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公司治理信用评价的新探索——《企业公民与信用治理评价研究》书评

2015-03-25李维安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企业信用信用公民

李维安(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中国公司治理信用评价的新探索
——《企业公民与信用治理评价研究》书评

李维安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 cnki. net/kcms/doi/10.13937/j. cnki. sjzjjxyxb. 2015.04.020.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5-08-20 15:30

信用是现代化经济的生命线,亦是企业立身发展之本,它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因此,信用是道德的底线,守法的基础,社交的规则,和谐的前提与繁荣的条件。当前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利用信用评价来加强企业信用治理体系研究,破解失信难题。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叶陈毅教授拥有二十余年企业管理实践与专业研究的丰富经验,叶教授著作等身,桃李天下,在较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呕心沥血完成了一部新力作:《企业公民、信用治理评价研究》。该书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编号: 70772008)和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课题“河北省企业信用治理结构、评估系统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CPRC049)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目是石家庄经济学院人文社科类历史上首个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资助的项目,表明该校在管理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跨越性的进展。

我国是个拥有的优良传统美德的文明古国,尤其是讲究重守信用,温良恭谦让,依靠义务、良心、荣誉、节操、人格来建立相互交往的友好关系和商业关系。中国企业素有“为商之道首先在于为人”“重义轻利”“生财有道”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高尚价值观。纵观美国通用电气、日本松下电子等世界成功企业,迪尔在《新企业文化》、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中都论证一个主题──诚信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基是不能动摇的。中国著名的晋商乔致庸的经商理念是一信、二义、三利。即以信誉徕客,以义待人,信义为先,利取正途。他把“信”放在了经营的首位,足以看出他对诚信的重视,也正是因为重诺守信成就了乔家的辉煌传奇。

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后,中国企业在这种充满竞争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密集化的网络经济环境下,频频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情况:许多企业信用意识仍很淡薄,财务欺诈频发,郑百文、毒奶粉、苏丹红等信用危机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建设经济强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整个经济现在面临着内忧外患,外患就是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包括波及实体的经济危机。而在这种情况下,内忧最大的问题就是接连发生的企业社会责任事件,这是最大的危机。因此,时代呼唤着诚信的回归,积极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加强公司信用治理与评价的研究,尽快构建企业信用评价治理体系已成为广大社会众、政府和企业的急切心愿与热烈期盼。

市场经济首先体现为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需要制度提供保障。市场经济还体现为信用经济。本书立足这一理念,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探讨企业公民、信用治理及其评价系统等若干重要理论及实践问题,以期对加快中国公司治理进程,提高中国企业管理绩效,为规范企业行为、推进社会与企业正义、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创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树立“企业公民”意识可获得人才优势与良好信誉,还能降低成本、提高经营业绩。商业道德、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开展企业公民、信用治理及其评价系统研究是推动企业永续经营、企业伦理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紧迫需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增强新时代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顺应企业伦理的现实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相契合;加快企业伦理理论的不断深化及其实践应用的拓展创新;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指标,切实优化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等方面。

叶陈毅教授撰写的新著《企业公民、信用治理评价研究》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失信频发的现状,运用管理学与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查阅与借鉴中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突出的企业信用问题,对信用危机现象、企业信用治理及评价的理论与应用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书也是一部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研究专著,会对当今信用课题研究有可贵的启迪,期望为建立信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略尽绵薄之力。

此本著作深刻剖析我国企业信用的治理状况,正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管理者、信用中介、内部信用治理、信用数据债权保护和信用监控制度、信用奖惩机制、信用治理教育等多角度透视企业失信的根源,从创立信用治理微观机制和评价机制模型等方面来构建与健全企业信用治理评价体系。还提供关于目前中国企业信用状况的1 720份调查问卷32大问题的分析,表明人们热切盼望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治理,呼唤社会回归诚信。

叶陈毅教授认为,在当前我国加快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改善企业信用状况的关键在于有效的企业信用治理体系。此体系应由制度安排和信用文化以及运行机制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有形约束的法律制度是保障,无形约束的道德文化是灵魂,运行机制是体系程序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该书的创见性主要体现如下:

1.提出企业公民报告的内容、格式、流程及定期考核等方式,构想改善企业社会表现的战略控制型最优方案。寻辟企业信用内部治理的必要途经,主要包括建立合理的信用治理部门、健全系统化的销售与回款流程以及完善科学的企业信用内部治理机制。

2.致力企业信用治理的文化铸造,改善企业信用治理机制。重点抓好文化建设,信用制度只有借助于企业道德准则的力量才能切实执行。改善企业信用外部治理的优化方法,应从伦理道德规范上塑造中国特色的企业信用文化模式,加强信用道德教育,优化外部环境。要求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用外部治理制度、培育多元的社会信用中介机构、明确各主体的社会信用角色、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等内容。

3.构建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探讨信用治理综合评价模型及治理指数等级划分问题,并提出优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对策方略。拟定中国企业信用风险治理的框架设计及其微观机制,提出企业信用治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从企业信用的自律机制与他律机制以及企业信用评估服务机制这三方面构建企业信用治理运行机制。

鉴上所述,本人认为《企业公民、信用治理评价研究》是一本传播企业诚信思想,开展企业道德教育,建立企业信用制度,推进信用文化建设,加强公司治理的好书。该书研究展示企业伦理、信用治理与企业公民思想的创新,深化探索企业伦理领域的科学问题,力图实现对企业公民、信用治理理论和信用评价系统研究的全新诠释。

该书选题属于管理学科前沿课题。全书逻辑关系明晰,立论充分可靠,论证主题突出,写作结构合理,理论表述严谨;语言层次清楚,用语准确得当,文笔活泼流畅,资料翔实可贵,研究方法科学;逻辑关系清晰明确,具备相当高层次的学术水平和独特品质。

更难得的是作者深入思考,勇于求索,广泛吸收相关专著的精华,并在写作风格、阐明内容与表述方式等方面推行大胆创新。本书融入古今中外经典名人格言,精心设置了“名人格言”“要点预知”“专栏”“实例”以及精选案例,富含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使此书开卷有益,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涵养,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

该著作打破了目前多数论著只是从法律规范、道德伦理和专业技术等层面进行研究的局限,从管理学与经济学、伦理学、法学、行为科学、管理工程的新颖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信用治理评价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思考,体现了敢于尝试的学术创新精神。真心希望此书能够对我国企业界科学完整地把握企业公民内涵与信用治理评价体系、提升社会责任与信用治理能力有所裨益。但愿以后能继续拜读叶陈毅教授和其他同仁关于企业信用治理评价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持续推动我国公司治理信用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而协力奋战。

(责任编辑周吉光)

作者简介:李维安(1957—),男,山东青岛人,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企业管理专业、公司治理与网络组织等方向。

收稿日期:2015-06-18

DOI:10.13937/j. cnki. sjzjjxyxb. 2015.04.02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75 (2015) 04-0108-02

猜你喜欢

企业信用信用公民
扬州市稳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企业信用修复
泰州市推行企业信用修复全链条服务模式
论公民美育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涉军”企业信用评论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