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瓦尔登湖》美学价值论析

2015-03-28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人类

朱 伊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瓦尔登湖》美学价值论析

朱 伊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梭罗的重要作品,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化的代表作。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的角度,从梭罗崇尚自然的理想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之美、精神世界的和谐之美四个方面审视《瓦尔登湖》的美学价值。

梭罗;《瓦尔登湖》;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和散文家。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美国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45年,他单身一人,拿了一把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此“野居”了两年零两个月。在瓦尔登湖畔,梭罗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凝心静气地体验着一种超然的生活,他依靠简单的劳作,伐木盖屋,自种自收,自娱自乐,粗茶淡饭,用大部分的时间来观察自然,阅读和思考以及创作,后来成就了名作《瓦尔登湖》。《瓦尔登湖》1854年出版,是梭罗在瓦登湖林中二年零二个月又二天的生活和思想纪录,是一部蕴涵哲理的散文集。在他的笔下,人与自然,超验主义思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这是一本宁静恬淡,清新自然,引人深思的书。“梭罗的《瓦尔登湖》不仅仅是对自然经历的文学书写和清风野趣的诗意呈现,而且是其智慧的表征,是其对真理和生活的绝对价值的追求”[1]本文不想去探求梭罗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才华,而想从《瓦尔登湖》中审视和挖掘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一、《瓦尔登湖》崇尚自然的理想之美

(一)《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 19世纪的上半叶,在美国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美国对外扩张和对外侵略。美国肆意掠夺邻国的土地,残酷地驱逐以至消灭印第安人,它的领土从大西洋岸扩张到太平洋岸,达到了它现今的疆界。二是黑奴制度及南北战争。北方各州所发展的是雇佣劳动制;南方各州所发展的是黑奴制。北方各州发展的是工商业,南方各州发展的种植园经济。从20年代开始,要求废除黑奴制度的群众运动日益高涨,以至于后来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三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加速发展、交通和工业发展迅猛。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以及连年的战争,使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梭罗深感忧虑。因此,他独居山林湖畔,感受自然、关注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梭罗崇尚自然的理想之美 梭罗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产生了梭罗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在他眼中,自然即是自己的恋人,里面有一种孩童般、牧歌式的愉悦,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灵药,一种外在简朴、内心富有的生活方式。

工业文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水平,但是也破坏了自然,青山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工业文明与原始自然之间的矛盾,说到底是因为人们不断发展的欲望令人类迷失。梭罗深刻敏锐的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提倡过简朴生活的思想贯穿始终。与同时代人相比,梭罗做了前瞻性的预言:“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荒野是什么?在梭罗的眼中,就是完全的自然。而人只有最大限度地消除欲望,才会真正地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并最终保护自然。

梭罗的一生都是在融入自然,在他的作品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达成了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人不仅徜徉在山水中,观察自然,而且已和自然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而言,梭罗是大自然当之无愧的儿子。[2]

二、《瓦尔登湖》体现的高尚和谐之美

梭罗的《瓦尔登湖》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和谐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方式的和谐之美 梭罗提倡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反对日夜不息的经营和劳作。他说,“人在一个谬误下劳作,随着日夜耕耘,人们最美好的年华很快便随着犁头融入泥土,化作肥料”。[3](P3)梭罗指出,人类无须委曲求全地拼命劳作,而是应该愉悦心身,人类的生活越简单越好,比如有食物、茅屋,燃料等足够了。梭罗反对奢华的生活方式。他说,绝大部分奢侈品和那些所谓的能使生活更舒适的物品,非但毫无必要,而且还会大大妨碍人类精神的提升。关于奢华和安逸,最富于智慧的人反而生活得比穷人还要简朴。古代的哲学家们,如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先哲都是属于此类,他们外表上穷苦不堪,而内心世界却异常多彩。对他们我们知之甚少,但令人惊叹的是我们究竟还了解到一些。同样的情况也表现在离我们更近些的那些改革家——各民族救星身上。一个除非能站在我们所谓的甘贫乐苦这种有利的立场上,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公正而睿智的人生观察者。奢华生活产生的果实便是奢侈,无论在农业、商业、文学和艺术领域,都是如此。梭罗认为,作为哲学家,在生活方式上必须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3](P8)

(二)人与动物的和谐之美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大量描写了动物,充分体现了他对动物的热爱。在全书中,他用“禽兽为邻”和“冬天的禽兽”两个篇章来记述和描写动物。他与老鼠和松鼠玩游戏,喜欢美洲鶲在家中筑巢,知更鸟在屋旁鸣唱,还有怕羞的鹧鸪,他说,鹧鸪的双眼“这样的明眸似乎闪烁着全部的智慧之光”。[3](P51)他与老牛为伴,与乌龟嬉戏,秋日里以看潜水鸟和野鸭为乐。冬天,他与对枭的对话,倾听狐狸踩着积雪的声音,还有赤松鼠、樫鸟、山雀和野兔子。梭罗热爱动物,与动物为邻,与动物成为朋友,反对动物的捕猎。作者在他的字里行间倾吐出一种和谐——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互相成长的和谐,是一幅多美妙的画面啊。

(三)人与自然风景的和谐之美 梭罗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瓦尔登湖畔的景色,写秋天,冬天,还重点写了春天。所有的景色和季节都演变成了心灵的轨迹。暑往冬来,周而复始。他说:“每一个季节,在我看来,对于我们都是各具奇妙的。因此春天的来临,很像混沌初开,宇宙创始,黄金时代再现”。季节变更因此也通过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交流完成了人们精神历程的一个循环周期。梭罗在“倍克田庄”里写道“这优美的风光再持久些吧,多么希望这生命的光彩永久地染在我的事业与生命之上。[3](P45)人融入风景中得到美的享受,风景因为有了人才更加美丽。

