穿刺时容易刺破对侧血管导致渗漏,或是血管较深者进针深度不够,导致针尖斜面未全部刺入血管引起穿破血管,而导致对比剂外渗,用静脉留置针后渗漏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临床输液的留置针留置过久也易导致对比剂外渗。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优点值得肯定[7]。

正确评估血管,选择适宜的静脉穿刺。一般选用大、粗、直、有弹性的浅表静脉,且穿刺部位易于固定,尽量避免选择四肢关节处、血管分叉、静脉窦及反复输液或长期化疗的静脉作为穿刺血管。一般常选前臂浅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及手背静脉等部位,尤以右侧为佳。

在CT增强扫描前,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对比剂的使用安全性,并告知给药前、中、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学者报道推注药液40~50 ml后仍出现从血管薄弱处外渗,因此千万不能因为穿刺和预注的顺利而忽略观察,从而增加渗漏的发生。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对于可疑的渗漏患者,应该延长观察时间,一旦发现渗漏,应该立即停止注射,并重新穿刺。本组39例出现图像效果差和18例对比剂注射在体外失败,分析原因是操作者在接连接管时没有旋紧,注射时压力过大使连接处断开,以及留置针的卡子在连接后忘记打开,致使留置针被高压撑破而导致对比剂没有进入血管。

对比剂外渗,直接刺激组织引起炎症介质释放,又因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而使局部组织发生急性炎症改变[8]。使用75%乙醇纱布湿敷,由于其挥发时可带走机体的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而达到冷敷作用,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的增强,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24小时内禁忌热敷。用50%硫酸镁对血管有扩张作用,高渗作用可使组织脱水,促使水肿消退的作用,而用0.05%地塞米松局部湿敷,既可抗局部组织过敏,又能修复局部血管内皮,使液体渗出减少,改善循环,使肿胀局限和消退[9]。陈秀玲[10]研究发现,20%甘露醇湿敷消肿比硫酸镁快,并且疼痛减轻较快。此外还可对肿胀区使用冰块进行冷敷,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毛细血管的收缩,减少外渗,同时还能够缓解患者的局部出血和疼痛症状。在24小时后给予热敷,以扩张小血管和加速肿胀部位渗出的吸收。

因此,CT增强扫描中预防对比剂外渗要在注射前做好预防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巧及工作责任心,加强心理护理,一旦渗漏要积极快速地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比剂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时、正确地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以加快渗漏处的恢复,加强严重渗漏的观察,有利于及时发现,有效治疗严重并发症。用静脉留置针后渗漏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优点值得肯定。

[1] 雍亚兰,李雪梅,谭兰英.CT 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77-178.

[2] 李雪,陈金华,王毅,等.放射科对比剂不良反应救治演练的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B):66-67.

[3] Drew AS,Steven L,Keith BR.Compaetment syndrome of the hand caus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contrast infiltration[J].Orthopedics,2003,26(3):333.

[4] Hakan S,Hamza O,Culbin A,et al.Compartment syndrome in the hand due to extravasation of contrast material[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7,127(6):425.

[5] 笃铭丽,姚娴凤.1例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外渗至皮肤坏死患者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414-415.

[6] 柳玉华,缪丹,肖秋伊.CT 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6):3308-3310.

[7] 董桂青,李雪燕.静脉留置针在CT 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684-3685.

[8] 陆巧葱,缪学勤,梁美莲.喜疗妥软膏治疗CT 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损伤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09,7(19):1709-1710.

[9] 陆美庆,龚素茹,刘彩媚,等.碘造影剂静脉注射渗漏损伤后用不同方法处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3,17(22):1352.

[10] 陈秀玲.CT造影剂血管外渗的不同处理方法分析对比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5):704-705.

Seepage situation and its causes in injection of contract medium in CT contrast scan

HUANGHong-yun,LUOLi,YAOlin,HUMei,PUHong
(CTDepartment,SichuanAcademyofMedicalScience&Sichuan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Chengdu610072,China)

PUHong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epage situation and its causes in injection contrast medium in CT contract scan.Methods There were 155,030 patients undergoing CT contrast scan during January 2005 to February,2015 in our hospital.All these patients were scanned by MSCT.The seepage situation in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um was calculated and its causes were analyzed.Results Of the patients,there were 151 cases with seepage,in which 144 cases were injected with common needles and 7 were injected with indwelling needle.There were 147 cases used common contract and 4 used CTA.The seepage rate in the cases with common need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ases with indwelling needle(P< 0.05).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causes for contract medium seepage in CT contract scan.We must enhance the operation skills and work responsibility to prevent the seepage.It should be dealt with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once the seepage happens.

CT contract scan;Contract medium;Seepage;Nursing;Injection

蒲 红

R814.42

A

1672-6170(2015)06-0060-03

2015-04-09;

2015-06-20)

猜你喜欢

钢针外渗造影剂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小魔术之钢针隔杯入鸡蛋
鸡蛋里的钢针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一种冰雪防滑鞋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奇迹漂浮的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