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考释

2015-03-30寇振宏

文物春秋 2014年5期
关键词:明朝

寇振宏

【关键词】明朝;宣平王夫人墓志;吴宽书法;家族历史研究

【摘 要】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发现于河北宣化。志石保存完整,刻工精湛。志文为明代书法家吴宽所书,有一定的书法研究价值。墓志内容记录了明代宣平王朱永及夫人张氏的家族历史,对研究明代宣化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发现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四方台村。自《文物》1995年第6期刊登《河北宣化发现明吴宽书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以来,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再谈一谈对志石的认识,仅就阅读所及,写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朱永及其墓地等简介

朱永(1432—1496),字景昌,河南夏邑人[1]。父朱谦,明朝军事将领[2]。父子两人均曾任宣府总兵官,镇朔大将军。成化十四年(1478),朱永加封太子太保,次年,拜靖虏将军东征,班师后进爵保国公。弘治四年(1491),监修太庙,竣工后,升太师 。“永,伟躯貌,顾盼有威。治军严肃,所至多奏功。前后八佩将军印,内总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列侯勋名无与比。九年卒,追封宣平王,谥武毅,子晖嗣。”[3]弘治九年(1496)卒,享年64岁。夫人张氏,为其继室。

据明嘉靖《宣府镇志》、清乾隆《宣化府志》、民国《宣化县新志》记载:有“明保国公朱永墓”。朱永墓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四方台村,当地人俗称朱家坟。朱家坟地处柳川河东岸,地势开阔,山川明秀。据村中年长者回忆:“文革”前,朱家坟占地广阔,地表有石牌坊、几块石碑和碑座等。1970年朱家坟被毁,在被毁的砖室墓中有铜器和瓷器等,当时即被毁坏,不知去向。2002年,在四方台村征集到朱永之弟朱远墓志,即《大明故昭勇将军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朱君墓志铭》。2014年,又发现了《明故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追封宣平王夫人孙氏墓志铭》拓片存世。

二、张氏墓志及发现经过

1970年,朱家坟被毁时,“在一座毁坏的砖室墓之中出土了张氏墓志,出土时志盖和志底扣合,用铁箍两道捆扎,后志盖遗失”[4]。1974年志底被征集到宣化区文物保管所收藏。1992年被评定为二级文物。

志石为白色大理石,质感细腻光润,质地坚硬细密。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刻工精湛。方形,志面平素光滑,边长80厘米,厚16.5厘米,四边饰有云纹,每边七朵。志文楷书,29行,满行32字,共计839字(图一)。录文如下:

明故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追封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知制诰、国史总裁、同知经筵事、洛阳刘健撰

赐进士及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国史、经筵官、长洲吴宽书

赐进士出身、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侍经筵、吴兴闵

夫人姓张氏,世家于汴。荣国公、追封河间王讳玉之孙,英国公、追封定兴王讳辅之女,今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懋之姊也。母李氏,追封定兴王夫人。夫人生而柔淑端惠,精于女红,剪制、缕结之事,不学而能,稍长读书,识道理,尤长于记古今故事。生二十一年归朱氏,为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追封宣平王、谥武毅继室,追封宣平王夫人。夫人虽生贵族,能不自矜,克尽妇道。事姑太夫人孝敬,兼至四时。祭祀粢盛牲醴,必躬必亲。姑终,哀毁逾礼。相宣平以正,抚诸子如己出。敬以承上,严以莅下。事宣平五十年而勤慎不懈,诸子皆成立,内外秩然无间言。宣平每奉命出师征讨,戎衣甲胄及日用衣食之需,必亲为之经理。师凡八出,而宣平得无内顾之忧,皆夫人之内助也。宣平雅好宾客,每客至必设酒肴,夫人即诣庖厨,命藏获庖丁品物,务令丰洁,故宾客多倾倒,竟日忘归。其处妯娌以谦和,待婢妾以宽厚。疑忌不萌,人尤难之。弘治丙辰,宣平卒,夫人悲痛成疾,卧床褥几十年,至是病势愈甚,知不起,召诸子,语之曰:“尔父为时名将,功昭简册,尔等宜以忠孝自树立,毋坠先志,坏我家法。”语毕而卒,癸亥三月廿四日也。讣闻朝廷,命如例遣官谕祭,有司为营葬。夫人生于宣德乙卯十一月十二日,享年六十有九。辞曰:

夫人之生,王公之裔;配得其人,王公乃继。曰孝曰敬,克振厥家;内外肃然,惟德之华。子姓满前,是供是养;匪由积之,孰之所向。柳川之原,堂封如新;述行有辞,用昭后人。

三、志文内容

志文主要记述了宣平王夫人张氏家族的显赫家世,叙述了她与丈夫宣平王朱永之间真挚的感情生活,赞美了朱氏子孙光耀门庭,或嫁侯门,或居宦职的家族荣耀。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张氏及其家族历史

