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水资源管理情况的系统分析和建议

2015-04-02李琳斐薛惠锋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宁夏节水用水

李琳斐 薛惠锋

(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北京 100048)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和生态之基。水安全保障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推动治水思路战略性转变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14日讲话中明确提出的十六字方针:“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是保障水安全的基本思路。这标志着党中央领导层对水的认识日益深刻,对治水规律的把握逐步深化,对待水安全问题,不是一般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治水就是治国,这对推进中华民族治水兴水大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宁夏水问题现状

宁夏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干旱少雨、缺水严重、生态脆弱是基本区情。总的来看,宁夏对水问题高度重视,对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决心很大,力度很强,进行了一系列水利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不到4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资源可利用量,保障了全区650万人民、8609万亩灌区以及宁东能源基地、湖泊湿地等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实现了连续多年经济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013年全区用水总量72.127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水65.638亿立方米、地下水5.59亿立方米、当地地表水0.764亿立方米、污水处理回用量0.166亿立方米。按照用水行业划分,农业65.058亿立方米、工业5.010亿立方米、城镇生活1.428亿立方米、农村人畜0.631亿立方米。

2.2013年全区耗水总量35.368亿立方米。其中耗黄河水31.909亿立方米、耗地下水2.590亿立方米、耗中水0.166亿立方米、耗当地地表水0.703亿立方米。分行业耗水量中,农业占88.6%、工业占8.4%、城镇生活占1.2%、农村人畜占1.8%。

(二)水利建设现状

根据调查了解,近年来宁夏不断深化对区情、水情的认识,全面贯彻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创新治水思路。北部引黄灌区以节水为中心,加大灌区续建配套、水权转换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力度,坚持不懈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加快现代节水型灌区建设。中部干旱风沙区以调水为中心,拓展延伸扬水工程供水范围,加快重点饮水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发展旱作高效节水农业,基本解决了中部干旱带群众生活用水难题。南部黄土丘陵区以开源增效为中心,加大水库、坝系、机井配套建设和水保生态建设力度,建设水源涵养和雨洪水集蓄工程,发展生态高调节水农业。

1.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方面。宁夏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确定了全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纳污总量控制“三条红线”指标体系。

2.在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合力推动试点建设;二是大力实施节水改造,构建工程技术体系;三是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四是稳步深化水价改革,发挥市场调控作用;五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方参与。

3.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度,突出“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治理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与环保部门建立了水环境保护联动机制,与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开展地下水勘查,地下水管理不断加强。

4.在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方面。在黄河干流工农业取水口统一调度与管理的基础上,将隶属于市县管理的工业取水口和县管农业取水口统一纳入调度管理范围,实施了取水、排水、主要用水户检测实施建设,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增设25处县市界排水检测断面,实行水量、水质双指标监测。

(三)“十三五”规划思路

总结评价“十二五”水利发展状况,研究分析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目标指标、发展布局与区域领域重点、建设主要任务、管理主要任务、投资规模与重点项目安排以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以水利现代化建设为统揽,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二是构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三是构建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四是构建防洪减灾体系;五是构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六是构建水管理服务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宁夏水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水安全问题仍然是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通过调研发现,宁夏水利工作方面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013年国务院最严格水资源取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分配给宁夏地区。受约束指标限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区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引黄灌区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特大型灌区。因历史欠账多,水利工程体系还不完善,工程老化失修仍未得到根本改善,水资源调控能力还不够强。

(三)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引黄灌区下游土壤盐渍化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趋势仍在加剧,尚未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占40%。全区约1/4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额水库,部分水域富营养化严重。干旱持续、洪水频发、水土流失严重、灾害加重、河流湖泊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

(四)资源整合难度较大

资源整合难度大,项目来源多、建设标准不统一、管理部门不同,造成系统开发各自为政、软硬环境统一利用困难、应用分散,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整体作用发挥有限。

(五)系统管理和信息技术难题尚未突破

旱情监测问题、冬季黄河下游结冰后水资源量的监测问题、非满管道的水量监测问题、灌溉水量的精度统计问题、水位监测与水量监测如何换算的问题、泵站的自动化监控问题、无线通信渠道不稳定问题、人工进行旱情监测存在不安全隐患等一系列水资源系统管理与信息技术问题难以突破。

(六)水资源监控能力有待提高

水资源监控数据上报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无线方式主要以GPRS或3G网络为主,缺点在于整体覆盖不足,水资源监控系统受传输网络限制,整体监控能力不足。加之,缺乏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手段,对上报数据应用不够,缺乏信息交互,不能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进行综合分析。

三、几点建议

(一)建立系统、协同的水资源管理保障体系,加强依法治水

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必须首先通过人们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利用城市当地水资源,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进行区域水资源分配,构筑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区域水资源化管理一体化。

而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水资源切实得到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完善的管理体制必须有相应的法规、制度以及政策与之匹配,才能统筹协调有关地区和部门对流域水资源可发利用及环境治理的要求,理顺各方面关系,取得水资源管理的最佳效益。要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与统一执法。

(二)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权转换力度

产业结构比例与水资源利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对用水结构进行调整,从经济学的角度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使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立并完善适水型产业结构,是缓解宁夏水资源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全区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水权实施监控体系建设。落实基于初始水权分配的水量调度预案,建立和完善用水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确定各行业单位产品生产和服务用水量指标。在水权分配的框架下,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科学制定不同行业的控水调度预案,确定各干渠的引水指标;确定各市县的供水量;按照定额配水到支斗渠。

(三)完善节水机制,加大水价调整步伐

节水是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最基本的措施。虽然宁夏目前的各种节水措施已取得明显效果,但推广力度还不够,节水资金和劳动力缺乏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公众节水意识还比较薄弱,漫灌现象依然存在;水价过低也是节水实施的主要障碍。因此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必须采取经济手段,引入市场经济机制。

水价的调节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供需平衡形成的重要途径。而在水资源短缺时低价供水,则会造成更大程度的浪费,导致高耗水低效益。这也正是我国缺水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水价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科学合理的提高水价,可刺激节约用水,大幅减少用水量。同时,由于水的质量和数量是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因此,水价的制定应随不同的来水情况、不同用水部门、不同行业进行浮动,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考虑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将污水回收和处理费用合理加入水价。

(四)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和水资源的永续利用。重视生态水利和环境水利,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从区域水分与能量、水分与盐分、水量与泥沙量以及水量的供需四个方面进行调控。重点保护引用水源、与城市人居环境密切且具有重要生物多样性意义的湿地湖泊。制定法规,规范企业污水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实施,从根源上减少水污染源头。加大科技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处理率,减轻水污染,改善河流、湖泊、水库水质,遏止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五)探索农业用水监测手段

农业用水相对城市用水、工业用水的监控条件复杂,监控数据种类繁多,导致目前宁夏地区农业水资源的使用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监控,对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确认存在技术障碍。为了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对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建议在宁夏首先开展农业用水监测试点工作。

(六)采用卫星通信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监测

水资源的管理是国家战略重点,未来各项水资源监控数据都应该及时汇总到国家水资源数据中心。建议设立水资源卫星监测中心,为水资源统筹规划、实时调度提供直观、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撑。对于已有的监测站、点可升级为卫星通信手段,在后续新建项目中重点考虑卫星通信、监测手段。

(七)采用大数据融合分析水资源监测数据

建议建立水资源数据分析中心,结合水资源卫星监测中心,综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四项指标的实时监控数据、历史数据以及其他部委的相关数据进行大数据融合分析,为宁夏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分析手段、数据支持、决策支撑。

猜你喜欢

宁夏节水用水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宁夏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
一次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