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旅游文本翻译探析

2015-03-27王菲

关键词:翻译者原文英文

功能派翻译理论始于德国,它追求的是“目的性”,即在进行旅游文本翻译时,不应当进行简单的字面翻译,而应当首要考虑的是文本撰写的目的,根据这一目的进行选择最好的翻译方法进行文本翻译。对于旅游文本来说,其实其文本是相对固定的。这里所说的文本固定自然不是说所有的旅游文本都是一样的,而是说其结构、表达基本上都是类似的。那么人们翻译的时候就不能够仅仅考虑字面的意义,否则根本无法区分不同文本之间翻译有何区别。也就是说“功能性”是我们要注重的首要目标,根据“功能”进行翻译则是我们翻译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和旅游文本概述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学派的核心是目的论,说到功能派,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关于“功能”一词的含义。什么是功能?功能即是意义和作用。功能派的翻译理论简要的来说,就是将意义和作用作为翻译的首要原则,翻译活动要基于翻译文本的作用和目的来进行。因此,功能学派也被称之为目的学派。严格意义上来讲,目的论的诞生并不在20世纪,但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完善和系统则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早期翻译,尤其是在圣经的翻译中,过分追求对字面的翻译,常常令非英语国家的受众感到十分困惑,很多字眼或者是语句需要很长时间去斟酌和思考,还未必能够清楚里面的含义。所以翻译学家和语言学家们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学的事情,而涉及其他方面的重要内容。

上文中已经说过,功能学派以目的论为中心,也称作目的学派。在这个学派内,忠实不再成为了翻译原则,而目的成了重要准则。但是随后德国功能派理论家诺德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又提创新型地提出了忠诚原则,因为她发现,即便是译者根据了文本的目的和功能进行了独创性的翻译活动,但是对于读者来说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尽可能地使他们能够更容易更直观地了解文本,却忽略了有相当一部分的读者是忠实于原文的,他们不喜欢译者表达出的观点,他们只想看到原文的忠实再现。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功能派翻译理论逐渐演变成为具备以下特点的理论内容:它一定是一种严格基于原文本的翻译活动,再主观的发挥不能脱离于原文,否则其便成为了创作而非翻译;它是一种借助于语言进行的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物之间的交互活动;原文本起到的作用并非最重要的核心作用,但是却是人们进行发散思维的独创的前提,任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新文本创作的翻译活动不能脱离于原文本;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寻求原文本的目的和功能,目的将是贯穿于翻译活动始末的重要准则。

在功能翻译理论下,文本的翻译过程一共有七个不同的角色。分别是:提供原文的生产者、需要译文的人、委托人、整个翻译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翻译者、将最终的译文投入使用的使用者、能够看到或者读到译文的接收者和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认为可能会看到或者读到译文的人。我们可以从这种理论下的参与人看出,功能派翻译不再局限于常规翻译活动中的根据译文的接受者的需要进行翻译,而加入了众多其他相关的角色。

(二)旅游文本概述

我们先来说何为文本。文本其实是语言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书面文字,他的特点是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它往往具备完整的含义,能够帮助人们去理解一项事物。也就是时候,文本即是一种功能性的书面文书。文本并不局限于长篇大论,一个文本可能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也可能是一段语言,甚至一个句子和一个具有完整含义的词汇都是可以的。

而旅游文本则是指旅游一线人员接触的各种应用性的文本,其范围涵盖了旅游活动的自始至终和方方面面。我们举例说明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文本:关于旅游景点的介绍,包括词语、句子、段落和文章。关于旅游景点的名称、一句话的简介、一段话的说明和一篇完整文章的阐述都属于旅游文本的范畴;行程安排也属于旅游文本,它是旅游者自己或者是导游者对于旅游路线、食宿等方面的具体安排的文字形式的记录和表达;各种通知是另一种形式的旅游文本,它可能出现在旅游活动的开始,是提前预备好的,例如一些警示,也可能是临时增加的,例如旅游行程的变更等等。我们将其所有的类型统一分为三大类:用来最直接地阐述信息的信息型、体现创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型和具有相关实际功能例如警告、劝阻的操作型。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旅游文本的多样性。正是因为旅游文本的多样性,并且其在旅游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指引作用,所以当前旅游文本的翻译才显得至关重要。传统的旅游文本翻译,无论是汉译英、英译汉或者是其他语言之间的翻译,都没有考虑很多,都是进行的直译,这其实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旅游文本的作用。在功能翻译理论下,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二、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旅游文本翻译

