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张家口市教育水平

2015-03-30河北省张家口市电化教育馆高树兴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张家口市信息化学校

河北省张家口市电化教育馆 高树兴

源 点 资 源 库

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张家口市教育水平

河北省张家口市电化教育馆 高树兴

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多数国家都将“教育公平”问题提高到教育信息 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八大指出,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它已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教育信息化必将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将全面提升河北省张家口市教育水平。

教育信息化 教育公平 教学深度融合

面对21世纪的信息化浪潮,全世界发达国家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强教育信息化,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重点,加强政府政策导向,平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机制建设,推进教育快速发展。

一、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形势和重点

1.国外

作为信息化发源地,美国2010年颁布了《变革美国教育:以技术推动学习》规划。近年来,美国教育信息化一直以联邦政府投资为主,并以项目的形式鼓励和资助各州和学区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俄罗斯从2015年1月1日开始,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国家拨款40亿卢布支持远程教育,拨款640亿卢布购买430万台信息通信技术设备。日本实行“公费”“私费”并举,官民共同分担的政策,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社会参与、民间支持已成为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印度是较早开始应用信息技术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基础教育信息化改革拉开了序幕,不断向纵深发展。

为避免数字鸿沟、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教育公平”问题提高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结合自身国情,纷纷制定适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采取适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措施。

2.国内

2014年10月23日~24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聚集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展开了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校园与管理信息化”的讨论,充分显示了教育信息化对我国教育前所未有的影响力。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上,刘延东副总理指出今后十年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加快发展阶段,着重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十八大报告指出,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它已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二、张家口市教育信息化现状

1.张家口市教育信息化现状。张家口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人,相对省内其他市面积广阔而人口稀少,地区经济结构不均衡,经济发展落后。张家口市中小学校总共1230所(含教学点),学生47.9077万名,教室总数1.4965万间,多媒体教室5009间,占教室数的33.5%,城(镇)区占相应总数的38.4%,乡村占相应总数的20%。城区学校比重小,但教师、学生、教室多,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程度较高、经验较丰富;农村学校比重大但教师、学生、教室少,教育信息化普及较低、发展经验不足,信息化不完善。乡村学校未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培训,理念、知识、技能认知应用不到位,部分乡村学校或教学点依然延续传统教学的“一生一书一黑板”模式,甚至几乎无法享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去授课,与城区学校相比较,相比差距较大。

2.张家口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2012年以来建成了市教育城域网,搭建了河北省最好、最先进的万兆核心城域网框架,现有OA办公自动化、资源库管理、虚拟教研、视频会议四个应用平台,全市教育系统所有教师可以登录应用获取城域网中的所有资源。购置的人教数字资源在市教育城域网中搭建了“人教数字校园”,全市教师可免费自主应用。

一是张家口市教育城域网减少了区县独立建设或重复建设造成的资金浪费。张家口市教育局城域网及18个县区的教育局门户网站全部投入应用,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硬件环境。在市、区(县)、校的三级网络筹备中,市级一期工程竣工,大部分区(县)级也逐渐成熟,校级仍需从实际需求上进行完善。全市中小学480所,43%的学校建成光纤接入的校园网,2014年年初到11月总投入4116.02万元建设教育信息化。

二是截至2014年11月,全市中小学学校中,60%的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33%的学校实现数字“班班通”、28%的学校实现全部教学班“班班通”,暂无实现“人人通”;7159个教学班实现“班班通”,46个班建成录播教室;计算机4.6672万台,教师专用机比基本达到2∶1,学生机比达到15∶1,生机比比现在国家先进地区的5∶1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是全市中小学建有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实验校总共124所,其中国家级3所,省级41所,市级80所。

四是从年初到11月为止,除尚义、阳原、蔚县、万全四个县没有完成外,其他所有的区(县)中小学教师全部接受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达到“教师全培训”要求。大部分县区每位教师培训已超过2次,多的达到5次。

五是先后在康保、尚义、涿鹿等区域召开由张家口市教育局、张家口市电教馆组织,河北省及各市级领导、专家参加的信息化建设各种教育工作推进现场会。2011年6月26日至27日,“河北省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召开,交流推广张家口市在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以张家口市桥东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为范例,为全省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建设的研究提供素材。

六是2014年4、5月份张家口市电教馆、信息中心全体职员到城区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座谈,有效掌控第一手数据材料,督导基层教育信息化工作,对实际问题具体指导,当场解决。同时,将张家口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短、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解释传达。

七是城域网建设中枢和终端依然无路可循,仍然遵循教育部《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在工作方式中强调的“推动先行先试”:“坚持从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探索以教育信息化手段破解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式方法,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总结提炼形成可资借鉴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大力推广、深化应用。”的原则。

3.目前张家口市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直接拉大张家口市教育差距,城乡教育失衡、区域教育资源差异,乡村学校、教师、学生信息化能力偏低。

