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初探

2015-03-3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启智学校吴燕飞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东智障动作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启智学校 吴燕飞

智障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初探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启智学校 吴燕飞

智障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虽然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他们由于智力、身体等各方面的残疾引起的身心问题仍然存在。本文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培养智障学生自信心的方法与建议,包括转变观念、体验成功、接受赞美以及亲情交流等方面,帮助智障学生重拾自信,走向自强。

智障学生 自信心 培养

一、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动机模式——转变观念:“我相信我能行”

智障学生这类特殊群体长期接收到周围环境或周围的人发出的负面评价或消极期望信息,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消极的意识,认为自己能力低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他们不相信经过努力可以克服困难,提高能力。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信心,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动机模式,使学生转变观念,相信“我能行”,使其转型成为自主性儿童,认为自身能力可以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面对挑战性的目标也不退缩、不放弃。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向学生灌输“我也可以做好的”“我要相信自己”“我能行”等意识,给学生安排如“折叠被子”“清扫教室”“学会体操”“穿开衫、长裤”等任务时鼓励学生“老师知道你可以做到的”“刚开始做不到无所谓,老师相信你就很快就可以做到了,要相信自己”等,逐步消除学生“我不行”的刻板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到自己在不断进步,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信心。

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经验——体验成功:“我终于成功了”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智障学生的专长与潜能,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并且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心。

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是脑瘫儿,四肢动作不协调,行动不方便,课间活动、体育运动和劳动清洁等集体活动他都是趴在桌子上发呆。他也不用做家务事,父母认为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因此什么家务事家长都一手包揽,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一切动作性的任务,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即使是很简单的事,他都会夸大困难,认为自己无法完成。于是,我就在劳动课上安排他负责清洁桌子。一开始,我只要求他拿鸡毛扫来清理桌子上的纸屑、糖果纸等垃圾,我在旁边给予辅助和赞美,如“谢谢小东,小东清理得很干净,帮了老师很大的忙!”使他体会到劳动的喜悦,体验到自己亲自劳动的成功,自信心受到极大地鼓舞。在以后的劳动课中,小东都不怕困难,很积极地参与劳动,对自己完成动作的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成功的体验促进他形成了良好的自信心。

三、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态度——接受赞美:“我以后做得更好”

智障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评价、态度中获取有关自己能力高低的信息。恰如其分的赞扬能够转化为学生的自信心,持久地激励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不断地批评、指责,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学生自卑。

我们班也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有一名智障学生总是抗拒做早操,据了解,他以前上幼儿园被同学取笑动作太笨拙,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自卑心理。有一次,他在教室里跟同学玩耍的时候,听到我播放广播体操的音乐,无意中做了几个体操的动作,动作不是很规范,但能跟着音乐节拍,我便抓住这个机会表扬他,称赞他的动作协调性很好、节奏感很强,他听了既害羞又兴奋,在我的鼓励下又做了几个体操动作,这时候的他开始对做操产生了兴趣。尽管有时候他有些动作总是做错,但我没有对其批评指责,始终鼓励他、支持他,让他看到自己的长处,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件事。后来,这名学生经过两个多星期的练习之后逐渐摆脱了恐惧和不安,敢于在操场上与全校学生一起做操。在日常教学中,我时刻留意每个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并及时给予真诚的赞扬或奖赏,使学生能经常体会到被认可、被肯定的感受。例如,某个总是穿反左右鞋的学生偶尔穿正确了,某个学生没有认错位置能够正确找到自己座位,某个总是不看他人眼睛的学生能够与人有眼神的交流并面带微笑,某个学生由只会画“#”字符号到会写数字“1”,某个学生从仅能说出蔬菜的名称到能够认读表示蔬菜名称的文字等,我都及时给予微笑、爱抚,用“你真棒”“你很了不起”等话语鼓励他们,促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以后能够做得更好”,引导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自我评价。

四、帮助家长形成科学教育方式——亲情交流:“爸妈请对我有信心”

父母是学生的启蒙教师,而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因此,教师要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首先,家长应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看待拥有智障孩子的现实,而不应把不满、怨恨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其次,家长应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能粗暴打骂也不能放纵溺爱,而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尊严,与孩子建立一个友好民主的关系。再次,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能力,既要看到智障孩子的缺陷,又要看到他们的潜能,对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要怀有信心。最后,结合学校教育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耐心教导孩子学习或生活,细心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真心给予孩子表扬和赞赏,关心孩子的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与智障孩子保持情感交流,对孩子充满信心。

总之,自信心对智障学生的自我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动机模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经验,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态度,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等途径,培养智障学生自信心,这不仅有利于智障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而且有利于智障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ISSN2095-6711/Z01-2015-01-0141

猜你喜欢

小东智障动作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洗澡
妈妈的爱
为啥总挨骂
动作描写要具体
香蕉皮的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