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人性化构建研究

2015-03-30扬州大学医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人性化毕业生

扬州大学医学院 高 强

21世纪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呈高速增长态势,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 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 万人,“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存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取代农民工、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而成为了就业市场的核心问题。而这一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刻不容缓。应当从挖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深层次因素出发,正确协调大学生就业责任各方在就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最终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巨大合力。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解决这一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的有效方法。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就业指导,重点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而它的服务职能非常单薄。大部分学校将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定义为就业政策的宣讲、就业信息的传递及就业技巧的传授等,它们的服务对象也主要是应届毕业生,这就造成了在校生毕业前期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的缺失,让毕业生仓促走上求职道路。此外,大部分高校长期沿用以往的就业指导方法与就业服务形式,没有对当今大学生进行调研,不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于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需求,因此无法提供具有针对性且人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当今大学生已经全部为“90 后”,他们所具有的特点,促使高校就业工作者需要提供更加全面与人性化的指导与服务。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逐渐注重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这些年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看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当予以重视,尽快解决。而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中没能很好地做到“人以为本”,缺乏人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例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存在不健全、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匮乏等情况,这与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需求不相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专业性,无法进行专业化指导

就业指导人员需指导各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有限,无法提供专业的指导;从事高校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也往往缺少专业的培训。目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人员大部分依赖于从事一线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而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导致辅导员无法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首先,辅导员的专业背景比较复杂,所指导的学生有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同。其次,辅导员平时的工作非常繁忙,导致辅导员没有时间去学习就业相关知识和进行专业培训。辅导员工作调动相对较快,无法进行长期性的指导,会影响指导的效果。除了辅导员之外,其余就业指导人员的数量有限,无法达到专业性指导的要求。

2.缺乏针对性,不能顾及少部分特殊学生

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只在面上开展,对个别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不够全面,就业指导讲座、宣传资料、就业问题指导等都没有顾及不同情况和特点的学生。不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存在特殊就业问题的学生。

3.缺乏创新性,就业指导服务观念落后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行业变革风云变幻,新兴行业层出不穷。从事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人员因大部分是“非专业人士”,思想观念不能紧跟时代,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充分认识时代和市场需求,认识就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了解新兴行业领域发展方向和供需双方的需求,创新工作思路将成为这部分工作人员首先面对的问题。其次,当前就业指导服务形式主要有开展职业测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设就业咨询热线电话、建立QQ 交流群、开通就业信息网和创建微信公众平台等,虽然形式多样,但大部分形式都是通过网络开展,而面对面一对一交流很少。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就业指导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就业指导服务的范围狭窄,方法和手段陈旧。

4.就业指导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当今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普遍放在“毕业年”进行,这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就业政策的导向、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新型行业的兴起,这些政策和信息应当尽早地告知毕业生,并进行相关的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否则就会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准备不充分、措手不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在求职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由于就业指导时间安排明显滞后,大学前半程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听就业指导课却没有安排,而到“毕业年”,却又忙于考研、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找工作,没有精力和心情认真听。这样的安排也影响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据调查,部分在校大学生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但大部分大学生不会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许多毕业生甚至根本就不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性向,只是盲目地在人才市场上找工作,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都引进了像锦程网这样的网上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课程,但效果不佳。原因是真正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长期系统的指导的。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考虑到服务对象的需求,缺乏人性化。而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了解学生。要做好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一定要先彻底地了解所指导和服务的对象。否则所做的工作只能是“一厢情愿”,甚至是无用功。

二、当今高校毕业生的特点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首先要了解你指导与服务的对象。当今大学毕业生几乎都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是一个历史特殊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刚得到改善,人们心里的那种对于物质的追求欲较高。从而导致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不理智的,自己童年的缺失,希望在孩子这里得到弥补。娇惯、溺爱,造成了“90 后学”生特殊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90 后”大部分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长辈们的宠爱,各方面需求都可以从长辈那轻松得到满足。导致这些学生受挫能力较差,被服务的意识很强,感恩意识较差,批判意识较强,对外界所提供的服务过于苛刻。其表现为以下特点:①接受和运用新鲜事物能力较强;②自我意识较强;③做事浮躁、缺乏耐心;④责任感单薄;⑤网络依赖较强。这些特点反映到就业、求职表现为以下方面。

1.毕业生的薪金期望与实际能力不符

很多本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沟通时首先关注工资待遇,低于5000 的不予考虑,7、8 千的还要看单位所在地的消费水平;有的毕业生甚至只看用人单位招聘简章上的待遇是否较高,而不关心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自己的能力是否与薪金相匹配。

2.毕业生所选择的求职地域与社会需求相差较大

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对于工作地点往往也很看中,甚至带有一点偏激。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只考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要么就是沿海的省会或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除此以外大部分学生还是更愿意选择是去自己的家乡工作。

3.毕业生在就职选择上更看重自我实现,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

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银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科研单位、三资企业等自我感觉较为“体面”的工作。而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毕业生少之又少,尽管国家做出了许多引导性政策。无论是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村官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或中西部就业的其他专项政策措施等政策均出于为基层招纳人才的目的,但实际效果却不明显。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将此项工作做牢、做实,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明确人生的价值和方向,多一些奉献精神。

大学毕业生渴望得到关注,并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自尊心。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渴望成功。对待这样的毕业生,我们高校更应该充满人性化地去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

