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宋代占城稻在我国的推广与影响

2015-03-28谷跃东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稻作长江流域农作物

谷跃东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试论宋代占城稻在我国的推广与影响

谷跃东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宋代引入的占城稻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外来农作物品种。在唐末传入我国后,经宋朝政府的大力推广,兼之自身的优良品性,逐步发展为长江流域居主体地位的粮食作物,并相继演化出众多优良的新品种。占城稻的出现,变革了长江流域的耕作制度,传统的单季复种制渐为制稻麦复种制和双季稻所替代,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起到了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占城稻;推广;发展;影响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以农业立国,古代农业生产在很早以前就有着很高的水平。在长久的耕作中,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质的农作物,对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民族融合的实现,我国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使得许多异域的优良农作物不断地被引入到中国。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两千多年来,相当多的农作物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引入到中国[1]。据统计,目前大约有近五十种农作物来自海外(主要是粮食作物、水果和蔬菜)[2]。这些外来的农作物在改善我国农作物品种的同时,也优化了农作物种植结构,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长足进步。

北宋真宗时期传入我国的占城稻,对我国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应,因而迅速推广开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品种得到了改良,出现了许多的新品种。以后又逐步向江南以外的地区传播,成为了这些地域的主导性粮食作物[3]。占城稻对我国许多地区的影响是深远的。近些年来,不少学者也对其作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对占城稻的引入、种植以及品种演变作了不少探索,但对于占城稻在我国的推广并没有给出清晰的论断,对占城稻的推广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没有更进一步的说明。因此,本文拟主要从占城稻在我国的推广发展以及带来的影响等方面,为大家作进一步的梳理。

一占城稻原产于占城,又名占婆,此地在秦、汉时就是中国的属国,福州至占城的路途也并不遥远,乘坐帆船几日便可到达。《岭外代答》载:占城气候炎热,“土皆白沙,可耕之地绝少。”[4]福建和占城,自古以来商业往来频繁,从这一点来看,占城稻引入福建是和闽商往返占城、安南有关。闽商,尤其泉州商人有往海南岛、安南、占城贸易的传统。在自然条件方面,福建沿海一带土地属沙质土,不利于储藏水分,一遇旱灾,便常常导致农作物歉收,这在福建农耕史上是常见到的。因此,福建农民对于优良品种或者是耐旱品种的水稻就格外留意。这也是占城稻最先于福建进入我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宋代的古籍中,对于占城稻的引进记述的并不是很多,不过我们仍能从一些史料中窥见些许信息。北宋的释文莹在他所著的《湘山野录》一书中说:“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大而粒多,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秋成日,宣近臣尝之,仍赐占稻及西天绿豆御诗。”[5]北宋时期,我国的气候正经历着由温暖期到寒冷期的转变,湿润地区逐渐变得干旱,洪涝灾害也越发频繁地出现。旱涝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威胁性很大,宋真宗此时引进占城稻,也可看作是对于气候变化的一个积极的应对。

占城稻为何能应对这些不利的因素,这要从它的优良品性说起。有关占城稻优点的记载,笔者认为,宋以后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的一段话分析得最为透彻,“其种之也早,正与江南梅雨而相当,可以及时而毕树艺之功,其熟也早,于深秋霜燥而相连,可弗费水而避亢旱之害。其种之也,田不必腴而获,不赀可以多种,而无瘠芜之田。”[6]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宋史》中对占城稻特点的描述有三个方面,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7]。耐旱,可适应我国宋代逐渐变干燥的气候;“不择地而生”更有利于占城稻在我国的推广和传播;生长期长是宋代以前水稻品种的普遍特征。宋代以前,大约三月种稻,《胜之书》载:“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8]占城稻较短的生长期则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农民的耕作,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率。总之,出众的优良品性使其在传入中国不久之后,成为了长江流域占统治地位的粮食作物。

二占城稻引入福建之后,很快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成为重要的水稻品种和粮食作物。占城稻的顺利推广,得当的栽培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占城稻栽培方法记载最为详实的史料当属《宋会要辑稿》,书中表述为:“令择民田之高仰者,分给种之。其法曰:‘南方地暖,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用好竹笼周以稻秆,置此稻于中,外及五斗以上,又以稻秆覆之,入池浸三日,出置宇下,伺其微热,如甲坼状,则布于净地,俟其萌于谷等,即用宽竹器贮之,于耕了平细田,停水深二寸许,布之。经三日,决其水,至五日,视苗长二寸许,即复引水浸之一日,乃可种莳。如淮南地稍寒,则酌其节候下种,至八月熟。”[9]对占城稻催芽和育苗有着清晰地描述,很显然,占城稻是典型的水稻品种。

根据史料记载,占城稻在我国的推广区域是广泛的,宋代的东南诸路都出现了种植占城稻的情况。这些区域包括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后的一段时间,以至于黄河下游汴京地区,都有农民种植占城稻。如此大范围、大面积地种植占城稻,总的产量也是蔚为可观的。对农作物种植结构作出这么重大的改良,即便放在今日,倘若推广成功,那么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必将是巨大的。当然,如果失败,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很惨重的。结合当时的史料来看,占城稻能够成功地大范围推广,首先得益于其耐旱的突出特点,能够“仰高地而种,不择地而生”[7]。另外,前面我们提到,宋朝时期我国气候处在逐渐变干旱的一个大趋势中,占城稻此时的引入,实际上非常契合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因此在推广时,受到了当时农民的普遍欢迎;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即宋朝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占城稻的推广非常重视。《宋史》中记载:“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后又种于玉宸殿,帝与近臣同观,毕刈,又遣内侍持于朝堂示百官,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10]“大中祥符五年五月,遣使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江、淮、两浙转运使,并出种法,令择民田之高仰者,分给种之。”“五月辛未,江淮、两浙旱,给占城稻种,教民种之。”[11]《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则为:“大中祥符五年五月,上以江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令择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仍出种法,付转运使揭榜谕民。”[12]这几则史料足见宋政府对占城稻的重视程度了,在引进、推广以及栽培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农业生产的客观需求、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相似的自然条件、农民对技术的掌握以及推广措施得力,是占城稻虽然作为一个新的作物品种,但却能够成功推广的关键所在。

