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心率变异性特点的临床研究

2015-03-26刘泽骋金海英

当代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变异性冠脉造影

刘泽骋 金海英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心率变异性特点的临床研究

刘泽骋 金海英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造影冠状动脉血流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2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不同特点。结果 研究组的时域指标SDNN、SDANN、pNN50和频域指标中的HF、T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LH/H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慢血流(OR=2.10,95%CI 1.12~5.18,P=0.03)、糖尿病史(OR=2.14,95%CI 1.16~5.98,P=0.03)、血糖水平增高(OR=2.99,95%CI 1.21~7.74,P=0.02)及高血压(OR=1.91,95%CI 1.06~5.27,P=0.04)等均是HRV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心脏交感、副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受损害,导致心率变异性降低。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心率变异性;冠状动脉造影

心率变异性(HRV)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性的指标,对预测心律失常事件和心脏性猝死有重要价值[1]。临床上HRV在多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不同的变化特点[2],目前研究较多,而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SCFP)也导致心电方面的多种变化,但HRV的变化特点临床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HRV的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因胸痛疑诊冠心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1支或数支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符合CSFP判断标准[3],即校正的 TIM(TIMI)帧数(CTFC)大于40帧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冠脉正常和血流速度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慢血流组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52.5±4.5)岁;正常血流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53.2±4.1)岁。排除标准:冠脉扩张、冠脉痉挛、冠脉血栓、冠脉夹层、心肌病及心房扑动、颤动等。

1.2 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采用PHILIPS ALLUra XPer FD20全数字平板式造影机,以桡动脉途径采用5F Judkins多功能冠脉造影导管行多方位造影,诊断CSFP的方法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法,即以30帧/s的速度采集图像,记录造影剂从进入某支冠状动脉开始,直到到达该支远端标记处的帧数。第1帧以造影剂进入某支冠状动脉并充满整个近端为准,最后1帧以造影剂到达该冠状动脉的远端为止。所测冠状动脉任一支帧数大于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2个标准差即CTFC>27帧即可诊为CSFP[4]。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HRV主要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HF、TF有显著降低(P<0.05),表明心率变异性降低,主要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低频功率LF增高(P<0.05),而主要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平衡性的指标LH/HF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CSFP患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平衡性明显失调。以SDNN、SDANN、rMSSD、pNN50任2项及

LF低于正常值为HRV降低,对影响HRV降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OR=2.10,95%CI 1.12~5.18,P=0.03)、糖尿病史(OR=2.14,95%CI 1.16~5.98,P=0.03)、血糖水平增高(OR=2.99,95%CI 1.21~7.74,P=0.02)及高血压(OR=1.91,95%CI 1.06~5.27,P=0.04)等均是HRV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

3 讨论

CSFP是指除外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成型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冠状动脉内气体栓塞等原因后,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没有发现冠状动脉存在明显病变,而远端血流灌注出现延迟的现象[4]。观察发现CSFP可表现为反复心悸、晕厥及胸痛,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5],还可出现ST段抬高伴心律失常及晕厥发作[6]。CSFP患者表现为HRV降低[7],其主要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临床研究不多,本研究结果显示其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1)心肌缺血本身可引起HRV降低,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都证实冠心病患者尤其心肌梗死时HRV可显著降低,而CSFP患者常表现为心肌缺血性胸痛,甚至有些学者称其为一种新的冠脉综合征;(2)CSFP患者常合并高血压,慢血流组高血压发生率和正常血流组比较明显增高,其机制可能是两者血液中血管内皮素-1含量均增高导致HRV降低;(3)CSFP患者常合并糖尿病,CSFP组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正常血流组比较也明显增高,研究分析代谢紊乱综合征空腹血糖升高引起微小血管病,导致心肌缺血,并可直接损害心肌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从而导致HRV降低[8]。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SFP患者发生HRV降低是正常血流组的2倍多。因此,CSFP引起心肌缺血本身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CSFP引起HRV降低后引起心律失常发生,也可能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笔者临床研究条件所限,基于以上资料难以做出肯定的结论,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1] 张荣华.血栓抽吸导管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灌注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27):71-72.

[2] 殷哲煜,董晓秋,刘宏宇,等.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5):4903-4906.

[3] 李勇.ALDH2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J].山东大学学报,2010,17(7):91-94.

[4] 周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对P波离散度和QT离散度的影响[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19(3):237-238.

[5] 李军,李长生.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0(3):380-383.

[6] 邓松柏,佘强,肖骏.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及影响因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6(6):537-540.

[7] 李维维.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校医,2012,25(9):697-699.

[8] 孙涛,孙俊平,黄觊,等.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17(11):1048-105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038

黑龙江 158100 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心内科 (刘泽骋 金海英)

猜你喜欢

变异性冠脉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