(一)中文和英文旅游文本的对比

我们这里将中文和英文进行对照是因为对于中国来说,英文翻译是最为重要的,在世界范围内,旅游文本也以英文为主。中文和英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语系,无论是语法还是结构都有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在中英文的旅游文本互译的时候,如果不能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仅仅对文本进行直译,无论是中文接收者还是英文接收者都会感到困惑。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很多世界名著在中国人看来并没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可读性,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和翻译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从语言上来看,中国的汉语言讲求的是“和谐”二字,无论从发音、到组词再到成句,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追求华丽的辞藻和较为稳定的结构,例如四字成语,再例如唐诗的严格押韵与工整。中国古代人赋予了汉语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所以往往很多英文受众觉得中文过于夸张和浮夸。在英文中往往是追求简洁和规范,这让中国人看来也不免枯燥和简单。距离来说,在世博会陕西展馆中,中文文本中将其分为了“千里秦岭”等四个单元,而英文翻译直接将其译为“natural beauty of the province”,直译过来为该省的特别漂亮的景色。这样的中英文对照既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也能让英文母语游览者一目了然。这是翻译过程中的改动或者说是删除,还有些情况下,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增添一些内容,因为直译的话,外国人很可能因为不了解中国的历史背景而对某些内容觉得困惑。拘于篇幅我们这里不再举例,我们在下文中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二)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旅游文本的翻译方法

首先是音译法,顾名思义就是用较为相近的读音进行翻译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必耗费太多的时间和思考,又极为直观,还能大大降低翻译难度。这种方法往往常用在经典名称和专有名词的翻译上,例如我们将长江直接翻译为“Changjiang River”,中国人看到一目了然,外国人也能够根据读音直接了解这一名称。但是它也有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外国人可以很容易读出读音,在寻找或者问路时较为方便,但是他们却不明白长江二字的含义,因为“Chang”在英文中并不是长的意思。

其次是意译法,这也是为了弥补音译法的不足的一种方法。先举例,将黄河翻译为“Yellow River”,能有效避免因为音译造成的迷惑,使得外国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明白命名的规则,联想到这样命名可能是因为黄河比较黄。但是这种翻译其实还需要接受者进行想象,而并不能直接得到确定的信息,而且汉语讲求和谐、平整,在某些情况下用意译根本不能达到效果,失去了汉语言的美感和创作者本身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最后就是改动法,这既是功能派翻译的直接体现,也是基于以上两种翻译的缺陷进行的合理的改造而得出的既兼顾原文又考虑深刻含义的重要方法。一般的改动就是增加文本和删减文本,将文本进行改动我们视为先进行删减再进行增加的双重改动。我们先来说增加法。在某些情况下,增加是必须的。我们距离来说,沈阳的故宫中有一座关雎宫,对于任何中国人来说,很容易联想到《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语句,对于外国人来说,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不增加一些背景知识的说明,外国人很难真正理解这简单的宫殿名称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也就失去了翻译最初的目的所在,不能够实现翻译的功能。有人认为,增加不是违背了忠实原则吗,恰恰相反,对文本进行合理的增加才是忠实原则的重要体现,因为不增加内容就无法使接收者明白原文,那么不增加内容的忠实就是一种刻板的忠实而非真正的忠实。当然,增加内容也需要将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作为重要的原则,不能肆意增加。再来看删减法,上文已经多次提到过,汉语言的美体现在平整、押韵和各种修辞性的技巧的运用,某些时候用词较为含蓄,给翻译者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一些文本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引用,如果把这些引用进行翻译的话,又要对其进行大量的增加工作。例如,扬州的旅游文本很常见的一句话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若是在苏州的旅游文本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话,翻译者完全不必要将诗句也翻译,因为对于没有去过扬州的外国游客来说,他们不了解诗句的来源,还需要对诗句背景进行增添,却更会让游客疑惑二者的联系何在,所以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在翻译过程中删去的好。当然,删减法也必须基于目的和忠实原则,否则便有悖原文的功能。

三、结语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旅游业都会以其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便捷、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等优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的游客,成为支撑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产业。尤其是在当前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旅游景点之间的竞争对地区间和国家间经济的竞争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再加上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旅游文本的翻译工作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然而旅游文本的翻译工作成果并不尽如人意,这有外界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困于翻译者的翻译水平。自功能翻译理论问世后,这种现状才有所改变。功能翻译理论并不以提供具体的方法而风靡整个行业,而是因为其为翻译者提供了一个翻译的大的准则,这种方法下能够极大地发挥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得翻译能够更符合人们对翻译的需求,所以还会在今后很长时间内成为旅游文本翻译的主流。

猜你喜欢

翻译者原文英文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