一是乡村教师无法及时得到培训和学习,致使教学能力不进则退,教学视野狭窄,信息化应用能力下降。二是乡村有条件的学生都去县城上学。进城务工子女越来越低龄化,一年级4793名,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19%;全年级合计2.4923万名,占小学生总人数的8.7%,每百名小学生中就有八九名进城务工子女。三是从区域看,乡村就读学生越来越少,乡村学校多(822所)而学生少(8.2792万),城(镇)区学校少(408所)而学生多(39.6285万),乡村入学率直接并长期呈下降趋势,导致学校陷入恶性循环——教育信息化越落后越留不住学生,留不住学生就留不住教师,教育信息化就越落后。四是区(县)、主城区教育信息化虽然相对得到长足发展,教师能力相对较高,但目前“择校热”只增不减,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

三、发展教育信息化,缩小教育差距

1.思想、认识要到位:制定对市、区(县)、校一把手教育信息化培训机制。目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力度不到位,严重制约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定期召开针对局长、校长参加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会,领悟国家、省、市、县、乡相关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和精神。

2.政府与教育系统共分担:各级政府等相关部门统一高度,创新驱动,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共同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每年要对教育信息化的专项资金分类投入,逐年增加,建立固定性经费保障机制。在教育机构重新布局调整时,政府应负责新布局的基建,教育系统参与设计,相关学校要对信息化基础场地的规范提出规划建议,避免重复投入造成资金浪费,共同加快推进张家口市教育信息化发展。

3.督导考评促发展:建立长效督导考评机制,统一规划,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张家口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重要原因在于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和信息化水平的严重滞后。目前70%左右的农村学校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班班通”,只有统筹安排才能统一城乡相应基础设施的要求,从信息化基础设施上达到平衡。同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考核范畴,通过对指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督导,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要求。

4.三级共建,提倡校企多方合作:完善“市、县(区)、校”三级网络建设,深化并落实唐山市电教馆(信息中心)提出的“网络全覆盖、硬件全配齐、资源全达标、教师全培训、应用全方位”的“五全”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

(1)市、县(区)、校在“三通两平台”建设方面应加强统筹,分清主次,各司其职,全面实现“网络全覆盖”“硬件全配齐”,避免重复投资或建设盲区现象发生。市级要不断完善、维护、升级覆盖张家口市所有县(区)的市级教育城域网,县(区)级要构建并完善覆盖本县(区)所有学校的局域网,校级要搭建并逐步健全本校的校园网。

(2)市、县(区)、校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中要做的工作

①加强三级培训,与师范教育科(师教科)、基础教育科(基教科)等科室联手共同促进,使相关业务交叉进行,缩小“教师全培训”的周期或频率,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解决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主体问题。

②按照教学实际、便捷使用的原则,加强与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科所)、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站(装备站)等机构互动,避免信息化软件资源的重复浪费,为教育教学提供应用软件,“应用全方位”,解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技术问题。

③根据教学需求,不断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全达标”,与教科所紧密合作,将教研活动中最新、最全的信息,最优质的教研资源纳入资源库中,实现从“校校通”到“人人通”的真实转变,解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媒介问题。

④依据网络资源建设实际情况,加强市电教馆、信息中心、市教科所合作。由教科所从不同教材中选出每科2~3名特级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将这些教师最新、最有价值的教学视频作为本学科教师学习的样板上传到资源库平台。采集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教学信息,随时将最先进的教学实例(如电子书包如何助力教学改革、Intel未来课堂、云课堂教学实录)上传到资源库平台,供学校领导、教师及时掌握,大力推广。同时,开辟“优质资源专题”窗口,打造品牌效应,将优质资源作为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各一所学校每周进行教师资源展示。所有教师可以通过“优质资源窗口”随时关注、学习,最终形成张垣式特色资源,解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网络资源建设问题。

⑤培养网络管理及软件应用专业人员,与装备站等机构共同加强网络监测与应用维护,进一步推进“教师全培训”,解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安全通道问题。

总之,自2010年以来国家一系列文件、政策的颁布以及多元投资渠道给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使命所在,从短期看,搭建好“三通两平台”是近两年的主要任务;从长远看,在一定时期内,教育的信息化必将引领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信息化才能真正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从张家口市看,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必将突破当下张家口市教育发展的瓶颈,打破传统格局、实现教育云时代质的飞跃,避免数字鸿沟、推动张家口市教育均衡发展,从实际意义上缩小张家口市教育差距,加快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1][美]伯尼·特里林,查尔斯·菲德尔.洪 友译.21世纪技能[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10

[2]黎加厚.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ISSN2095-6711/Z01-2015-01-0001

猜你喜欢

张家口市信息化学校
月“睹”教育信息化
张家口市
月“睹”教育信息化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张家口市 召开2020年立法工作推进会
张家口市
学校推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