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神”兼备的《红楼梦》人物会话个性化传译

2015-03-29曹艳艳王佳艺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杨译会话含义

曹艳艳 王佳艺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62)



“形”、“神”兼备的《红楼梦》人物会话个性化传译

曹艳艳 王佳艺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62)

《红楼梦》人物会话个性化传译要求译者在译本中既要保留人物会话的“形”,更要保留人物会话的“神”。会话翻译应充分再现会话的话语含义,包括复现其言外之意,进而使译本会话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的语用效果与神韵。会话的语用效果传译包括会话的话语含义、言语风格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会话的言语风格主要包括会话整体言语风格和个人言语风格。

话语含义;个性化;传译

引 言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文学体裁样式。小说中生动贴切的人物会话能起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显露人物的性格特质,描绘客观环境,传递审美情趣以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艺术作用。因此,小说中人物会话的个性化传译对于译本整体质量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会话占全书篇幅将近一半,这无疑说明了人物会话在《红楼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从性格化角度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已达到了小说语言艺术的极高境界”(高旼2011)。因此,研究《红楼梦》人物会话个性化传译对小说会话翻译将很有启发、借鉴意义。

对比、分析《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1978版本)与大卫·霍克思(1977版本)两英译本,可以发现“形”、“神”兼备的《红楼梦》人物会话个性化传译的要旨就在于取得会话在译本语言及文化中与原文在原语语言及文化中最大限度接近的语用效果与神韵。会话个性化传译不应割裂语义、语体,而应结合语用与文化等因素多角度综合考虑,重视语境的作用。分析《红楼梦》人物会话的语用效果传译,应充分考虑话语含义、言语风格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的传译。

一、 话语含义及翻译实例

会话是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行为。人们通过语言表达的意义可分为直截了当说出的内容和含蓄隐晦表达的内容即会话含义。会话含义的获知是在交际双方具有共同的语境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以话语的语义内容为基础经由语用推理而得到的意义,即“言下之意,弦外之音”。

《红楼梦》人物会话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也必然存在大量违反“合作原则”产生“弦外之音”的情况。同时,这也是作家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翻译中,由于原作者与译文读者在语言知识、文化习俗和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取得会话含义的语用推理基础就有了残缺,这势必影响到译文读者对原作会话含义的理解。所以在会话翻译中应重视语境,尤其注意分析作者意图与会话含义,采取适当的翻译手段,加以信息弥补,以建构译文读者与原作者之间最大程度的合作关系,恰当传递话语含义,取得最大限度接近原文的会话语用效果。

笔者认为,最大限度接近原文会话语用效果,不仅指与原文词汇、句子字面义的接近,还包括字面义与语境结合产生的话语含义的接近。在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阶段都应把话语含义的传译作为一条基本原则。下面选取《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例子,看如何才能取得最接近的话语含义。

例:熙凤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天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 (第三回)

...She isn’t like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 (Y) (1978:39)

...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 (H) (1973:92)

原文中,熙凤夸张地说:“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我今天才算看见”,表面是以此夸赞黛玉相貌出众,隐含的意图实则为了恭维贾母所遗传的美貌基因。“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似的”, 在这句话里我们知道熙凤刻意区分外孙女和孙女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分不开的。在古代中国家庭里儿子的地位尊贵,女儿的地位卑微。那么,儿子的子女即孙子/女自然比女儿的子女即外孙子/女要更为看重、更加亲密。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婚后的女儿已不被视作原生家庭的一员,而儿子却被视作原生家庭的顶梁柱。这就是为何孙女被称为嫡亲的缘故。熙凤自然深谙人情世故,她表面是在夸赞贾母的孙女,实则是借此恭维贾母,仅需只言片语就奉承得贾母眉开眼笑,熙凤的八面玲珑、工于心计跃然纸上,令读者叹服。熙凤此话绝非为比较贾母出身的史家与贾家谁尊谁卑,而是借比较林家与贾家的里外尊卑褒扬贾家。杨译深得原文要旨,翻译贴切。而霍译本却贬低了贾母出身的史家,显然不会是熙凤此番话的本意。通过此例,可以看出话语含义不同于句子的字面义,会话意图和语境对话语含义的恰当理解甚为关键。

二、言语风格、文化内涵及翻译实例

言语风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会话整体的言语风格和个人言语风格。会话的整体言语风格在句子、篇章层次上具有贴切性、连贯性和可推理性的特点。小说人物身处原文文化,人物会话无疑会映射出他/她所处的文化特质,因此在译文中传译出原文会话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很重要。

1. 会话整体言语风格的再现

会话整体言语风格指小说中众多人物会话作为整体在语音、词汇和句法方面表现出的突出特点,它有别于某一具体人物特有的个人言语风格。众多人物的个人言语风格汇成了整部小说的言语风格,是小说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如何传译会话整体言语风格对于再现原文的审美风格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正如伯顿所言:“风格即人。在翻译非诗体文章时,若忽略或歪曲原文风格,译者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伯顿1994:XI)。特色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是影响会话整体言语风格的重要因素。