墓主人张氏,为宣平王朱永继室。生于宣德乙卯(1435)十一月十二日,卒于弘治癸亥(1503)三月廿四日。张氏出生于名门望族,“生而柔淑端惠,精于女红,剪制、缕结之事,不学而能,稍长读书,识道理,尤长于记古今故事。”21岁时嫁给宣平王朱永。据志文记载,张氏家族“世家于汴”, 汴即河南开封。张氏的祖父张玉是荣国公,追封河间王。父亲张辅是英国公,追封定兴王。弟弟张懋是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

(二)张氏生活中的言与行

张氏嫁到朱家后,“虽生贵族,能不自矜,克尽妇道”,没有因生在王侯之家而显出高贵与骄傲,而是表现了一位大家闺秀以贤德治家庭,以孝敬侍长者的优秀品德。在侍奉宣平王朱永母亲时,作为儿媳“事姑太夫人孝敬,兼至四时”,心怀敬意; 作为晚辈在祭祀祖先时,“祭祀粢盛牲醴,必躬必亲”,毕恭毕敬;在至情至浓的夫妻生活中,张氏“相宣平以正”,用真挚的感情照顾夫君。宣平王朱永一生中“师凡八出”,每次“奉命出师征讨,戎衣甲胄及日用衣食之需,必亲为之经理”,体现了张氏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

(三)志文记载的诸多人物

墓志中提到许多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列表如下:

在列表中,涉及到诸多历史人物,归纳出如下的特点:

第一,权贵之间的联姻多。如朱氏家族与张氏家族的联姻,朱氏家族与徐氏家族(永康侯)的联姻。

第二,掌兵权者居多。在朱氏家族成员的官职中多为武职,如“提督三千营,掌右军都督府事”“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指挥佥事”等官职。

第三,皇帝身边的侍卫多。朱氏子孙多在锦衣卫任职,作为保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多由这些勋戚子弟寄禄其中。

四、对墓志内容的探讨

(一) 宣平王夫人张氏是两个权利家族的维系者。这两个权利家族一是以朱谦、朱永父子为代表的朱氏家族,他们镇守边关,握有重兵。一是以张辅、张懋父子为代表的张氏家族,他们出入内廷,位高权重。在《明史》中朱氏家族和张氏家族分别都有记载,但是并未说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明人传记中虽偶有提及,却语意未详[6]。张氏墓志的发现,揭示了两个家族存在姻亲关系的历史事实。朱永作为一员边将,“前后八佩将军印,内总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列侯勋名无与比。”[7]而妻弟张懋在朝中官至太师,“嗣(英国公)凡六十六年,握兵柄者四十四年,尊宠为勋臣冠”[8]。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在孙辈中用联姻的方式传递和延续朱氏家族的荣耀。墓志中朱氏家族的第二代成员人丁兴旺、门庭显赫,共有七男六女。长子朱晖已嗣爵保国公,并且作为朝中大将,手握重兵[9],次子朱任锦衣卫指挥使,其余也多在锦衣卫系统内任职,可见朱氏家族的权威在此时已非常牢固。朱氏家族的第三代成员共有三男四女,或许张氏在世时已经考虑到了家族荣耀的传递和延续,“(孙)女四,长适永康侯徐,早卒;次继室”。张氏把两个孙女先后嫁给了永康侯徐,从此,永康侯徐氏家族与朱氏家族结成了姻亲,家族荣耀在彼此的门第中接续、传递。

(三)张氏的尊贵与显赫,缘自有皇亲的家族背景。在古代社会,“母以子贵、妻以夫荣”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评判标准,但是张氏的尊贵与显赫却并非如此。据墓志载:“夫人生男女各一人,早卒。”朱晖是先夫人孙氏所生,张氏只是继母。从墓志撰写规律看,张氏墓志开篇处应用笔墨写宣平王朱永身世的显赫、功勋的卓著,来烘托妻子张氏的尊贵,形成一种“妻以夫荣”的事实,然而开篇处便写出了张氏家族的显赫家世,却看不出太多“妻以夫荣”的影子。原来张氏的尊贵与显赫,缘自有皇亲的家族背景。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七年二月己卯,册立张氏为贵妃。张氏故追封河间忠武王[10],王之女。”[11]据《明仁宗实录》记载:“洪熙元年三月丁丑,册张氏为敬妃。”[12]据册文记载,张氏之父是张辅。又据《明史·张辅列传》记载:“妹为帝妃。”“历事四朝,连姻帝室。”[13]上述史料表明张氏的姑姑是永乐皇帝的贵妃,张氏的姊妹是洪熙皇帝的敬妃。

五、墓志的书法特点

这方墓志除了具有文物、史料价值之外,还有一定的书法研究价值。墓志的书丹者是明代书法家吴宽。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八年(1472)状元。据《明史》记载:“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于书无不读,诗文有典则,兼工书法。”[14]

