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消防基层组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措施的探讨

2015-04-02李建厂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基层组织突发事件救援

李建厂

(承德市公安消防支队,河北承德067000)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突发事件也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主体主要是消防部队,尤其是消防基层组织,因此高度重视消防队伍建设也逐步提上日程,很多地方已购置了部分性能先进的防护、侦检、破拆、堵漏、洗消等装备,并成立了应急救援支队。但应急救援工作仍然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尤以消防基层组织最为突出。能否及时准确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否最大限度地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害,是对消防基层组织的考验,也是整个消防部队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消防基层组织应对突发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弊端

(一)基础设施、装备装置建设薄弱

1.我国消防基层组织应对突发事件抢险救援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单一薄弱,并不能完全应付抢险救援工作之需要。据统计,目前没有现役消防力量的县达532个,没有消防专业队伍的乡镇达80%以上。[1]警力严重不足是其建设薄弱的主要体现,其除了要承担繁重的执勤灭火任务外,还要处理其它日常事务,因而抢险救援力量不足现状显而易见。

2.装备建设不能完全适应突发事件抢险救援工作需要。消防基层组织通过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队的不懈努力,虽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抢险救援装备、器材,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其应对突发事件抢险救援需要,同时在设备结构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以及装备配套、实用的问题。

(二)基层组织人员实训作战训练薄弱,实战演练较少。消防基层组织由于编制所限,普遍存在着警力严重不足的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各类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发生频率也再不断上升,消防基层组织每日繁重的救援工作致使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演练根本无法进行。

(三)基层领导能力、素质水平薄弱。目前我国消防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创新能力较弱,普遍存在用人机制不合理现象。原有消防基层队伍高学历人才本身就不多,尤其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干部比重极小,大部分都是士兵提干,这些提干士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装备操作。消防基层专业人才的匮乏,致使许多部队建设急需专业(如火调、战训、化学事故处置等)出现人才紧缺、断层等现象。[2]

二、提升消防基层组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措施

(一)提升基层组织人员的能力建设

1.加强基层组织人员新技能的学习。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是一项集多种学科知识于一身的工作,它需要快速准确作出反应,对于消防救援人员来说,其必须养成能够根据突发事件变化,综合运用各方面科学技术知识及时实施救援的能力。它不但要求指战员具备基本的技术能力以及对装备器材能够熟练操作技能,还要求其具备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条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的能力;同时还要求指战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面对生死拼搏的坚强意志,也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基层组织人员新技能的学习势在必行,基层组织人员新技能的学习主要是改革以往技能训练和战术应用训练,实行军委提出的“科技练兵”,根据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逐级分层次的开展装备操作训练和战术应用训练。[3]尤其要注重实战性训练,这样才能造就出更多精良的专业技术人才。

2.提高基层组织人员心理素质,避免职业倦怠。形成对抗职业倦怠的技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改变原有的习惯行为和想法,接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不做完美型的人,接受任何事情都有其不完美的一面。(2)对于那些妨碍自己情绪的观念、想法和行为要学会放弃。(3)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环境,定期进行心理垃圾释放,有意识的聚集内心能量,从而使自己以更加饱满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未来。(4)在繁重紧张的训练、执勤之余注意多给自己留些空间,通过放松训练、改变生活环境、合理情绪疗法、转移注意力、适度宣泄、交往调节等方法来调整情绪状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各种压力。

3.加强基层领导思想素质及现场协调指挥能力。针对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公共性、不确定性、危害性和信息有限性等特点,消防基层领导一定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现场协调指挥能力。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决定了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快速反应,积极应变,要想达到快速反应、积极应变,基层领导就应充分发挥战时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动员鼓动,做好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思想工作渗透到每个战斗行动中,从而打造出一支具有快速应变反应能力的精锐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及时跟进,在跟进指导上工作要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灵活、见缝插针、求真求实、细致入微,以便调动参战士兵的战斗激情。[4]

(二)加强基层装备建设。

1.加强基层装备装置建设。我国的区域有其独特性,因此,应该根据各个区域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调整和改善装备结构,按照轻重缓急、合理配置的原则,统筹考虑其重点和急需配备装备器材,使区域范围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其装备的数量、种类、质量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5]在加强各类应急救援装备装置建设的同时,还应开发和引进模拟训练软件,建设开放性、多功能的训练基地,建立特殊灾害事故实验研究室,从而加大科技练兵含量,构筑智能、技能、体能“三能合一”的专业训练体系,以提高救援水平。

2.通过装备装置提升,加强应急演练能力建设。改革原有的技能训练和战术应用训练,采用分层次,多队、多元联合协调作战的合成应战训练,尤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作战;根据个人和集体的职责任务的不同,来确定一般训练科目和重点训练科目,争取做到一般科目要学懂学会,重点科目要训精练活。对于消防基层士官来说,要特别强化其教育训练,大胆进行训练改革,敢于舍弃实践中很少应用或根本不用的项目,从质的要求出发去实施量的训练,最终将他们训练成技术骨干和业务尖子。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课堂、操场与战场的三者结合,以实战需要带动课堂和操场训练,从而达到训练与实战的相互统一;对于高层次的联合训练,基层组织很少参与其中,故部队领导要积极为其创造机会,争取让基层士兵能够参与其中,尤其加强电子模拟实战演练方面教学,让士兵有种身临其境感觉,从而适应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现代社会,跨区域应急救援的需求面大,难度高,针对此种情况,消防部队在基层组织中应逐步建立特勤训练体系,按照“基地化、程序化、模拟化”的要求加强训练设施建设,为士兵们提供科学的训练环境和条件,同时建立和完善训练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科技练兵,科学施训,以切实提高消防基层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1]耿晓雅,应急体系建设中的消防部队职能研究,2010,内蒙古大学MPA教育中心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论文.

[2]黄志强.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经济论丛「J].2012(6):201.

[3]高维英,杨晨影,消防部队人才队伍建设对消防公共安全的影响,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会议论文.

[4]李建设,消防部队处置突发事件思想政治工作探讨,武警学院学报[J].2009,25(10):70-72.

[5]杨义成,安晓敏,李洋.关于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的实践与思考,武警学院学报[J],2011,27(8):27-28.

猜你喜欢

基层组织突发事件救援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救援行动
突发事件
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始终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