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心理干预模式对肺癌T细胞亚群的影响

2015-03-24令狐锐霞林汉英焦顺昌吴亮亮

武警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亚群淋巴细胞肺癌

令狐锐霞,林汉英,焦顺昌,胡 毅,李 方,白 莉,吴亮亮,林 琳,彭 亮

不同心理干预模式对肺癌T细胞亚群的影响

令狐锐霞1,林汉英2,焦顺昌1,胡 毅1,李 方1,白 莉1,吴亮亮3,林 琳1,彭 亮1

目的 分析60例晚期肺癌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不同心理干预模式对免疫状态的影响,为制定合理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筛选条件选择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心理干预多阶段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医疗方式给予技术支持,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正常提问。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三阶段心理干预(常规心理干预期、家庭及小组情绪调控期、家庭内互助干预期),干预方法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阶段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基线期两组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及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的CD3+CD4+较常规治疗组增高(t=2.15,P<0.05),CD8+CD28-干预组较常规组下降(t=2.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干预组内,三阶段心理干预较单独一阶段干预后的CD3+CD4+细胞增高(t=3.51,P<0.01), CD8+CD28-降低(t=2.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期肺腺癌患者经合理心理干预后免疫状态得到改善,心理干预时间的延长及家属社会因素的积极参与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心理干预对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肺癌;心理干预模式;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是一种免疫与微环境疾病,利用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治疗肿瘤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和突破口[1]。良好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肿瘤相关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2],是辅助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既往心理干预措施多集中于对患者本人的心理干预,忽视了家庭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及主动性[2,3],而不同的心理干预治疗模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尚未有相关比较研究。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技术检测6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采取多阶段心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不同心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2013-04至2014-05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31~78岁,中位年龄56岁;ECOG评分0~2分。入组标准:(1) 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Ⅲb~Ⅳ期为主);(2) 一般状况PS评分≤2,或KPS≥60分,预计生存期≥6个月;(3) 年龄18~78岁;(4)患者及家属均具有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1) 入组前2周内存在严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而必须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者;(2)有活动性感染者或其他严重潜在疾患;(3)有症状的脑转移;(4) 既往和目前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5)存在重度疼痛,药物控制差;(6)严重心脏病;(7) 近3个月内使用过免疫增强剂。随机分配至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均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

1.2 方法

1.2.1 心理干预组 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由心理科专业人员及课题组获得心理咨询证书的专科人员参与实施。内容包括临床访谈、评测、担忧暴露训练、辩驳灾难化思维、认知辩论、时间管理、肌肉群渐进性放松训练、回忆性放松训练、放松技术的推广化、自我监测等。第一阶段为常规心理干预期,即传统心理干预模式,包含诊断、领悟、修通。主要是患者认知教育及行为干预阶段;此阶段实施10 d,对患者本人实施一对一的心理干预,由专业心理干预人员进行干预。重点在于临床访谈与评测,帮助患者逐渐理解心理干预的过程及作用,提高其对心理治疗的“知”、“信”程度,起到改善情绪的作用。第一阶段结束15~20 d后,实施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家庭及小组参与期,主要是患者及家属集体学习心理情绪调控方法阶段。此阶段4~5 d,干预人员面对小组进行集体干预及针对性的锻炼。重点在于集体学习肺癌治疗相关知识、学习情绪管理方法和规律运动,并鼓励患者及家属可以自我独立训练和使用认知自我监测表。第二阶段结束15~20 d后,实施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家庭参与期,主要是家庭内部成员互助持续训练。内容与方法和前两阶段一致,时间建议为1~3个月甚至更长,此阶段由医师通过电话随访鼓励家属和患者坚持心理相关监测及训练,继续旁听团体认知教育,使患者离开医院环境后能继续坚持自我调整,在家属协助下继续坚持认知行为疗法。该阶段持续1个月后10 d内要求患者返院复查并抽取血液样本。

1.2.2 常规治疗组 采用常规医疗方式给予技术支持,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正常提问,按相同时间阶段填写情绪问卷及免疫检测。问卷填写及评分均在心理科医师指导及质量控制下完成。

1.2.3 评测量表 两组各30例患者均填写心理相关测试量表,用以评定患者的情绪状况。分别在(干预组)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第一阶段、第三阶段后进行心理状态评价。同期进行免疫功能测定。常规治疗组填写心理问卷时间及抽血时间与干预组一致。随访方式包括返院复查或治疗随访、电话随访两种方式,每位患者随访时间不少于4个月。所有患者总随访时间自2013-12-01起至2014-08-30止。

1.3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1.3.1 试剂和仪器 抗体购自美国Bechman—Coulter,仪器为美国BE公司的FASCablibur流式细胞仪。

1.3.2 标本采集 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标本立即送检。

1.3.3 流式细胞仪检测 由专人操作。取5 ml全血与适当相应抗体及同型对照抗体混匀,孵育20 min,经过裂解、离心混匀后上机,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功能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10 000个淋巴细胞。

2 结 果

2.1 随访 60例均按计划完成了相应的治疗,无中途退出及治疗相关死亡发生。

2.2 心理干预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常规治疗组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4+/CD8+,CD8+CD28-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基线期两组患者免疫状态一致。治疗后,心理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T细胞亚群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心理干预组的CD3+CD4+较常规治疗组增高(t=2.15,P<0.05),CD8+CD28-较常规治疗组下降(t=2.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说明经过积极心理干预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普通常规治疗相比得到了改善。

表1 肺癌患者经心理干预/常规治疗后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n=30;%;±s)

注: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①P<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 ②P<0.05

