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

2015-03-27杨英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数学能力

杨英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同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索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意识地让其“动”起来,培养其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动参与;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是顺应时代要求做出的正确选择。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我们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智慧的同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索者,真正让学生成为新一代有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生力量。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变“学数学”为“做数学”,如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学数学,让思维动起来,让能力动起来,做一个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下面,我就具体来谈一谈“让学生动起来”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动眼仔细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科技的社会,我们的新一代也应该是具备多元能力的一代,要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首要的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我们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在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状况,并依据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创设好观察活动时应思考的问题和怎样观察,并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观察后及时讲出观察的认识,只有经常这样观察,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观察是思维的触觉”。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设计了“观察—思维—表达”为一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玩具为观察物,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上下、前后、左右)观察同一个物体,并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发现,使学生明确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并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的移位”(如观察小轿车),即假设自己站在车的四个方向,各看到了车的四个形状,最后把车的完整形状综合在脑中。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处在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中。

二、动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人身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大脑是人们思维的中区,任何感知活动都离不开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动脑思维,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我们教师要尽力创设让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设计“观察—思维—表达”为一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我在学生观察时还出示思考题:(1)先从你喜欢的一个方向观察,你看到什么?(2)再从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观察,你各看到什么?(3)把你两次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4)思考:要对一个物体进行描述应该怎样观察才全面?如果我随便出示物体的一面,你能判断是从哪观察的吗?就这样我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带着问题观察不仅能培养有序的观察能力,还能培养积极思考的能力,而且也体现了师生的双边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探索、感悟,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个性发挥的余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三、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智慧始于动作。”心理学家也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与其教师滔滔不绝地空洞讲授,不如让学生动手亲自实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具拼一拼、比一比、分一分、剪一剪,既学到知识,又满足了他们的好动心理需求。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就要求学生通过“看一看、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算一算”等教学环节学习,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分析、比较、归纳等教学活动过程,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所以,在教学时,如果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去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相信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理解的,要掌握和灵活运用是不可能的。

四、动口语言表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学生用口表述自己对一类数学问题的看法,可以将其思维过程外显,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训练,鼓励学生多动口,尤其是要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以营造学生自我探索的学习气氛,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又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吗?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学生通过“看一看、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算一算”的环节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这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相等?长方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相等?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什么证明上面的这几个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对刚才的实践操作进行一次有根据的表述,把自己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的理解用语言来描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老师准确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成功和满足他的好奇心,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动起来”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在这个“动”的过程中,可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参考文献:

曹金英.浅谈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29).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