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初探——以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例

2015-04-02司新霞

关键词:三峡校园文化办学

司新霞

(三峡大学图书馆,湖北宜昌 443002)

一、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

在生源竞争、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众多高校承受着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面对压力,高校都必须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等作出明确的回答。对地方高校来说,既缺少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又由于形成和发展都比较晚,也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再加上办学水平相对有限,专业特色不够鲜明,面对残酷的市场,因而承担着更多的压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学风教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校园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因素[1]。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都从大学的自主发展战略出发,着重于对学校的办学理念、主导价值的不懈传播、保持学校的办学理念、主导价值在学校方方面面工作中的一致性和整体贯彻性,努力使学校精神成为每个校园人的信仰,最终发挥文化精神对学校和校园人的内在支撑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第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建和提升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品牌,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及文化建设的目标。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已成为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教风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学校知名度,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如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以及各教学单位都高度重视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呈系列化、规模化,多样化特征。

第二,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太宽泛或较片面,对如何创建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文化品牌,尚需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目前有些校园文化活动因为没有结合本校的学科专业特点、没有结合学生的需求,内容和形式缺少创新,缺少特色,甚至是低水平复制其他学校的文化品牌,再加上缺乏精心策划,宣传组织不到位,开展的活动往往组织者精疲力竭、疲于应付,而师生参与兴趣不大,参与人数有限,实际效果差强人意。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主义化。这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主义首先表现在领导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形式化;其次是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和方法上的形式化;最后是校园社团活动缺乏被普遍认可的内在品质,多流于表象化、空泛化、趋同化、形式化。这种形式主义之风多了,不仅不能形成健康、稳定、浓郁的高校文化氛围,而且还会对校园风气和校园学子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校园主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师生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校园人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也会有更高的期许,这对相关部门和职能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

1.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培养和传承

一所大学完全的独创性,既体现在它学科专业的思想与构成的自成体系,管理观念的科学合理,物质设施的完美与完备等方面,更体现在它办学理念与主导价值观念的独立与始终一致性,并渗透熔铸在学校各个方面。各个项目的工作之中。这种办学理念与主导价值观念是大学完全独创性的内核,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强大精神基石,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向校内外辐射,体现大学在自我追求、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过程中的执着信念。所以,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就在于学校作为独立的办学主体对其主体精神的培养[2]。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首先是校园精神的提炼和确定,这种精神首先要能紧跟时代潮流,体现出时代精神,对整个社会文化起着一种鲜明的示范和导航作用,同时也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积淀,在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其内涵能够不断积累和完善;其次要充分体现出大学自身孜孜以求的精神价值,包括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等;这种精神还要立足于本校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体现大学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大学因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才有了目标,有了主线,才能通过文化建设活动引领大学一步又一步地超越自我,向前发展,并不断贡献社会。现实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成效往往是立竿见影的,所以很多大学都投巨资于校园外部环境的建设和美化上,但对真正能体现一所高校内涵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往往避重就轻。

2.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重点在于鲜明的特色

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商业品牌要提高生存能力,一定要具有自己品牌的核心价值,才能产生与其他品牌的鲜明差异,从而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关注和记忆,再通过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最终形成受众在精神上对其品牌的高度认同,产生信仰,形成忠诚。同理,建设文化品牌,当然也要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鲜明的品牌特色。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要创品牌,可从以下方面展开思考:一是突出学术特色。学术是大学的命脉,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重点就是要以学术文化建设为核心,弘扬学术精神、培养学术能力、鼓励学术创新[3],在高校师生员工中形成崇尚学术、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术文化氛围;二是突出地域特色。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和差异性,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如果将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能够赋予校园文化独有的地域特色;三是体现大学的专业特色。品牌文化建设一定要立足于本校专业优势与专业特色,通过开展校园特色文化活动,促进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四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和经营上创特色。在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中主管部门要始终坚持以广大的教师和大学生为主体,高品位规划、综合性建设、立体化经营,这个不断加强品牌意识、提炼品牌内涵、打造品牌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建立特色的过程。

