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高热病的新疗法

2015-03-26杨胜忠四川雷波县农牧局61655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热病病原猪群

杨胜忠 四川雷波县农牧局616550

猪高热病的新疗法

杨胜忠 四川雷波县农牧局616550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为主要症状的猪病。引起猪高热的病原很多,有病毒性、细菌性、霉形体和寄生虫等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该病的发生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引起,而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因此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高热病逐渐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给养猪者带来猪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引起母猪流产和不孕。在各种类型的高热病中,以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危害也最为严重。该病有时呈原发性,有时呈继发感染,而管理不善和营养缺乏引起的普通病往往是高热病的诱发原因。

1 发病特点

该病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病程长,一般迁延5~20天左右,病死率较高。猪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和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体重20~80kg的猪发病率最高,也有断奶仔猪和母猪发病的。按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乱用药的猪场死亡率更高。

2 临床症状

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患猪皮肤发红,耳后及耳边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紫红色斑块状;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浑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呈现贫血症状,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00~110天)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1)西医疗法。选用头孢类药物(头孢奇粉针剂按每50kg体重用粉针剂5g)+板蓝根或鱼腥草(按每50kg体重10mL)肌肉注射;黄芪多糖肌肉注射(每50kg体重10mL)2次/天,连用3天。

(2)中药疗法。猪高热病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到41~42℃,个别严重的达到43℃。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有少量饮欲。小便少而赤黄,大便呈球状。治疗以抑制病毒、泄热通里、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原则。病情较轻时选用金银花25g,柴胡、夏枯草各20g,仙鹤草、地胡椒、陈艾各13g,龙胆草、观音莲、地草、散血草、(或马鞭草)、蜘蛛香各12g,甘草10g,水煎1次投服,每日1次。严重时选取金银花40g,野菊花、鱼腥草各35g,夏枯草30g,新鲜枇杷叶、青蒿、牛儿大黄各25g,桑叶、马鞭草、陈皮各20g,甘草、黄连各15g。将采取的中草药用水洗净后水煎,每日3次投服。第一次烧开即可,第二次烧开后小火煮5分钟,第三次烧开后小火煮10分钟。

4 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户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原则,控制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定期消毒,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定期对猪舍和养猪场内的环境消毒是减少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猪舍每周消毒一次,舍外环境每2周消毒一次,饲养用具使用后彻底清洗并保证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加强对外来人员及车辆的消毒,严禁无关人员进出生产区。做到冬季猪舍温度、湿度和空气清新度适当,保温与通风协调统一;夏季避免高温高湿,加强通风降温。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次数,减少应激因素,避免疾病发生。

5 体会

“猪高热病”是一种多疾病综合症,必须采取“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针。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规模养殖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散养户和规模较小的猪场要结合实际,努力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其次是强化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效果。第三是消毒灭原,净化环境。每天打扫猪舍及场地,冲洗干净,然后用新洁尔灭等消毒药对圈舍、过道、天花板及运动场地等喷雾消毒。消灭蚊蝇,减少疫病的传播。必须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热病病原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趋向出人意料的进程:艾迪斯·华顿的《罗马热病》
猪群亚健康
中西医结合防治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