1)特色音韵美的再现——同音词和近音词的翻译

同音词指两词或多词发音相同,但意义、拼写或词源相异;近音词指两词或多词发音相近。在《红楼梦》人物会话中,作者巧妙运用同音词和变音词,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美感,例如,“妆疯、装疯”,“香芋、香玉”,“鸭头、丫头”等用法。在翻译特色语音现象时,由于单词与语音之间的有些联系并非为所有语言共有,在语码转换中想完全再现此关系有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时译者就应致力于尽可能多的传递原文的话语含义。看下面一例。

例: 鸳鸯指着他骂道:“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四十六回)

Pointing an accusing finger at her she swore. “What’s all this talk of ‘good news’ and ‘good fortune’?” (Y) (1978:85)

She shouted, pointing at her angrily. “‘ Wonderful news’ indeed!” (H) (1973: 417)

原文中鸳鸯利用同音替代,用“好画” 和 “状元痘儿灌的浆是喜事”来驳斥她嫂子力劝她做贾赦小妾的提议,充分表达出她的极度愤怒之情。由于语音和词汇系统的差异,在英语里再现“好话”“好画”同音困难重重,若向译入语读者解释“宋徽宗、赵子昂、状元痘”特色文化词汇将导致文字冗长,这样反而会削弱鸳鸯愤怒语气的再现,所以两译本均选择了语义概括的方式,虽然不可避免会有语用效果的部分损失,但也是无奈之举,可以理解。

2)特色构词法的再现——仿词的翻译

“仿词是指模仿对方应用词语的方法、风格、态度、语调和思维方式,以使对方显得愚蠢或可笑”(Cuddon 1986:483)。汉语中,两字词、三字词甚至多字词往往只有一个核心词,根据构词法,适当替换一两个词就可构成新词,而英语中却并非如此。在《红楼梦》里,出现了许多仿词,如“粉头、面头”,“花姑娘、草姑娘”,“冷香、暖香”,“渔翁、渔婆”,“芳官、圆官”,“云哥儿、雨哥儿”,“糖银、果银”,“四儿、五儿”,“内人、外人”,“内侄女、外侄女”等。在翻译仿词时,话语含义的传递应放在首位,其次是单词的外在构成形式的再现。看下面一例:

例: 林黛玉道:“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明儿‘宝姑娘’来,什麽‘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第二十八回)

“It doesn’t matter their offending me, but think what trouble there’ll be if next time they offend your preciousPao-chai!” (Y) (1978: 404)

‘IfMissBaoorMissCowwere to call and they behaved like that to her, that would be really serious.’ (H) (1973: 44)

黛玉仿照“宝姑娘”创造出“贝姑娘”,讽刺、嫉妒之情溢于言表。杨译没有采用仿词,用显性翻译,直接点出了“宝钗”,讽刺的语用效果大打折扣。霍译利用仿词,创造出“Miss Cow”,讽刺、嫉妒的心理状态表露出来,唯一的缺憾是用“Cow”与“Miss Bao”相提并论,似乎嫉妒的心理表露的太过明显,语言也嫌粗俗,想必黛玉不会如此讽刺宝钗,或许这里可以译成“Miss Shi”指代史湘云,也是一种尝试。

3)引经据典,运用习语、谚语

在《红楼梦》人物会话中,习语、谚语、诗词曲赋等被广泛的引用,形成该部小说人物会话整体言语风格的一大特色。如:

例: 宝玉道:“怨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 (第五十八回)

... Pao-yu expostulated. “As the proverb says, ‘Injustice will cry out.’” (Y) (1978:298)

... said Bao-yu. ‘ “Any departure from the straight or even causes things to give voice.” ’ (H) (1973:127)

在原文里,芳官嫌干娘让自己用干娘亲女儿洗过头发的脏水洗头发,由此两人吵起来。宝玉同情、支持芳官,说了这番话。英汉语言都有“物不平则鸣”的谚语,不存在文化差异,因此杨译和霍译都很好的表达了该谚语的话语含义,取得很好的语用效果。

4)特色句法结构的再现——连锁结构的翻译

连锁结构是汉语特色句法结构中典型的一种。连锁结构用紧密浓缩的句法结构来表达丰富的含义,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但鉴于语言差异,一味糅合目的语中的多种句式或盲目省略句子成分只会造成表达错误。因此在翻译连锁结构时,要遵守目的语的句法规则,不应拘泥于原语句法结构。盲目模仿只会破坏译文语言。如:

例: 黛玉道:“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第四十五回)

“What is more valuable, lamp or man?” (Y) (1978:74)

“Which is worse,” said Dai-yu, “a broken lamp or a broken leg?”(H) (1977:403)