占城稻传入我国,根本的还在于它优良的品性。因此,得益于这点,北宋真宗时传入后,一经推广,便迅速传播到宋朝的绝大部分地区,成为了当时非常重要的稻作品种。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占城稻的种植,因此,有关占城稻在江南发展的情况,后世人仍能从很多史料中看到。南宋时期的长江流域是占城稻的主产区,会稽、新安、玉峰、四明等地的地方志中,对占城稻的种植都有着较为详实的记载。北宋的江南西路在当时以稻作农业为主,担任安抚制置使的李纲说:“本司管下乡民所种稻田,十分内七分并是占米。”[13]湖北荆门的官员陆九渊说:“江东西田分早晚,早田者种占早米,晚田种晚大禾。……若在江东十八九为早田矣。”[14]从这些史料来看,占城稻在长江流域推广开来之后,种植的地域面积越来越大,对当地的稻作农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宋代以降,占城稻在长江流域迅速推广的势头不减,及至明清,更是成为了长江流域最主要的水稻品种,已不被人视作引入作物,而是作为本地区的一种特产。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苏州府志》载:“早稻,即占城稻,其法…至八月熟,刈后若频得雨,往往再生,所谓再熟稻是也。”[15]可见,明朝时期占城稻在我国已经实现了本地化,并且在不同的地域,其性状又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比如在长江流域,较长时期的品种演进,使得占城稻的品种特征已和北宋初引进时的品种有了不少变化,更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成为长江流域的水稻主导品种,深刻地改变了长江流域稻作系统,粳稻不再是人们的首选品种。这些变化促进了我国水稻品种布局的合理性,对我国稻作农业的增产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自古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便存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耕作制度,即北方的旱作农业和南方的水田农业。北方以种麦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虽然耕作制度迥异,相互之间极少交流,但却并行不悖,长久以来各自孤立地发展。北宋后期南宋初年,占城稻最终发展成为我国江南地区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主流稻种,这一局面的形成,也逐渐开始打破两大耕作制度之间相互孤立的格局[]。

北方的麦作系统进入南方的稻作系统,笔者整合相关材料,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南宋初年大批的北方人躲避战乱,举家迁移到长江流域,并定居下来,他们的饮食习惯也随之传播到南方,扩大了麦类作物的需求;其次,由于占城稻的生长期比较短,江南地区种植占城稻的时间,大致是在每年的二月中旬至三月上旬。在收获完占城稻后,还有较长的农时可以用来种植麦类作物,重要的是,这种耕作方式对于农田的有效利用是很有帮助的。而在粳稻遍植的年代,是不可能对田地作如此高效的利用的。从这一点来看,北宋占城稻的引入,对我国长久以来北麦南稻的耕作制度是一次很大的冲击,促使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稻麦两熟的稻麦轮耕制,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史上的一次大的进步[16]。对以后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视。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所带来的另一重大的影响,则体现在双季稻在我国南方的发展。如前所述,占城稻是一种早稻,生长周期短,大范围种植,造成了大面积的一年两熟。这样,到明清时期,双季稻在我国南方发展时,占城稻又被利用来作双季前作稻,从而为我国稻田耕作制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又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起了缓解作用。

宋代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以及人口南迁,导致南方江、淮、浙一带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矛盾客观上加速了占城稻在我国的推广。占城稻耐寒、耐盐碱,“不择地而生”[7],贫瘠的土地也可栽培,大面积的荒山坡地得到开发。在当时也确实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起到了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1]沈济时.丝绸之路[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朱星宇.北宋占城稻问题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

[3]闵宗殿.海外农作物的传入和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古今农业,1991(1).

[4][宋]周去非.岭外代答[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宋]文莹.湘山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明]王夫之.宋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0][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3][宋]李纲.梁溪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4][宋]陆九渊.象山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15][明]苏州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曾雄生.试论占城稻对中国古代稻作之影响[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1).

Promotion and Influence of Champa Rice of the Song Dynasty in Our Country

GU Yue-dong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Society,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Anhui241003)

The introduction of Champa rice in Song Dynasty is the typical foreign crop variety in ancient China.It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late Tang.With the vigorous promotion by the Song Dynasty and its own superior qualities,it was then developed into the dominant crop in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had evolved in awide range ofnew varieties.The rise ofChampa rice changed the farming system in Yantze river basin.The traditional single cropping system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rice and wheat cropping system and double rice cropping system,which to a large extent alleviated the food pressure with population growth and played the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ocial stability.

Champa rice;promotion;development;impact

K24

A

1671-9743(2015)04-0032-03

2015-03-11

谷跃东,1991年生,男,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史。

猜你喜欢

稻作长江流域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走遍长江流域的英国小伙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长江流域园区的府际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