(四)人与人的和谐之美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他反对黑奴制度,反对国家权威,他之所以“野居”,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尝试没有国家,没有制度约束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滋味。他在一次拒绝交税后被捕入狱,第二天获释后他回到独居的山林,这里远离国家权威,没有任何人来骚扰他,甚至不用门栓,夜不闭户。他说,“比起驻扎在周围的大兵,我的小屋子更受尊敬。”[3](P41)1849年,梭罗发表了《消极的反抗》一文,他认为政府自然要做有利于人民的事,它不应该去干扰人民,但是所有的政府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更不用说保存了奴隶制度的美国政府了,因此,他要抗议和抵抗这一个政府,不服从这一个政府。他认为,如果政府要强迫人民去做违背良心的事,人民就应当有消极抵抗的权利,以抵制它和抵抗它。这篇《消极抵抗》的论文,首先是给了英国工党和费边主义者以影响,后来又对于以绝食方式反对英帝国主义的印度圣雄甘地的“不合作运动”与“非暴力主义”有很大的作用,对托尔斯泰的“勿以暴抗暴”的思想也有影响,以及对罗曼·罗兰也有一些影响。[4](P7)

三、《瓦尔登湖》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之美

(一)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 在梭罗所生活的19世纪中叶,美国正处于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的经济跃进时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颇为流行。梭罗敏锐地发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因此,他在《瓦尔登湖》中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质疑,他反对人类对资源、自然的无休无止地掠夺和开采,为大自然作出保护。梭罗回答了一个令人感到惊异的命题,即人类在大自然中充当一个什么角色?梭罗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平等关系,自然是人、动物、植物、天空、海洋等物质共有,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人类从来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孩子。

(二)人与自然是“亲如骨肉的关系” 善待和珍爱一切生命是人类的行为原则。梭罗认为万物是有灵的,包括动物,同时也包括植物。日本江本胜博士对“水”进行了上万次的试验,得出结论是水在不同的气氛和情感中的结晶体完全呈现不同特征,充分证明物体有时也是有感情的,我们必须善待和珍爱他们。梭罗把小小的松针称为“挚友”,把熟悉的松树称为“老相识”。他常常在最深的积雪中踏行去与一棵毛榛、黄桦或松树践约。在瓦尔登湖畔,甚至连松鼠都与他混熟了。在梭罗的笔下,大自然是那么的慈善和温暖,为人类提供阳光、风雨、春夏秋冬,并永远提供健康和快乐。他认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兄弟姐妹。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是平等的兄弟关系。

(三)要达到“天人合一”,必须回归自然 梭罗说,如果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就不会感到寂寞。他一个人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多的时间,他就没有寂寞感。他写道“在一个夏天的早晨里,照常洗过澡之后,我坐在阳光下的门前,从日出坐到正午,坐在松树、山核桃树和黄栌树中间,在没有打扰的寂寞和宁静之中,凝神沉思,那时鸟雀在四周唱歌,或默不作声地疾飞而过我的屋子,直到太阳照上我的西窗,或者远处公路上传来一些旅行者的车辆的辚辚声,提醒我时间的流逝。我在这样的季节中生长,好像玉米生长在夜间一样。”他在“寂寞”一篇中写道“我在大自然中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因为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成了他的伴侣。

(四)人是自然的忠实之子 他认为“与自然为伴,与拍打着窗沿的雨滴为伴,与屋子四周所闻所见为伴,是多么可爱。”[3](P30)他每天与自然为伴,独处的忧愁忘得一干二净。梭罗是忠实的自然之子。

四、《瓦尔登湖》倡导富有的精神和谐之美

在梭罗看来,独居的两年零两个月,物质上虽然不富足,但可以自给自足,但精神上是十分富足的,也是和谐的,人生达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

(一)无拘无束的生活带来了精神的和谐 在瓦尔登湖畔,有花草虫鱼为伴,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外人的打扰,思想自由地飞翔,自由地阅读,自由地思考,一切精神都是放松的,人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他从自然中领悟到的信息就他所谓的真正生活。

(二)和谐的精神世界必须得到自然界的启示

自然具有健康、朴素的天性,自然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恢复人的天性。梭罗把瓦尔登湖看成“神的一滴”,它生活得含蓄而有自尊,克制又简朴,获得了令人惊叹的纯洁。他在“结论”中指出“自己的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贫困将不成为贫困,软弱将不成为软弱。”[5]人的心灵有了自然界的启示,就会变得富有而充实。可以说,《瓦尔登湖》的创作,也是自然界启示的结果。

(三)明智地生活与鲜活地思考 梭罗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以及他的简单生活方式是教人们怎样明智地生活,鲜活地思考。智者的生活方式,就是外在的简朴而内涵丰富,比如中国的孔子、杜甫等人也是如此。“荒野中保存一个世界”,梭罗的这句箴言已经成为了美国著名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的座右铭。

结束语:梭罗的《瓦尔登湖》不仅是文学名著,也是哲学名著,同时也是美学名著,环保名著。从这个意义上讲,《瓦尔登湖》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将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唐志钦.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生态理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

[2]卢凌.“梭罗《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3,(2).

[3]刘永生.瓦尔登湖[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

[4]徐迟.《瓦尔登湖》序言[M].上海:上海译文版社,1982.

[5]李静.从梭罗看人与自然的关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1).

责任编辑 张吉兵

I109.4

A

1003-8078(2015)05-0038-03

2015-05-19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5.10

朱伊(1994-),女,湖北罗田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人类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卷土重来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0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