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注册招生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提升途径研究

2015-03-28郎晓斌施政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入学人文素质教育

郎晓斌,施政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涟水,223400)

高职院校注册招生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提升途径研究

郎晓斌,施政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涟水,223400)

2010年以来,江苏省和其它部分省市参加高考的人数持续下滑。2011年出台了注册招生制度。随之而来的是生源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职业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就业前景。如何化解矛盾,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有利于职业素质的培养。

注册招生;人文素质;高职;职业素质

一、前言

近五年来,江苏省和部分省市的参加高考的人数总量减少,直接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无法完成招生任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更是而临生源紧张和流失等多重窘境,严重威胁其生存发展。2010年出台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这标志着“注册入学”一词正式成为江苏省政府文件的官方用语。放眼全国其他省市,2011年俨然成为各地高职院校试点注册入学的改革元年。这一年,福建省的10所高职院校、上海市的3所民办高校参加注册入学试点。江苏省2011年有26所参加注册招生,2012年有37所,2013年有52所,2014年共有58所,已将近占到江苏省高校的半壁江山。2014年,北京市的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和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进入试点的高职院校,这一年广西共有12所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参加注册入学试点工作,山东有25所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参加。

二、实施注册入学制度的优势与弊端

注册入学制度的实施,免除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麻烦,可吸引更多的学生填报高职院校,缓解了部分高职、特别是民办高职生源紧张的状况,大大提高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效益,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必然途径。一些发达国家很早之前就实行了注册入学制度,所以今后注册入学将成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主要表现有:(1)学习基础差。笔者随意抽查了本校2013年、2014年注册入学的高考学生成绩,文理科学生各50名,按照总分440分计算(不计40分的附加分),平均总分成绩均在140分以下,得分率不到32℅,总分在100分以下的也不乏其人。如果不是施行注册入学,就被挡在高校之外。另外部分从初中直接升上来的五年制大专学生的成绩更是大跌眼镜,竟然出现春夏秋冬的英语单词不会写,首都在哪也不知道的情况。上课睡觉、玩手机、发呆现象的司空见惯,上大课不带课本的人也不在少数。许多学生属于中国二千万在校大学生中学习的“困难户”。(2)心理发展不成熟。另据笔者调查,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在一些班级占到百分之二十以上,社会交往能力有偏差、心理存在部分阴影,对人冷漠、不信任。还有比例不小的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主要有爷爷奶奶带大,自控能力差、任性。(3)人文素养匮乏。即使是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写一份简单的请假条、请柬、实验报告,在格式、用语上也常常出错。许多学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阅读表达、文字书写质量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三、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下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指将人类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通过知识讲授、亲身实践和体悟的方式教育和熏陶受教育者,促使其完善内在世界,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个人品质,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与法律、文学与艺术、历史、社会与哲学、科学与数学、外国语言与文化等多个领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在学做事的同时学做人,开阔眼界,开启智力和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和激发活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针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相关研究广泛开展。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级研讨会”;2005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增设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通知》,为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教学、培育师资队伍、开展理论研究、探索教育途径、总结教育经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201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落实大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这些政策和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家从宏观层面始终保持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其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组成部分自然受益。高职院校在注册入学背景下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职业素质培养质量呢?根据笔者的实践和探索,以下途径在实施过程中资金投入较少,能因陋就简,操作较为简易,具有起步低、效果好的特点,适合办学条件一般的高职院校:

(一)改革教材。随着注册入学的推进,一些分数很低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教材大部分还是沿用未实行注册入学时的版本,难度普遍偏大,对很多学生不适用,学生很吃力或缺乏兴趣。要有步骤地开展教材的重新编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删减难度过大的内容,增加可理解度一些寓教于乐的内容以及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发展的内容。

(二)修改评课标准。面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一步下滑,厌学情绪有增无减的情况,评课标准不能照搬老黄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而不是口若悬河、旁征博引。高深晦涩的东西尽量不要涉及,要向通俗化、简单化发展。现在传媒技术手段发达,学生获得的资讯很丰富,要了解学生当下的生活环境,增加与他们共同语言的储量,不仅是老师,亦是朋友。明星趣事、网络游戏、逸谈轶事,适当穿插课堂,吸引学生注意。要把他们败坏的胃口尽量调整过来,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改变他们对学习视若畏途以致麻木不仁的状况。某些高校的名师教学模式值得借鉴与反思,比如获得2014年“心平奖”100万元的浙江大学苏德矿老师就是位成功的实践者,他总能用各种有趣的生活哲学,来解释艰涩难懂的高数定义。学生说上“矿爷”的课,就像在听段子:比如讲什么是隐函数,“刘德华明明结婚了,但是他却始终以单身汉的形象出现”;用爱情哲学作比喻,“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一点变化你都看在眼里,别人都变成了常数,他才是唯一的变量,只为他倾倒,如此偏爱称为偏导(函数定义),你们女生不要因此烦恼,既然他把你看成常数,那你也把他看作常数好了,找到对的人互相倾倒才有意义”;他还会从听到明星八卦中抽象出各种数学理论。苏德矿老师数次被浙大学生评为最为欢迎的老师,选他的课,犹如中彩票。另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晏才宏老师也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电路课讲得清晰明朗妙趣横生而受到学生追捧。试想高深的理工科都能被讲解得惟妙惟肖,人文的知识应该更容易讲得通俗易懂;在注册入学的形势下,学生如果听不懂,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弃学率增加,使本来不景气的招生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三)成立人文学习小组,用爱学习的同学影响、带动不爱学习的学生,星星之火,燎原全校。每个老师根据自己兴趣、专长、研究方向,成为学习小组的导师。如毛泽东著作学习小组、司马迁《史记》学习小组、康德著作学习小组、狄更斯作品学习小组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些学习小组,不求高深尖,力求概览易懂,人数不作硬性要求,五人以上即可成班,定期召开讨论会,可以把学习心得贴在学校宣传栏上,吸引其他学生注意,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

(四)成立人文大讲坛。每周固定的时间开讲一个小时左右,老师循环主持,也可聘请外校名家助阵。要作好宣传,争取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听,来互动。通过全校论坛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有其他人文阵地。让他们走在知识的河边,河水溅起的浪花,打湿他们的衣襟。从而熏陶他们的心灵,感化他们的心智,激活他们的思维。把他们从游戏世界、网络空间里抢回来。

(五)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中国由于地域广大,地理、气候、风俗等差别很大,造成地域文化色彩明显。在人文教育中应融入地方因素,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家乡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淮安在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曾辉煌一时,有灿烂的盐文化、漕运文化、运河文化、治黄文化、科举文化等。淮安在政治、军事、经学、文学等方面的名人也璀璨夺目,这些都是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地方文化的挖掘、渗透,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他们的视野思维,增强他们的人生信心,培养他们的事业情怀。

Discussion on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under Situation of Registered Enrollment

LANG Xiaobin
(Progenitor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Lianshui 223400,Jiangsu)

Since 2010,the number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to tak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continued to decline.Jiangsu Province launched the registered enrollment system in 2011.It i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occupation quality and related to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directly because of the declining quality of students.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educators in universities to how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It is profitable to cultivate the quality of occupation through the reinforce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registered enrollment;humanistic quality;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occupation quality

I206.2

A

1671-5004(2015)04-0054-03

2015-6-9

本文是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注册入学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SJT685)。

郎晓斌(1971-),男,安徽南陵人,江苏炎黄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及高等教育。

施政(1977-),男,江苏涟水人,江苏炎黄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数学及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入学人文素质教育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入学面试
人文绍兴
入学第一天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