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龙控股的筹资风险的管理研究

2015-04-02王乐

活力 2014年21期
关键词:风险预警资本结构引言

王乐

[关键词]筹资风险;风险预警;资本结构;负债结构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个充满挑战和多变的世纪,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个大舞台,经济日益走向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不仅面临重大的市场机遇,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隐藏了无数的急流和险滩,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营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体,其生产经营运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者说获得更多的利润。然而,高风险与高回报的存在总是相伴的,追逐高收益的企业必然要面临相对更多的风险,而财务风险又是首当其冲的风险。所以,企业必须将财务风险提取出来进行分析研究,接着“对症入药”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杜绝或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江龙控股的财务现状

浙江江龙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江龙控股”)位于中国纺织第一重镇一浙江绍兴县,是一家以纺织、印染、服装为主的专业性集团公司。2003年,董事长陶寿龙创立了江龙控股核心生产企业江龙印染,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旗下拥有浙江南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江龙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浙江方圆纺织超市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2004年8月江龙投产,当年出口2000万美元。2005年销售额超过6亿元,净利润达 7000万元。2007年初斥资2亿元进口11条特宽幅生产线,建成国内最大特宽印花生产线。

短短几年内,江龙控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正当外界看好江龙控股时,2007年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在调控政策影响下,2007年底,江龙控股资金初显紧张,转向社会筹集高额利息资金(即高利贷)。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银行惜贷,江龙控股外销订单和收入大幅下降。在上述系列事件打击下,江龙控股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供应商货款和偿还银行贷款,陷入严重的资金短缺危机。

在企业间资金联系上,相互提供担保很普遍货款从而企业之间形成复杂担保链。仅浙江雄峰进出口有限公司就为江龙控股提供担保4.5亿,同时江龙控股也为其他企业提供大量担保。江龙控股总负债22.7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2.81亿元,社会性借款5.87与亿元,供应商欠款1.5亿元,建筑工程余额0.2亿元。

三、江龙控股的筹资中存在的问题

1.投资缺乏科学性。江龙控股在公司迅速崛起之后,并没有致力于内部管理的完善和财务控制的加强,而是一味谋求扩大投资规模把公司做大,迅速进行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企业超过自身能力过量使用资金则容易引发债务危机。2007年江龙控股以承债的方式收购南方集团下属的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公司背负了约4.70亿元的巨额债务。因此,这种短融长投的投资策略降低了公司的流动比率,加大了偿债风险。

2.筹资策略不正确。债务筹资是企业重要筹资决策,其中债务内部结构如债务期限很重要。债务筹资包括稳健的筹资策略和激进的筹资策略,而江龙控股选择了激进的筹资策略。江龙控股资金问题中显现,2007年开始,江龙集团就拖欠300多家供应商货款2亿元。相比供应商,银行和民间借贷是更大债权人。目前,包括未到期贷款、信用证,江龙控股在银行授信余额为11.3亿元,涉及浙江、上海等地14家银行,其中工行绍兴分行为最大债权人,涉及授信余额为3亿元,建行绍兴分行为第二债权人,授信余额1.2亿元。

3.内部经营管理不善。虽然江龙控股是上市公司,也建立了董事会等,但基本上还是家族式管理方式,陶寿龙担任业事长,其妻严琪担任总经理,部分重要岗位由董事长、总经理的亲属占据。他们在公司重大事项决策中具有绝对的权力。这种公司治理结构类似于CEO双职合一。CEO双职合一使得江龙控股决策迅速和快速扩张,但也让董事长和总经理权力过大,其他人难以影响董事长和总经理的重大决策,从而无法纠正江龙控股在扩张速度、资源配置、筹资方式等方面出现的重大决策失误。

4.应对危机机制不完善。企业缺乏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高管采取不负责任的行动。在财务危机初期,江龙控股高管还能积极筹染资金以渡过难关。但到财务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则丧失应对危机的勇气,采取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行动。

5.复杂担保造成资本结构不合理。互保在企业联系中很普遍,加强了金融联系。复杂担保关系和高达几亿元的担保金额使江龙控股背负巨额潜在债务,承担沉重担保风险,财务风险日益加剧。过高的负债比率使得江龙控股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

四、江龙控股筹资风险问题解决对策

1.健全决策机制。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筹资决策机制可以提高筹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降低决策风险。企业应实施科学投资决策,制定合理的扩张战略。江龙控股在规模迅速扩大的时期,缺乏对公司负债能力、资金流、内部管理机制进行全面评估情况下便迅速进行规模扩张,这为江龙控股资金链断裂埋下隐患。虽然通过外部扩张能够使企业获得跳跃式的发展,但是还应该注意对外投资规模与结构优化的分析。

2.完善经营管理机构与内部控制制度。在用人方式的选择上,应本着任人唯贤的原则,让不同水平的人才各司其职,对于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应给予其充分的管理权限,对技术人员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在经营目标上,要把更多的目光投放在企业的核心产业上,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走专而精的战略路线。应建立财务监控指标与定期核查制度,建立财务风险监管机构;在建立财务风险监督机构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财务风险监管岗位;建立定期报告和主要负责人批复制度。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及早诊断出危机讯号,并采取相宜措施,将危机消灭于萌芽阶段,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筹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4.选择最佳资本结构。(1)保持负债结构的合理性。负债利率结构安排要有利于减少利率风险,降低企业实际利率。不宜单纯采用某一种利率,而应从降低企业利息负担的角度出发,保持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适度比例。企业必须注意债源结构合理性,使之相互配合,才能趋利避害,有效地控制风险。(2)选择最佳资本结构。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合理地安排好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是决定中小企业收益最大化和财务风险最小化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有利于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等。

5.建立有效财务风险机制。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构建高效的财务风险机制,加强对财务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建立健全适应风险机制运行的体制、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进一步明晰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

6.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的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灵敏嗅觉,及时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对于企业防范风险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必须首先树立风险意识,正确认识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潜在风险,有效应付风险,必须立足于市场,在充分考虑影响筹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风险预警资本结构引言
以运营动态为载体,推动地市运监工作实用开展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
信息化手段实现检验检疫工作风险管理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