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特色

2015-03-29邵广侠

关键词:错误特色政治

邵广侠

(淮阴师范学院政管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周恩来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特殊的工作环境、高超的工作艺术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了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中独具魅力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特色。

一、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批评特色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批评,指的是针对教育工作对象的缺点错误,引导与帮助其认识问题的实质,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从而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与政治觉悟。

首先,周恩来的批评具有针对性。对于工作认识中出现的问题,周恩来认为在批评教育时要有明确的指向,即批评时需要针对问题,就事论事,不要拐弯抹角,绕来绕去。有一次周恩来起草了一份致民主党派相关人士的公函,叫康光祥誊写后再送给他审阅。周恩来看誊写稿时发现开头少空一格,他就明确地对小康说,民主人士非常讲究公文格式,如果我们送去的公文少空一格,容易被他们误认为不尊重他们。为此周恩来要求小康以后应认真对待此类问题,并明确今后发出的文稿,在政治上由他负责,在技术问题上由文书科负责人齐燕铭负责。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周恩来的点拨批评具体明确,问题指向清晰,首先指向受教育者心理存在的疑惑,如上述公文格式问题对民主党派人士是非常重要的,绝不是小事;二是指向受教育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症结,即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有半点松懈;三是针对工作中的程序问题,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周恩来在批评他人时总是明确地把对方在工作上的不足及时、坦诚、客观地指出来,使下属明确努力的方向。他倡导工作中对同志的批评,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提出的批评意见要中肯,批评的方式要切合实际,尤其要注意批评时的针对性。

其次,周恩来的批评具有严肃性。世人都知道周恩来是随和的,甚至还有人说他是和事佬。实际上,周恩来工作中一丝不苟,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也非常严格。一旦发现身边人员犯了错误,都及时进行严肃的批评,决不护短。当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他亲自过问其中每一个数字与每一个重要的百分比。有一次,一位部长交审的文件稿数字没有仔细核实,有一个数字错了。周恩来发现后,进行了严肃批评。所以,当年问部长们最怕谁与最敬佩谁,部长们异口同声回答是周总理。部长们敬佩周恩来的能力、水平及精神,怕他的动真格及批评时的认真严肃劲。周恩来就是这样,见到他人思想认识中错误的东西,就严肃对待,一抓到底,决不含糊。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中批评的严肃性,与他的敬业精神及人生信念紧密相关,是他一丝不苟工作态度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有效体现。

再次,周恩来的批评具有人本性。周恩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对错误的问题进行严肃的批评,但对被批评的同志总是满腔热情,关心爱护,将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与解决人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周恩来强调说,我们大家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批评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是要帮助对方提高认识的。因此他总是注意与对方平等地交换意见,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盛气凌人,摆出训人的姿态。他的批评出于公心,是为了帮助对方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而不是兴师问罪。他的批评常常是先肯定,后说服,对教育对象工作中的失误,常常使用“温和的指责”,让人感到他批评中的关怀。在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的警卫员王德海擅自学开车并把车撞在了墙上。当他忐忑不安地来到周恩来面前时,周恩来对他说,你想学开车是好事,但这里是国统区,国民党的特务时时监视着我们,他们正到处找茬,好把我们赶走。如果你开车撞到人,特务乘机把你抓起来,后果就严重了。这里我们看到,当周恩来发现王德宝已经认识到错误的时候,对他采用关怀式的批评,让他明白错误的严重性,同时注重鼓励对方丢掉思想包袱,改正不足。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批评常常是举一反三,引导大家以后不犯类似的错误,批评一人,教育大家。针对有人头脑中存在的“挨批评多就是因为做事多”的错误观念,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思想是不对的。他教育引导人们要不怕批评,对待自己的错误要不怨天、不尤人,要通过听取他人的批评得到经验教训,不断进步。

二、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中自我批评的特色

自我批评是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自我批评具有主动性、真挚性、无私性与深刻性的特色。

首先,周恩来的自我批评具有主动性。周恩来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完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与不足。针对自己身上的问题,应该经常照照镜子洗洗澡,也就是进行主动的自我批评。他曾反复讲“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1]。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周恩来的自我批评不是迫不得已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周恩来强调在做调查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中“领导者要有自我批评精神”[2]345。周恩来作自我批评时,很少强调客观原因,他总是注意从自己的思想与方法上进行剖析,主动承担责任。有时为了党与国家的利益,即使不是他的过错,他也进行自我批评,“觉得自己有失察之咎”[2]127。所以,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自我批评是自觉自愿进行的,也是随时随地乐观积极进行的,表现出了主动性的特色。

