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例妇女围生期心肌病护理体会

2015-03-27王热爱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期心肌病栓塞

王热爱

(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内科,湖北黄石435003)

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指发生于妊娠期最后3 个月至产后6 个月内的心肌疾病,特征为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孕妇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其病理改变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相似[1],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病因之一,占孕产妇死亡率的6.5% ~28.1%。现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 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科收治了8 例PPCM 产妇,产妇年龄为24 ~36 岁,其中初产妇4 例,经产妇4 例;双胎妊娠2 例,单胎妊娠6 例;顺产3 例,剖宫产5 例。临床表现均有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咳嗽、胸痛、肝大、不能平卧、双下肢轻至重度水肿等症状。8 例患者均为产后一周内出现心力衰竭由产科转入。排除其他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不合并其他的心脏疾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5%[2]。

2)诊断标准。①妊娠最后3 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无任何原因突然或逐渐发生心悸、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或左心衰竭;②X 线检查心脏普遍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腔扩大或全心增大、室壁运动减弱等扩张型心肌病改变,心电图有ST-T 异常、左心室肥大、心脏传导阻滞、心动过速等;③过去无心脏病的历史,临床及辅助检查可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3]。

3)方法。PPCM 的处理主要是做好产前检查、病情观察、用药观察及护理、预防血栓、饮食护理和预防感染等。

4)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8 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5 d,最长40 d,最短15 d。

2 护理措施

1)做好产前检查。定期产前检查或家庭访视。在妊娠初期(前20 周),产前检查或访视每2 周1 次;妊娠后期(20 周以后),尤其是32 周以后,每周1 次,以了解心脏功能及胎儿情况。发现心功能Ⅲ级或以上,有心力衰竭表现者,均及早住院治疗;对接近预产期的孕妇,如有明显心力衰竭症状,在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做好剖宫产术的准备。

2)病情观察。急性期患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本组患者中有2 例出现快速房颤,经抗心律失常治疗后转复为窦性心律。

3)卧床休息,氧气吸入。急性期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能平卧者以半卧位为宜,尽量减少探视。每天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至少10 h 以上,入睡困难者,根据病情酌情给予镇静药。一般休息3 ~6 个月直至心脏恢复正常大小[4]。本组患者入院时,表现有胸闷、气急、端坐呼吸、肝大、水肿等,帮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抬高床头60° ~90°,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4 ~6 L/min)协助患者生活护理;保持病室及周围环境安静,调节房间光线使其柔和,确保患者情绪稳定,避免各种诱发其情绪激动的因素。

4)用药观察及护理[3]。药物治疗在围生期心肌病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熟悉各类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非常关键。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注意观察心率、心律及有无洋地黄中毒表现,每次给药前数脉搏,若<60 次/min 或节律不规则,暂停给药并告知医师,同时观察有无洋地黄中毒现象,如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率减慢至小于60 次/min,频发室早二联律、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临床表现,及时对症处理;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扩血管治疗时,严密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严格掌握药物的用量,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逐渐加量以防止血压下降过快;静脉给药时严格控制滴速,避免滴速过快引起血压快速下降;应用利尿剂时随时观察尿量、电解质、尿酸的变化,及时查电解质、心电图,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应用抗血栓药物时定期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观察患者有无皮肤及消化道出血倾向,如黑便、牙龈出血、皮肤青紫瘀斑、鼻出血等出血倾向。本组患者中有1 例出现鼻腔少量出血症状,经调整药物后未再出血;本组患者中未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等。

5)预防血栓的护理。PPCM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血栓栓塞的风险增高,如冠状动脉栓塞、心室栓塞、肺栓塞、外周血管栓塞和栓塞性脑梗[5],在患者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每天定时协助患者按摩活动四肢,以减少血栓的形成。对于轻度心衰的患者,酌情协助患者床边活动和散步,以不出现心悸、胸闷为原则。本组8 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栓塞并发症。

6)饮食护理。急性期患者因心力衰竭症状重,食欲差,给予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加重心脏负担。当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患者食欲好转后鼓励其多进食鱼、虾、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保证充足营养、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低蛋白血症的纠正,病程中限制钠盐摄入,心力衰竭的患者食盐的摄入量限制在5 g/d,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发生便秘。

7)预防感染。呼吸道感染会诱发心肌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预防心衰的重要措施是控制呼吸道感染。因此病室保持空气流通,同时避免对流风,并注意产妇保暖,预防感冒。定时空气消毒,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出,常规做好湿化瓶消毒和氧管更换,减少医源性感染。本组患者中有5 例入院前已有肺部感染,入院后经抗感染治疗症状均得到控制,其余病例未发生院内感染。同时做好产妇的会阴冲洗,每天2 次,以防会阴部及泌尿系统感染;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PPCM 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宜哺乳,给予及时退奶,同时做好乳房的护理,防止乳腺感染。

8)心理护理。由于入院时病情重,原来无器质性心脏病,突然患严重疾病,产妇及家属无心理准备,出现焦虑、恐惧、情绪激动等,这些均可使产妇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采取了经常与产妇交流、多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告知婴儿的状况等措施,使其安心配合治疗。

9)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由于呼吸道感染会诱发疾病,因此提醒患者平时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PPCM 患者再次妊娠时易复发该病,因此出院时指导患者避免再孕,采取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不宜选用口服避孕药,因其易造成血栓栓塞,最好采取绝育措施。出院后定期来院复查,6 个月内每个月复查一次;6 ~18 个月每3 个月复查一次,以了解心功能恢复情况。对于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患者,仍推荐每年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6],有病情变化时及时就诊。本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 个月未出现复发及死亡情况。

[1]乔梁.围生期心肌病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0(10):120-121.

[2]华知奋,金皖玲.围生期心肌病诊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5,1(1):91-93.

[3]李素梅.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护理进展[J].河北医药,2011,33(8):1225-1227.

[4]卢洪敏.围生期心肌病的护理[J].临床医学,2004,24(8):66-67.

[5]韩肖燕,蔺莉.围生期心肌病诊治的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12):987-989.

[6]秦彩萍.重症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29-30.

猜你喜欢

生期心肌病栓塞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