在这个例子中,原文中连锁结构的使用把娇嗔的黛玉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杨译和霍译都恰当再现了话语含义。不同之处是杨译选择从正面翻译为“灯值钱还是人值钱”,而霍译选择从反面翻译“打了灯更糟还是摔折腿更糟”,都为可接受的译法。总之,连锁句的翻译原则仍是要优先传达话语含义。

2. 个人言语风格的再现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言语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小说人物也是如此。个人言语风格有诸多制约因素,比如说话人的社会背景、学识水平和特定的言语环境与文化背景等。力求译本的个人言语风格的恰当传译,就须使译本人物语言符合以上制约因素。

1)与人物性格塑造一致

我们知道,不同性格、社会背景、学识的人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即使说话内容类似,说话风格也会截然不同。如:

例:“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第四十一回)

“When the sage king of old played music, all the hundred beasts started dancing,” quipped Tai-yu. “Today we’ve just this one cow.” (Y) (1978: 5)

“It reminds me of the passage in theHistoryClassicabout the animals dancing to the music of Shun,” said Dai-yu. “Only in this case it’s just one old cow!” (H) (1977: 309)

黛玉寄人篱下,生性敏感,常爱语带讥讽。同时由于出身封建贵族,她又不可避免带有贵族小姐对目不识丁的普通村妇的不屑,因而她取笑刘姥姥,喻其为“牛”。在杨译中“sage”和“beast”,赞颂圣乐贬低刘姥姥,构成强烈对比。而霍译表述平淡,没能传译出黛玉的个人言语特色,不及杨译。

2)与特定的言语环境和文化背景相协调

个人的言语风格较稳定,有连贯性和可推理性,但在特定的环境中,个人言语风格也会有所改变,这从元春与父亲贾政的对话可略窥一斑。

例: 贾政亦含泪启道:“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更祈自加珍爱。”贾妃亦嘱以:“国事宜勤,暇时保养,切勿记念。” (第十八回)

With tears too he replied, “Your Noble Highness must not grieve your precious heart in concern for your aging parents. We beg you to take better care of your own health.” Then it was Yuan-chun’s turn to urge her father to devote himself to affairs of state, look after his health and dismiss all anxiety regarding her. (Y) (1978: 255)

...To this formal speech the Imperial Concubine made a formal reply: “Sir. It is of course desirable that you should exercise the utmost diligence when engaged upon business of state, but it is to be hoped that you will take sufficient care of your own well-being whenever not so engaged, and will under no circumstances vex yourself with anxiety on our behalf.” (H) (1973:362)

杨译用敬语“Your Noble Highness”来指元春,符合元春作为皇妃的身份,也符合大庭广众之下贾政对皇权表示敬畏的封建礼仪,使译文读者可以和原文读者一样体会到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即使本是父女也要以君臣之礼相待。美中不足的是,译“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时译为“your aging parents”与前述场合不相宜,贾政如何敢以“你年迈的父亲”自称?此处译为Cheng and the wife更符合正式的语体。并且杨译把贾妃的话改为间接引语,无法反应元春个人言语在特定场合的变体,是一个损失,而霍译在翻译贾妃的这段话时更胜一筹。

结 语

“形”、“神”兼备的《红楼梦》人物会话个性化传译就是要在译本中取得与原文最接近的会话语用效果,即对会话的话语含义、言语风格和文化内涵的传译。话语含义不单指话语的字面义,更重要的是指话语在特定的语用环境中产生的会话含义。会话言语风格包括会话整体言语风格和个人言语风格。文化内涵的传译要求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质。只有结合语境,重视言语风格与文化内涵的传译,才能产生出会话翻译佳作。

Burton, D. (1984).DialogueandDiscourse[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Cuddon, J. A.(1986).ADictionaryofLiteraryTerms[M].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Ltd.

Hawkes, D.(1977).TheStoryoftheStone[M]. London: Penguin Group.

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1978).TheDreamofRedMansions[M].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曹雪芹(2000). 红楼梦[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高旼喜(2011). 《红楼梦》的对话翻译[J]. 红楼梦学刊(6)。

2015-01-05

曹艳艳(1976-),女,山东临沂人,华东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 王佳艺(1970-),女,浙江椒江人,华东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光华第三期教学创新基金项目“翻译课与泛读课的整合——一项基于中外典籍译作评析与广泛背景阅读的双语能力培养课程新模式研究”。

猜你喜欢

杨译会话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QQ和微信会话话轮及话轮转换特点浅析
浅析杨译《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Analysis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Gulliver’s Tra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把握实数的多重含义
意识形态与翻译副文本的变迁:杨译鲁迅小说副文本研究
基于集群节点间即时拷贝的会话同步技术研究①
汉语教材中的会话结构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呈现——基于85个会话片段的个案研究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杨译:以信仰的高度去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