3.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并形成长效机制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外在表现,具有广泛参与性、主体鲜明的各类学术、科技以及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们可以承载和传递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唤起校园人对主导价值观念的主体性认同,激发人们在特定的理念和主导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的充分张扬[4]。另外,文化建设是一种文化自觉活动,是一种目的性建构,围绕文化品牌,构建品牌战略,需要校园各部门各院系间彼此配合,通力合作,才能经过培育、建设,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文化标识,形成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同时,发挥校园文化的精神基石作用,还必须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主导价值观念在校内外的传播进行严格的管理,所以只有建立一个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运行通畅,功能充分发挥,并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发展和突破。

三、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个案分析

三峡大学地处长江之滨,三峡工程之侧的世界水电之都,西陵峡口的明星城市湖北省宜昌市。这里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电工程,有宏伟壮丽的葛洲坝水电枢纽工程以及湖北省最大的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和著名的水布垭水电站,三峡地区特有的中医药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丰富,为开展教学、科研,发展特色学科专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这里是巴蜀文化和楚文化的交融地,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为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峡大学秉承“以人为本,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宜昌,融入三峡,服务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宗旨,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为践行这一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上,三峡大学立足三峡文化传统和学校文化底蕴,注重从精神和文化层面挖掘三峡区域的丰富宝藏,把寓意“扬水电之帆,索三峡之源”的“扬帆索源”作为校标,将以“爱国、自强、求真、创新”为核心的求索精神作为校训,形成了以弘扬求索文化精神为主线,以打造三峡文化品牌为抓手,以形成“五型”校园文化为核心的清晰的文化建设思路。目前,学校以弘扬求索文化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将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名家,发展文化社团,开展文化活动,传承与创新学术文化,引领和繁荣区域文化,增强文化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可以说,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高瞻远瞩,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并已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目前,三峡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基础建设基本完善,但能弘扬求索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还不够令人满意,部分建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学校还有待充实视听物化标志,完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通过修建文化墙、文化廊道、主体雕塑等景观设施,打造有利于师生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办学要素和谐、校园及周边区域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效果。结合学校文化个性和区域文化特色,确定了文化建设要打造的文化品牌,就是以水电文化,屈子文化为代表的三峡文化品牌,这需要充分发挥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三峡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作用,加强区域文化理论研究,推动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要加强三峡文化的宣传,打造三峡文化名片,开展三峡地理资源、历史资源、人文资源的发掘传承和创新,引领三峡区域文化发展。这些理论成果内容高端,应该在广大师生中加强宣传推广,以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目前三峡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还是丰富多彩的,但校园内还比较缺少那些能吸引各单位广泛参与,有号召力,有影响力,有一定知名度的校园品牌文化活动。校园内担负校园文化建设职能的宣传部、校团委、校工会、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虽也针对师生开展了一些文化活动,但由于人手匮乏,内容上缺少独创,操作上多上传下达,效果一般。学校积极鼓励基层的文化建设活动,每年都会组织年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评选活动,但这些来自基层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大多因参与的人数有限,在校园的影响力不够,而且为了创新,年年在变,缺少持续的深度挖掘和巩固发展,加之缺少校内、校际间的交流,很难创出品牌。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活跃而重要的群体,但社团活动大都沿袭过去的活动内容,缺乏创新,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有些社团活动商业气息浓厚,内容流于低俗,不仅降低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品味和层次,更在学生中招致了反感,造成了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学校每年都有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入校,近些年还新进了很多教职工,为培养师生对“求索”精神的认同感,尚需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建设文化阵地。举办文化大讲堂、科技节、学术周、学术沙龙等活动,增强师生的精神力量。针对学生,还要充分发挥“两室一网”(寝室、教室、网络)及相关设施的育人功能,在学生中充分弘扬主弦律,辐射正能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1] 史 杰,季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47.

[2] 寿 涛,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3-24.

[3] 周晓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特点、功能和策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6):53.

[4] 贾 滕.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85.

猜你喜欢

三峡校园文化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春到三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