其次,周恩来的自我批评具有真挚性。这种真挚性,表现出周恩来的自我批评是发自肺腑的,是情真意切、有感而发的。纵观他的自我批评,要么是为解决问题而自觉进行,要么是为了警醒他人、以身示范。周恩来认为自我批评是重要的思想武器,有效运用好这种锐利的思想武器,可以有效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1973年周恩来陪外宾到延安,见解放二十几年了,延安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时,他在自我批评时竟流下了热泪。说自己作为总理国务的人,家政没有管好,对不起老区人民,真挚的自我批评让在场的干部群众听后都为之感动不已。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中自我批评的真挚性来自于对人民的热爱,来自于他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管过去做了多少工作,现在担任什么职务,没有党和人民,就既不会有过去的成绩,也不会有今天的职务。党和人民是伟大的,我们个人是渺小的。想通了这一点,还有什么错误不能在党的面前承认和改悔呢?”[2]125-126

再次,周恩来的自我批评具有无私性。周恩来本着对党、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坦然说出自己的不足,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有错误要逢人便讲。他经常解剖自己、检讨自己,把改造自己、检查自己同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结合起来。他把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足,袒露给大家,让大家了解他、监督他、帮助他,同时又把这些经验教训化为大家引以为戒的精神财富,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当年有人提议他为自己写本书时,他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他在众人面前公开检视自己的不足,丝毫没有授人以柄的顾虑,这使得他的自我批评具有无私性的特色。梁衡关于周恩来的“六个大有与六个大无”的论述,给他的自我批评中无私性做了最好的诠释。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人普遍爱面子,倡导自我反省,大家普遍接受;倡导自我批评,应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况且自揭短处不光会丢面子,有时还会损毁名誉。没有坦白的胸怀与无私的心底,确实是难以做到自我批评的。

最后,周恩来的自我批评具有深刻性。周恩来认为:“人总有缺点的,世界上没有完人,永远不会有完人。”[2]368因为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有个过程,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受封建文化传统影响很深的国家,各种旧的政治影响和习惯势力,会不断侵蚀我们的肌体,至于思想作风上的问题就更多了。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实践中的错误。所以,周恩来的自我批评是建立在“不犯错误的人或政党,世界上从来没有,而且永远不会有”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他认为自我批评就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思想改造的最好方式,也是自我教育的有效路径。

三、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特色

周恩来善于将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表现出长期性、交融性与示范性的特色。

首先,周恩来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上具有长期性的特色。批评他人可能容易,自我批评比较难;一时的或短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经过努力可能容易做到,难的是一辈子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完美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但良药苦口,要善其始终并非一件易事。周恩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以贯之地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现有资料表明,周恩来在早期创建“觉悟社”的过程中,就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组织原则写入社章,并身体力行。之后一直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贯穿于其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新中国成立后历次关于思想改造问题报告中他总把自己摆进去,实施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结合。可以说,周恩来终身都注意积极的自我反省,并长期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帮助。希望通过有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结合,引导大家增强大局意识,自觉经受党内生活锻炼,提高大家的思想政治觉悟。正因为这样,周恩来才始终坚信:“只要我们做到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会锻炼得更好。”[3]21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般人或多或少都进行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结合。周恩来坚持长期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了他思想政治工作中独特而又富有魅力的特色。

其次,周恩来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上具有交融性的特色。这里的交融性,是指周恩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批评中有自我批评,而自我批评中又寓有批评,不仅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始终,而且做到了完美结合,使之融为一体。周恩来在开展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总会注意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在批评他人时注意首先进行自我批评。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是先责己,后责人,使得受到批评的人不但没有抵触情绪,而且常常是心悦诚服,在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觉悟的同时,还对周恩来敬佩有加。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交融在一起,正是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明之处,也是他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重要特色。

最后,周恩来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上具有示范性的特色。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成效,就必须注意引导大家注重人家的长处,也要注意到自己的不足,特别要注意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有效的结合。他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认识与思考如此到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周恩来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他的批评有理、有据,讲究艺术,并注意作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坦言自己的不足。他历来强调:“为了团结起见,为了进步起见,应该以身作则,先从自我批评开始。”[3]63他不但自己注意自我批评,而且注重引导他人进行自我批评,从而有效营造了良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既让聆听他进行自我批评的人心灵受到震撼,又让被他批评的人有改正错误的信心与不断进取的决心。

[1]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5.

[2] 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 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错误特色政治
在错误中成长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中医的特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