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学生主体性激励机制研究

2015-03-28王谦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风奖学金激励机制

王谦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学生主体性激励机制研究

王谦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激励机制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本研究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特点,加强学校师德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优化学校激励环境,将激励机制的功效最大化,以此促进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激励机制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普遍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这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学生主体性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学生主体的特点

学风体现了学校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整体表现。良好的学风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行为和心理上的表现是健康积极的,这一点总体上与本科院校学生一致。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主体的特点,使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与本科院校之间存在差异。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部分同学的求学目的不明确。其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注重职业技能的提高,重视实践训练。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认识不到位,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投机取巧,不肯下工夫钻研。对于自己确定好的方向,一旦学习受挫或感觉难以完成,就容易放弃,另寻其他方向。

(二)学习缺乏自律性

高职院校学生高考成绩普遍不高,其重要原因就是在于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加上大学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且身边缺少了家长的管教,他们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在学习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学习上就会出现上课心不在焉、迟到早退、旷课逃课等现象。课后也以完成作业为主,基本上不涉及预习、学习、复习的简单而基本的过程。

(三)学习信心不强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主要来通过自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通过自主招生招收的普通高中生以及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由于高考失利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度较低,大多数学生对进入高职院校有自卑心理,缺少了学习动力。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业方面缺少自身提升的通道,虽然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获取本科文凭,但文凭含金量不高,社会认同度较低。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实行了“3+2”专升本的教育形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只在学校不多的专业里实行,学生覆盖面不广泛,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起不到根本的促进作用。

二、学风建设激励机制弱化的主要体现

(一)激励单一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即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不能持久维持。目前,部分学校将激励机制等同于物质激励,过分夸大了奖学金的作用,缺少更为重要的精神激励。同时学校忽视了榜样激励在学业示范、促进学风方面良好的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进行学风研讨、学习经验分享和学习典型事迹介绍,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形成金钱至上的人生观念。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学习成绩与就业推荐也失去了直接联系,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优势并不明显,学生学习外在的激励被严重弱化。

(二)激励不公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奖学设置上存在奖学金标准偏低和奖学金获得者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不高这两个主要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奖学金标准偏低,有的学校的一等奖学金的标准甚至低于助学金的发放标准,也就是说学习优异的学生所获得学校最高奖学金比贫困生获得的国家或者省里的助学金还要低,失去了激励的意义。这严重挫伤了多数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更助长了部分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再加上学生干部的加分,这样能够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生干部,每次获得奖学金的获得者基本上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对单科突出或者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他们就失去了奖学金的竞争力,得不到相应的奖励。此外,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受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某些学生干部因平时比较活跃,和教师关系比较亲近,在评选过程中就会获得较好的印象分,甚至会有较高的加分,弱化了学习成绩在综合素质测评中的比重,这样的评审结果会使学生感到不公,不但起不到学习激励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激励滞后

当前,许多学校在运用激励机制时没有充分意识到及时激励的重要性,在被激励者最需求、最渴望的时刻没有获得最大的满足,错过了最佳的激励时间。首先是在评优评先过程中,学校的审批手续繁琐,要通过班主任、辅导员、系部领导、学工处等层层审批,往往上学期的奖学金发推延到下学期的中期才能够发放,有的学校将原本一次性发放的奖学金分批发放,甚至将奖学金直接抵扣学生欠费,造成学生的不满。其次,在专业教学考核过程中,部分任课教师仅仅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评价,缺少必要的过程考核,没有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持续地激发出来。

(四)激励环境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里提到消极因素与工作氛围和环境有关,换而言之,较差的校园环境一定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起步发展较晚,上世纪90年代,一大批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才迎来了学校建设的大发展。但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校园历史文化积淀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学生对于学校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满意。如果校园环境能够得到改善,环境激励必定能够体现其该有的作用,进而促进激励目标的实现。

三、关于学风建设学生主体性激励机制的思考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是直接实施专业教学和思想教育的主体,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结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1.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工作

班主任辅导员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一个好的班主任辅导员就能够带好一批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培训,有意识的将师德建设纳入培训计划中,通过培训明确班主任辅导员的师德要求,引导班主任辅导员将师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外化为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班主任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能够与学生推心置腹的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真正的困惑和需求,通过情感激励,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源动力。

2.提高专业任课教师教学水平

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取量。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低,大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浓厚。如果专业教师的水平较低,就很难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的传递给学生。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要引进学历层次高、教学水平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参加理论进修,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教师能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会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脱节。

(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强化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培养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向有利于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的良性轨道发展。学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积极加强学校与企业产学研的合作,使学校的职业教育能够真正适应现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要通过就业创业教育和“两课”人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培养专业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只有保持住学习兴趣才能够激发学习动力,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第一,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改革上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将课程的吸引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评价指标;第二,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对教学内容言简意赅的直观描述,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变烦闷枯燥的被动教学为积极主动的自觉学习;第三,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多层次的专业技能大赛,通过班级、学院以及学校不同层次的比赛,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通过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代学,以赛代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融汇贯通。对于专业技能特别优秀的,学校可以考虑和劳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破格为其申请技工证书,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理制定奖学金制度,优化激励机制

设立奖学金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进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奖学金制度应结合学校的实情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立,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上发挥最大作用。学校在奖学金设置方面要考虑种类的多样化,除了设置一、二、三等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外,还应根据高职院校特点,设立最快进步奖、实操能手奖、最佳实践奖等。学校还要加强与企业合作,设立企业奖学金,在毕业时,企业对获奖学生有优先录用权,一举两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还应适当提高奖金额度,扩大奖励范围,简化奖学金审批手续,确保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奖学金及时发放到位,这样才能持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重视学生需求,优化激励环境

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生不愿意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如果在专业技能方面没有明显优势的话,在学生就业上就毫无竞争力可言,学校的就业形势逐渐就会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相对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能够足不出校就能适应工厂企业环境,熟练掌握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角色转换。在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要积极联系工厂企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以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空间不足、经费紧缺的问题。

2.加强生活设施建设

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能够使学生身心愉悦,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基本保障,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建设。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里度过。因此,学校要做好学生宿舍的合理规划与建设,确保宿舍里水、电、网络的使用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宿舍加装空调和热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俗话说“要留住人的心,先要留住人的胃”,因此学校在食堂建设上,一方面要更新食堂硬件设施,丰富食堂菜品,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食堂卫生和饭菜价格,确保学生安全稳定。此外,在超市、浴室、医务室等其它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上,学校也要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思想顾虑,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1]邓琦,张昊.学风建设中的多层面激励机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9):46-48.

[2]李晓华.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4):37-38.

[3]王玉.浅谈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的运用[J].知识经济,2011,(1):162-163.

[4]张和新.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机制刍议[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6-8.

[5]于海波,耿琪.激励与引导—强化高职高专教育的学习激励机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4-6.

Research on Students'Main Motivation Mechanism in Study Styl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Qian
(Jiangsu Engineering Polytechnic,Nantong226007,Jiangsu)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atmosphe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s an important external factor to promote students'learning.School should combin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orality,stimulate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formulate reasonable reward system,optimize the school environment excitation,and optimize the inspire mechanism,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incentive mechanism

G711

A

1671-5004(2015)04-0117-04

2015-5-28

本文系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学生主体性激发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634);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校级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学生主体性激发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YJY/2014/08)研究成果之一。

王谦(1983-),男,江苏南通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风奖学金激励机制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