2.3 不同心理干预模式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三阶段心理干预模式与传统模式(即单独第一阶段)相比,对免疫状态的改善作用更明显,CD3+CD4+细胞升高(t=3.51,P<0.001),CD8+CD28-降低(t=2.16,P<0.05),CD3+细胞升高(t=2.62,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新模式延长了心理干预的治疗时间,激发了家属和患者的主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表2)。

表2 肺癌患者经不同模式心理干预后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n=30;%;±s)

注:与传统模式治疗后比较,①P<0.05;②P<0.001

3 讨 论

随着肺癌治疗时间的延长,积极有效的辅助治疗是配合抗肿瘤治疗的必要手段,心理治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多研究证明,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乱,可直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而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与免疫状况密切相关。Nicolini等[4]对乳腺癌以及乳腺癌术后患者的CD4+,CD8+,CD3+,CD16+56+及CD4+/CD8+比值进行10年的监测发现乳腺癌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不同程度下降。Neises等[5]心理干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肿瘤的相关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缓解。林文娟[2,5,6]于2001年在国内首次发现心理与免疫的密切相关性,证实了不良心理因素可抑制免疫,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改善全身免疫状态。本研究通过对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心理量表测试发现,良好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评分,结果将由心理科专业医师总结分类分析后另行撰文。本研究重点是针对临床患者通过心理干预后免疫状态变化的分析,着重讨论T细胞亚群的变化的意义。

T淋巴细胞亚群是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CD3+CD4+T细胞为辅助T淋巴细胞,CD3+CD8+T细胞为抑制T淋巴细胞,CD8+CD28+T细胞为杀伤性T细胞,CD8+CD28-T细胞为抑制性T细胞。我院肿瘤科关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发现,和正常人群相比,肺癌患者的CD3+CD4+T细胞明显下降,CD8+CD28-T细胞高于正常健康人群[7]。其他研究也证明,CD3+CD4+细胞上升、CD8+CD28-抑制性T细胞下降均提示免疫功能的改善[8]。本研究证明经过积极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免疫状态较普通治疗组有明显改善,说明积极心理干预可以作为肺癌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由于国内医疗资源紧张,医务人员与患者比例失衡,无法满足现阶段临床心理干预需求,故建立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干预新模式是解决现存医疗人力资源紧张的有效方案。本研究在传统一对一心理干预模式基础上加入了家庭及小组参与期,以团体方式进行行为技术的讲解和学习,并鼓励患者及家属一同训练使用认知自我监测表,使患者能继续在家属协助下坚持行为疗法和自我调整,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应对技能和能力。

本研究证实,经三阶段心理干预后患者的CD3+CD4+T细胞较传统模式(即普通一阶段)干预后高,且CD8+CD28-抑制性T细胞也较传统模式干预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新的干预模式对患者的免疫状态改善作用更明显,更加有利于辅助肿瘤患者的治疗。

本研究通过监测T细胞亚群变化趋势,证实了延长心理干预时间、增加团体心理干预治疗、调动患者家庭成员参与对患者的免疫状况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1] Prendergast G C, Jaffee E M. Cancer immunologists and cancer biologists: why we didn’t talk then but need to now [J]. Cancer Res, 2007, 67(8):3500-3504.

[2] 王建平,林文娟.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 2002, 29(12) : 841-844.

[3] 刘 艳, 林文娟.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1,33(5) :437-441.

[4] Nicolini A,Carpi A,Ferrari P,etal. Long-term monitoring of cell-mediated immunity in disease-free breasTcancer patients: a preliminary retrospective study[J]. Biomed-Pharmacother,2002 , 56(7): 339-344.

[5] Neises M, Ditz S, Scheck T,etal. Consenting and declining patients for an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differ in terms of quality of life, coping and immunological functional assays [J]. Zentralbl Gynakol, 2001, 123(1): 27-36.

[6] 邵 枫, 林文娟.心理应激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与神经内分泌反应的相关性 [J].心理学报,2001,33(1):43-47.

[7] 燕 翔,赵 晓,焦顺昌,等.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 2012, 15(3):164-171.

[8] Filaci G J, Fenoglio D,Fravega M J,etal.CD8+CD28-T regulatory lymphocytes inhibiting T cell proliferative and cytoxic functions infiltrate human cancers[J].J Immunol, 2007,179(7):4323-4334.

(2014-12-25收稿 2015-02-06修回)

(责任编辑 梁秋野)

Impact of 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 on T lymphocyte subset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LINGHU Ruixia1,LIN Hanying2,JIAO Shunchang1,HU Yi1,LI Fang1,BAI Li1,WU Liangliang3,LIN LIN1, and PENG Liang1.

1.Department of Oncology,2.Interventional Radiography Department,3.Department of Oncology Laborotery,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 of immune system by using the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his hospital were identified. 30 received regular treatment, 30 received extra 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 The 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 original, team training, family and team member getting along with the treatment.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was used in all period. Blood samples from 60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each period and then tested for T lymphocyte subsets. Results The CD3+CD4+levels more increased in 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regular group(t=2.15,P<0.05), and the CD8+CD28-became less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other(t=2.06,P<0.05). Furthermore, we also found that in the 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 group CD3+CD4+became more with extra long 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t=3.51,P<0.01), CD8+CD28-could become less when patients received the next two period therapy(t=2.16,P<0.05).Conclusion The 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 has good immune function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The new way to prolong the time of treatment and get the family member’s participation is better than the normal treatment.

lung cancer;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T lymphocyte subsets

令狐锐霞,本科学历,医师,E-mail:lhrx@foxmail.com

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1.肿瘤内一科,2.肿瘤中心介入放射科导管室,3.肿瘤中心实验室

彭 亮,E-mail:Pengliang_301@163.com

R395.1

猜你喜欢

亚群淋巴细胞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
乳腺癌病人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变化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