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5-03-30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二张曲小学张奉芹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有效性效率

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二张曲小学 张奉芹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二张曲小学 张奉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实在在地发展学生智力,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自主学习语文,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使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小学语文 课堂 教学 有效性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状况欠佳,课堂教学的一般形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头昏脑涨。这种教学形式看似科学,但教学效率很低。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加强指导,抓好学生课前预习

语文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引导小学生对课文进行预先学习,这就是所谓的预习。预习是学生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预习效果。

但是,回顾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很少有学生进行课前有效预习,小学生的预习效果不理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并且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首先,学生一定要熟读课本。其次,读课本时遇到的生字要翻阅字典、查资料、做标记,这样可以方便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学生需要熟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是不明白的,并对不明白的地方做出记号。在这种形式下,学生会按照要求做好预习功课,上课的时候会认真听讲,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转变观念,加强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教师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设计生动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1.重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改革,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学习效果和能力,语文教师应该提升语文基础知识的地位,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2.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在创作中体验乐趣。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有所感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例如,《蚂蚁与蝈蝈》这篇文章,教师可以留一些空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表演蚂蚁和蝈蝈在夏季和冬季的表现,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和体验。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之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在上面讲述课文的内容,学生在底下听,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升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多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身,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日月潭》一文,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的文字描写变成活灵活现的图像,然后配上音乐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日月潭自身的魅力。此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效果。

四、巧设课堂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提问是整节课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指引学生进入深层思考。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引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教给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处理分析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趣味性

欠缺活力的课堂提问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的提问一定要具有趣味性,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先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引入直观材料、趣事、谜语设计问题,使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寻找答案。

2.难易程度

提问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答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全班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找准切入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意,否则不会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重难点的认识。所以,教师提问一定要注意时机,找寻合适的切入点,提问的时间最好是教学环节的关键处、新旧知识的关联处以及学生思维的转折点。这种情况下的提问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因材施教作为教学原则。可是,言语潜能、表达方式以及个人资质等特点存在差异,因材施教对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

1.因材施教的基础是了解学生

师生关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很大作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2.布置作业,因材施教

作业练习是巩固知识、迁移学法的重要环节。布置作业主要体现因材施教,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久且常新的课题,我们对其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有很多,不可能用几句话就能概括。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教学有艺术,不断地寻找新的方法,就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1]张金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4.25

[2]葛成敏.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

[3]郑 彦,朱丽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08

ISSN2095-6711/Z01-2015-01-0039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有效性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