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推”侧记

2015-03-23高世宗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推广站农技农牧民

高世宗

黄斌,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由于长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农牧民都亲切地叫他“老推”。黄斌也默认了这个称呼。他和同事、朋友戏言:“如果将来我死了,生平介绍最简单,就一句话:从参加工作至退休,一直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个真正的‘老推”。

在农牧民眼中,黄斌是“真心为他们服务的人”

2000年,组织上任命黄斌为鄂托克旗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他带领农技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租土地进行青贮玉米、高产玉米、杂交高粱品种的品比试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先后撰写完成了《鄂托克旗喷灌条件下玉米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等10多篇课题报告,引进化肥合理利用及配方施肥、饲料玉米栽培等50多项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使全旗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为全旗农业新增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他还创新服务模式,提倡依托农业科技项目和科普示范基地,以科技特派员和科普志愿者为主体,主动与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协会和规模种植户、科技示范户进行科技结对并提供服务,成为广大农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典范。他在赛乌素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着手建立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分别被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命名为“农业科技先进试验示范基地”。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是黄斌的工作准则,这项准则是黄斌从参加工作起就定下的。

1986年春耕备耕之际,应碱柜乡的要求,单位派黄斌到该乡开展技术服务与农资协调调运工作。碱柜乡15000多亩地,马铃薯种植面积近50%。由于农民每年自留马铃薯种子,造成种质退化,产量逐年下降。针对这种情况,黄斌建议推广脱毒种薯,对马铃薯品种进行更新换代。为了让农民接受新品种,只要有时间他就和综合站的人员深入到8个村,组织开展技术咨询、培训,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有时干脆就住到农民家里。一个多月下来,脱毒种薯的推广率达75%。时任农技站站长的白和平赞许地看着黄斌说:“干得不错,后生!就是人瘦了。”黄斌笑着说:“我是瘦了几斤,可地肥了。一亩地增产500斤,5000亩地那就是250万斤,值了!”

2008年,在鄂托克旗委、政府的支持下,黄斌带领农技站全体科技人员在赛乌素地区组建了赛乌素现代农牧业试验示范园,与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对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开展试验研究。这些玉米在展示基地按科学施肥进行种植后,比当地玉米提前成熟一个月。黄斌把农牧户邀请到展示基地参观,农牧民看到提前成熟并且产量高的玉米后信服了。按照他的技术,当地玉米平均增产20%。

2013年以来,黄斌带领同事在工作之余经常到农牧民家中不定期举办“农技夜校”,将他们在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农牧民,使农牧民户均减少投入6000元,收入却增加了10000元。

在同事眼里,黄斌是“老大哥、老朋友”

“搞农业工作很苦,很累,而且成效慢。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传帮带,我们培养出了一支十几人的小团队,成员中有8个本科生和研究生,这让我非常欣慰。”黄斌说。

2000年,刚担任站长的黄斌就教育所有员工要强业务、强素质。他带领员工搞新品种试验示范,进行技术练兵,全面培养团队的实践技能。

和黄斌一起工作的同事,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任何事都想和他聊聊。“80后”大学生白小伟,自家开着公司,被同事戏称“富二代”。他对在农技站两年多的工作体会很深:“刚开始和黄站长到田里干活,一天下来累得够呛,就不想再和他们下乡了。黄站长看到后对我说,作为年轻人应该多学东西、要能吃苦。他蹲在地里干活,一天下来腰酸腿疼,站都站不起来。但第二天,他又能充满干劲地投入工作。在黄站长的感染下,我转变了想法.从他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农技知识,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刚来农技站工作半年多的研究生张朋飞,谈起黄斌和这支团队显得很兴奋:“我来单位报到时,黄站长得知我在北京干过草莓种植,就兴奋地对我讲,这里正需要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让我赶快和以前的公司联系引进草莓品种。这项工作由我全面负责,需要什么都全力支持。项目开始后,从黄站长到各位同事对我提出的事项都很重视,让我感觉压力很大,但也让我感到,我们的团队是一群干事的人,农技站是一个能干出事的地方。我相信,跟着他干一定能有所作为。”

团队成员开玩笑地说:“想见黄站长,难!黄站长的办公室永远是‘门难进。”黄斌经常下乡蹲点,他的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都锁着,他和他的团队常年都工作在田间地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斌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实现了小型机械进棚送肥、翻地、旋地,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在自治区农技推广站的支持下,鄂尔多斯市率先成功使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率先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温室内二氧化碳、温度、湿度等条件电子环境监控和专家远程指导。

在家人眼里,黄斌是“整天不着家的人”

1990年,由于一场变故,妻子需离开家去北京照顾姐姐的两个孩子,就把他们年仅3岁的女儿留在家里。黄斌一个大男人又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顾幼小的女儿,困难可想而知。那时,虽然他母亲常将孩子接到她那边,黄斌也时常帮忙喂奶、洗尿布,但遇见工作忙的时候,黄斌怕母亲一个人受累,就把幼小的女儿带到农民家里,赶上挤羊奶时,顺便也给孩子喂些。那些年,他最怕过冬季,孩子住在奶奶家,下乡回来,一进家门,迎接他的是一股钻心的凉气。他累得连土暖气也不想烧,赶紧用电烧一壶热水泡方便面对付了事,裹着两条大被就入睡了。由于工作繁忙,加之饥一顿饱一顿,致使他患上了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疾病,胃疼起来连饭也吃不下,他就索性一两天不吃饭。有一次胃疼得实在厉害,大夫检查后甚至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书。黄斌的脾曾破裂过,现在已长成了一个硬结。他自己清楚,那是在和牧民建沼气池时被倒塌的砖墙砸伤的。

1991年,由于胃病的加重,他到北京看病。在看病静养期间,北京的一些朋友和他商议:你有这么好的农业技术,应该大家合作去北京发展或是赴蒙古、俄罗斯种菜,一定能挣大钱。但黄斌认为,自己的事业在家乡的田间地头。胃病好转后,他毅然回到了鄂托克旗,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2004年8月21日正值周日,黄斌中午去车站刚把从北京回来的妻子和女儿接到家里,就接到了乌素加汗村村支书打来的电话:村里400多亩玉米发病面临绝收,希望黄斌尽快去给看看。黄斌歉意地向妻子说明情况,妻子却笑着说:“去吧,你身子还在这里,可心已经到了地里。”看着如此理解自己的妻子,黄斌笑着踏出了家门。黄斌到了乌素加汗村发现,那400亩玉米因灌溉不当造成了脱肥,需要尽快使用氮、磷肥。黄斌和大家共同给玉米施肥浇水,还给种植户讲解肥料深施的技术要领和各种病害需要的农药种类及配置比例。两天后,400亩玉米地全部施完了肥、浇完了水。等到黄斌返回家里时,妻子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北京了。

对黄斌常年下乡,他的妻子也不是没发过牢骚。可每当此时,黄斌就笑着解释说:“你再给我几年时间,让我干完我喜欢的工作,等我退休了,我再补偿你。”

一个人,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还有所作为,那么这个人是幸运和幸福的。黄斌就是这样的人。十几年的辛勤付出为黄斌带来了很多荣誉,他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自治区先进个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自治区优秀科技特派员、自治区级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进个人、自治区植保植检农药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等20多项荣誉称号。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旗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刘秉承

猜你喜欢

推广站农技农牧民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基层农技推广站O2O模式的探索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唐山开展海水水生动物苗种繁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舒兰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开展“下基层、送温暖”活动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系统2个项目3名个人荣获省农业技术推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