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2015-04-01田家甫北京顺义区第二医院北京101300

吉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肠粘连内置肠管

田家甫 (北京顺义区第二医院,北京 101300)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小肠粘连引发的肠内容物阻塞进而出现的一系列梗阻现象,为腹部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虽然目前临床出现多种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段,如彻底止血、反复冲洗腹腔、腹腔喷洒药物等[1],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因此,为寻求理想的治疗手段,选取了50例患者展开对比分析,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8~66岁,平均(43.7±6.4)岁;对照组男18例,女7例,年龄20~65岁,平均(43.5±6.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肠粘连松解术,具体步骤:选择原切口入路,打开腹腔,如病情需要可以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术中如有肠扭转或者肠套叠,应先复位再减压;如有积液、肠胀气,应先行肠减压术。

观察组实施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具体步骤:麻醉后打开腹腔,分离粘连肠段。如有积液、肠胀气,应先行肠减压术,如肠袢粘连较严重在保留足够长小肠的情况下行部分小肠切除术。选择与Treitz韧带间隔20 cm左右部位实施空肠荷包式缝合。切开肠壁后将带有气囊的双腔内固定管置入后行荷包式缝合。将气囊充盈后使用左手将肠袢固定,使用右手将气囊拖拉至回肠末端,放空气囊中空气后缝合小肠浆肌层,选择右上腹做一小切口将其引出,固定内固定管,关闭腹腔。术后1周左右拔管。

1.3 观察指标[2]: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肠梗阻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24.8±3.9)h,住院时间为(5.7±2.6)d,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无患者再次发生肠梗阻;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41.2±4.6)h,住院时间为(12.3±3.1)d,4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患者再次发生肠梗阻。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3 讨论

随着腹部手术的增多,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与预防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从生理学角度出发,粘连性肠梗阻属于机体在受到创伤后为防止炎性反应因子扩散而出现的自我防御性生理反应[3]。有学者指出,当患者出现肠粘连时,可采取保守治疗,只有患者在术后出现反复腹痛以及梗阻症状时才考虑手术治疗。严重的粘连性肠梗阻可造成梗阻症状慢性反复发作,而此时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可由于手术过程中分离广泛粘连的肠管而引起更为严重的粘连,从而造成梗阻再次发生,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影响。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的临床适应证广泛,适用于各种肠粘连症状的患者。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使用的排列管具有较好的弹性及韧度,可以达到支撑肠管的作用,进而控制肠内粘连发展成团的情况[4],行阶梯状排列后,粘连的肠管可以在支撑下不形成锐角,排列的肠管与解剖位置较接近,因此不易发生扭曲[2],有利于肠内容物输送至肠道远端,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症状,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在拔除管道后,也可以保持肠管通畅性,降低肠梗阻发生风险[5]。

在对观察组实施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后,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肠梗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具有显著优势,其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复发率低,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1] 冯永东,周其林,杨传永,等.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2例临床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6):860.

[2] 张永旺.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对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J].河 北 医 学,2012,18(9):1276.

[3] 李 鹏,童仕伦.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6例疗效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5(4):290.

[4] 翟传夫.小肠内置管排列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6):433.

[5] 冯建卫.开腹手术治疗7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3):4963.

猜你喜欢

肠粘连内置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内置电子游戏的运动鞋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肠粘连的围术期指标观察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
鞘内置入法腱鞘重建治疗Ⅱ区屈肌腱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