明代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明代初期,以“三宋二沈”[15]为代表,其中宋克成就最高。在这一时期,平正、规矩的书写风格被广泛应用于科举考试之中,于是书坛“一字万同”的台阁体盛行。明代中期,以文征明、王宠等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崛起,他们广泛取法魏晋唐宋名家,书法艺术开始迈入个性化的新境域。明代晚期的书法更为多样化,既有董其昌的恬淡优雅,又有徐渭、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王铎等人的雄强恣肆。

明代早期台阁体盛行,多规矩而少格调,面对这种危机,有不少书法家钟情于宋人的意趣,并且自觉地取法宋人。这一时期,涌现出像“吴宽、沈周、文林等一批学习宋人而卓有成效的书法家,如吴宽学苏东坡的字,沈周学黄山谷的字”[16]。吴宽作为转型期的重要一员,推动了明代书坛由台阁体向吴门书派的过渡,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书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时吴宽69岁,是他晚年的作品。书写墓志铭是严肃之事,此作结体紧密,字体方整,气势庄严,这与通常吴宽行楷书中带有苏轼写意风格的作品有所不同,严肃规矩中保留了明代早期台阁体书风。但是这件保留有台阁体书风的作品并没有纤巧媚美的台阁流俗,而是蕴含了端庄淳朴、凝重厚实的特点。

吴宽作为明代有造诣的艺术名家,书法“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17]。他的文人性情造就了文人的艺术格调,传世的大多数行楷作品都属于这种带有东坡书风的文人写意书法。这件带有台阁体书风的作品使我们欣赏到吴宽楷书的另一种样式,从不同角度展示出一个更为立体的吴宽,同时让我们领略到明代早期书风向中期书风的变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六、结 语

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的发现,从史学价值上看,墓志内容证实了朱氏家族和张氏家族存在姻亲关系,使对这两个在明代具有影响力家族的研究不再单独和孤立地去进行,而是建立了一种紧密的联系,在明史研究中具有现实意义。从文物价值看,明代王侯一级的墓志发现比较少,此墓志的规格、形制、材质等为研究王侯一级的明代墓志增添了新的资料。从书法艺术角度看,这件吴宽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明代书法由早期台阁体向中期吴门书派过渡转变的实物资料。

[1]a.明·王崇献:《宣府镇志》卷7记载:“朱永,字景昌,袭抚宁伯,累佩虎印,出统大军,积虏功。阶至奉天翊卫推诚宣力佐理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器宇宏深,言笑不苟,内蕴筹略,莫窥其际,而莅政行法一以严为尚,扬历既久,威望益隆,内囿外皆倚为重,盖当代之名将”; b.《明孝宗实录》卷109记载:“弘治九年二月戊午,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卒,卒年六十四。辍朝一日,追封宣平王,谥武毅”; c.《明孝宗实录》卷198记载:“弘治十六年四月癸丑,保国公朱晖以其父永既追封宣平王,请追封其母孙氏、继母张氏俱为王夫人,从之。”

[2]同[1]a.载:“朱谦,由指挥佥事累升都指挥同知备御中路,升都督佥事,充右参将镇守西路,寻充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镇守宣府。累官至抚宁伯,卒谥武襄。刚方有为,武艺精练,遇寇奋勇,有保障之功。”

[3][7]《明史》卷173《朱谦、朱永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622、4624页。

[4]刘海文:《河北宣化发现明吴宽书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文物》1995年6期。

[5]同[1]a,记载:“朱天麒,晖子,袭抚宁侯爵。”朱麒,亦名朱天麒。

[6]《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6)·国朝献征录·朱永传》记载:“永与其妇弟英国公张懋,俱为太师。懋领经筵,监修国史,所典司多文事,而永总六师,于勋臣肺腑无二,朝有大礼,岁时迭为班首,时人荣之已久。”

[8]同[3]卷154,《张辅、张懋列传》,第4224页。

[9]同[1]a,卷6记载:“出师总兵官,朱晖保国公,挂征虏大将军印,弘治十四年,十八年复任。”

[10]河间忠武王,即张玉。

[11]《明太宗实录》卷88,(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第1169页。

[12]《明仁宗实录》卷8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第251页。

[13]同[8]第4219、4223页。

[14]同[3],卷184《吴宽列传》,第4884页。

[15]三宋二沈:指宋克、宋广、宋、沈度、沈粲。

[16]沃兴华:《插图本中国书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10页,。

[17]语出明·王鏊《震泽集》。

〔责任编辑:张金栋〕

猜你喜欢

明朝
明朝货币制度变迁问题研究探讨
论明朝监察制度及对当代中国借鉴意义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试析播州之役对明朝的影响
明代尚方宝剑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
格鲁派的建立及其与明朝的关系略述
浅析明朝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
明朝隐士略探
明代治黔措施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