三、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且更加人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在了解了当今毕业生的特点之后,就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且构建更加人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在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院系三级机构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在保证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通过个性化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课和开办讲座等方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教育管理与服务指导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因此,应通过以下三个层面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构建人性化的指导与服务体系:学校层面、就业指导部门层面和院系层面。

1.学校层面:应当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全校营造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人性化氛围。在制定政策方面应当予以倾向,在考核人事方面,应当与其进行挂钩。引导专业教师转变观念,消除就业工作与自己无关思想,鼓励在校老师尽自己所能对大学生提供帮助,并全力支持学校有关部门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2.就业指导部门层面:应当全面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需求,注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就业求职技能培训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工作。学校就业部门发布的很多就业信息真正能够被毕业生所采纳的很少,其原因是大部分信息并不是毕业生所感兴趣的。在发布就业信息之前,首先,应先对所有毕业生做一个了解,要知道学生热衷于哪些工作?家是哪里的?应多举办些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讲座,各专业的学生求职情况不一样,适当安排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就业指导,更能有效地服务于学生。其次,应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非毕业年级的重点工作来抓,使大学生能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尽早做好规划。就业指导部门还应当主动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求职的一些真实想法和诉求,然后给予引导、帮助和提供所需服务。

3.院系层面:构建高效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人性化体系最直接也最关键的是在院系层面。院系是就业服务体系中最接近学生的,学院的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因此,学院应重点从氛围营造、创新举措、就业保障、合理利用资源、就业意识引导以及困难帮扶等六个方面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首先,应在机制保障方面予以重视,积极营造就业工作全员参与的氛围。要保证学院的就业工作能够长期、持续、有效的进行,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学院党政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做为学院重点工作来抓。在机制保障的同时应重视就业工作氛围的营造,良好的全员参与的氛围是机制高效运转的关键。可引导师生关注就业问题,牢固树立学生就业为本的观念。政策方面应对一线工作者提供强有力支持,必要时可将就业工作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强化责任意识。

其次,要在创新举措方面予以加强,全面提升就业工作服务水平。面对“90”后的毕业生,学院应当适当改变以往工作做法,避免生搬硬套,否则会影响就业工作效果。应努力实施贴近“90”后特点的有人性化的各项措施,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例如,可运用多种信息发布平台,像QQ 群、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网站等来发布各种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确保各项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传播实现多样化、实效化。在就业服务方面,学院应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实地招聘学生,并举办各种类型招聘会、宣讲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可鼓励并支持毕业生到外地参加招聘会。此外,学院可通过整理分析往年毕业生就职和来校招聘单位信息,建立优质用人单位信息库;对毕业生进行考研指导与服务,切实解决考研学生的有关困难;简化和规范毕业生相关就业手续办理等措施,来尽可能地满足毕业生对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需求。

第三,要形成内外共举的局面,强化竞争力培养和就业保障。对内学院首先应加强对毕业生的观念引导,注重能力锻炼。将就业指导工作前移,针对所有年级的同学,为每个专业设置一到两名专业老师做就业指导老师,定期为学生提供更专业全面的就业指导;组织开展创业比赛和职业生涯比赛,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应强化技能训练和实践应用,举办专业技能培训和比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别相关专业技能比赛,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对外学院首先应加强就业基地建设。与企业单位加强合作,筑牢学生外部优质就业平台,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提供服务。其次应加强氛围营造和榜样示范,讲求知行合一和学做并重。与地方和社区合作,建立各种教育培育基地,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要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化指导。针对专业就业指导老师缺乏的情况,除了对现有的就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培训以外,也可以在学院聘任就业导师,开展就业帮扶。经调查,大多数专业老师对于本行业的发展比较了解,能够为特定专业的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针对低年级同学主要是就业意识引导,中年级主要是就业技能提升,高年级主要是就业准备、就业观念、就业定位等全方位的指导。并且这些专业老师完全可以兼任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任务。

第五,要注重强化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学院应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和就业指导,加强基层就业的政策解读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普及基层就业的用人以及岗位要求。可邀请相关专家,为学生讲解新领域就业情况,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敢于尝试新兴就业领域。此外,也可为毕业班学生开展职前教育讲座,并邀请企业负责人开展就业意识、就业观念、应聘礼仪技巧等方面的辅导讲座。

第六,要营造良好的帮扶氛围,切实组织实施就业困难帮扶。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帮助是就业工作人性化的直接体现,可以高效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此学院可实施以下措施。①积极开展结对帮扶。要求领导老师联系帮助困难学生就业,专业导师联系班级给予指导并定期召开就业工作相关会议,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就业机会。②针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就业困难学生主要存在哪些因素影响就业,从而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工作提供参考。③定期招开毕业班班主任会议,分析就业形势,商讨研究就业对策。④利用各种资源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学院可动员各系教工党支部与毕业班级结对共建,开展一对多、多对多等不同形式的帮扶。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应贯彻保障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更加贴近学生、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方法,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

在各部门贯彻落实人性化的具体工作之外,以上三个层面之间应当定期沟通交流,在政策制定方面三方共同协商,作为学校层面应当多听取院系层面最切实的意见反馈;而作为就业指导部门应当贯彻执行好上层意见,并与院系之间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四、结束语

良好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人性化体系能够更好地帮助毕业生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尽早地落实工作,提高高校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获得毕业生的认同感。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人性化的构建离不开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支持,高校对此应予以重视。

[1]张 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例[D].南昌大学,2013

[2]邱 飞.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

[3]王素霞.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张青玲.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D].大连理工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人性化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