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年)编纂工作的思考*

2015-03-27

地震科学进展 2015年3期
关键词:修志防震志书

王 林

(福建省地震局,福州 350003)

引言

福建省地震局开展的《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年)修志工作始于2007年。省地震局成立了志书编纂办公室,在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方志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总纂班子会同各章主笔,逐章编写和修订,对资料和文字进行“增、补、纠、删”,先后对图文资料进行多次校核。历时8年,数易其稿,于2014年完成修志并正式出版。本志书通过概述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在“九五”、“十五”期间实施地区性综合防震减灾项目,如建成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强震观测台网、地震前兆台网、地壳形变观测台网、地震数据通讯网、震害预测和震灾快速评估系统、震情监视和应急指挥系统等,有助于广大社会公众较为全面地了解我省地震工作特点,深入理解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我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志书编纂工作虽已结束,但在此轮修志过程中仍有许多工作值得反思,本文就从志书总体框架设计、档案资料目录编写、图片素材收集、日常归档工作和修志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下一轮修志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志书总体框架设计

拟定科学合理的总体设计,是保证志书质量的关键环节[1]。由于修编志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就如同一个个子系统,因此在进行志书总体框架设计的同时,如何处理好志书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也尤为关键,且这一工作贯穿于修志全过程,志书编纂工作随着修志工作的深入而不断地修改、补充和完善。这就要求修志人员要站在志书编纂全局的高度,制定全书的总体框架,并一一确定需要编写的条目。《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年)编纂的总体设计由志书编纂办公室拟定,并召集各部门修志人员进行了多次探讨,确定出一个能准确真实反应福建省防震减灾事业在这10年里发展变化的总体框架,期间几经修订并最终得到省方志委专家的肯定。本志书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地震活动与地震构造、福建省防震减灾规划与专项工程建设、地震监测、地震预报、震害防御、地震应急与救援、信息网络与地震现场图文传输、地震科研与学术活动、法制建设、机构与队伍、地震工作管理。

2 档案资料目录编写

档案资料是编纂志书最有价值和最可靠的资料来源,是志书的源泉和基础[2]。此轮志书编纂过程中,省地震局档案室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各部门修志工作的取材之地。由于此轮志书编纂时限为10年,这就要求修志人员对这段期限之间的重要工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梳理,而档案资料为修志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素材。修志人员从海量的资料中查找有用的信息,并撰写成文完成志稿,过程艰辛,工作繁重,但在专家审稿时,经常发现志书内容中仍然出现史料与时间“张冠李戴”的情形。究其原因,由于在修志过程中,一些修志人员尽管是从档案室内找到需要的材料,但是仅摘录资料的内容,未进行资料目录的整理和编写,即未对原始资料的出处进行详细的记录。因此在专家审查以后,要求补充相关资料时,修志人员往往很难回忆起原始资料的来源,就容易出现时间和事件“混搭”的情形。因为修志过程是需要经过专家的多次审查,所以修志人员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并编写资料目录是非常重要的。在着手开始志稿编纂前,修志人员需要在找到素材后,先编写一个资料目录,将所有能用于志书编写工作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以便今后需要补充或修改相关内容时,有的放矢,不会出现盲目查找资料的情况,也保证了史料的准确性。

3 图片素材收集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而生动地反映出这10年来地震事业的发展和变化,在地震志编纂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图片资料作为插图,如地震台站的建设、地震监测预报设备的升级换代乃至地震工作者的成长,从而有助于志书的可读性。但在收集图片素材时,修志人员经常犹如海底捞针,很难搜寻与文字匹配的图片素材。由于志书编纂的时限跨度较长,而且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纸质图片的数量急剧减少,图片多以电子版的形式存储于电脑等数码存储器中。一旦电子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误操作等情况,电子图片就可能无法恢复。因此,从图片素材收集的过程中,修志人员逐渐体会到在日常工作中,对于重要的图片素材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非常必要,对于重要图片素材不仅需要保存电子素材,纸质素材也应该作为备份资料得到保存,这不仅能够作为文档资料的补充说明,而且作为历史珍贵图片可以永久保存。同时,图片可以为志书编纂提供线索和脉络,尤其在大事记的编纂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日常工作中进行图片素材的收集不容忽视。

4 促进日常归档工作规范化

志书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是志书质量的基础,也是对志书质量的本质要求。由于编纂志书所需要的档案范围广、数量大、时间长,因此该志书编纂的过程可以说是对这10年我局档案工作的一次大检验。由于地震志编纂汇集了大量的资料,形成了全面客观的档案材料,而这些档案资料既能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防震减灾事业的历史与现状,又能客观地体现出地震部门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过程及有机联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推敲,所以地震志是地震系统工作人员及档案馆收集和保管的重要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档案,发挥其保存史料和证实史实的作用。由于地震志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防震减灾事业的各个方面,修志人员在查阅所需要的素材时,综合和系统地利用了档案资料,同时也体会到了归档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档案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同时,志书中部分章节也由档案工作人员供稿,包括这10年来的归档情况等,让档案工作人员从修志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了档案工作的重大意义,从而能更加规范地进行日常归档工作,为今后资料素材的查找及下一轮志书的编纂提供便利。我局编纂的《福建省志·地震志》(下限至1995年)至今仍作为地震系统的工具书籍,这也是古人用“经世致用”来表述志书的原因。

5 修志人员队伍建设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志书能否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在于质量。一部志书只有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才能起到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才能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借鉴[3]。否则,编出来的志书,不仅不能发挥重要作用,还会适得其反。正因为如此,历次修志都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而修志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修志的质量和进度。为此,省地震局专门设立了志书编纂办公室,挂靠省地震学会。由于各个部门选派负责编写相关章节的人员都缺乏足够的修志工作经验,而且志书编纂不同于其他普通文稿的编纂,它要求客观真实地对事件进行说明阐述,做到“述而不论”,因此对全体参与志书编纂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省地震学会特别邀请了省方志委的专家为修志人员讲解志书编纂的要求和体例规范等,并指导修志人员撰写相关章节,不断提升全体修志人员的业务水平,极大地促进了修志工作的开展。同时,省地震学会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邀请了退休的老专家专门进行修志工作的统稿和审查工作。由于退休的老专家都经历和见证了这10年来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可以为修志人员的编纂工作答疑解惑,同时由于老专家有丰富的阅历和充足的时间,这为修志工作提供了保障。

6 结束语

志书是科学、严谨的资料性文献,在编纂过程中,必须力求客观性、丰富性和准确性,因此在修志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秉承规范、扎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修志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志书框架的设计、编写方法的探讨、图文档案素材的收集整理及修志人员队伍的建设等,都应事先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这不仅提升了志书编纂工作人员的效率,而且保证了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

[1]刘淑红.第二轮志书编纂技术方法探讨.黑龙江史志,2014(5):9-10

[2]陈声进.浅析档案资料在志书编纂中的重要性和相互作用.中外健康文摘,2013(7):353-354

[3]于文华.二轮修志面临的困难与解决对策.黑龙江史志,2014(4):12-16

猜你喜欢

修志防震志书
防震演练
经我校教师为主体的修志团队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团志”项目成果顺利出版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家庭防震
来宾市成为广西第五个完成第二轮修志评稿任务的地级市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