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治

2015-03-23河南省济源市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459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体病圆环猪群

宋 明 河南省济源市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45900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又名红细胞孢子虫)寄生于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引起猪(特别是仔猪)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诊特征为体质下降、消瘦、贫血、黄疸、生长发育不良、腹泻、呼吸困难、母猪繁殖障碍和内脏器官及皮肤的广泛病理变化,特别是引起肾、脾脏及全身淋巴结的高度肿大、出血和坏死。该病还可导致猪群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病动物

60kg 左右后备仔猪。

1.2 实验材料

(1)血清样品。从现场采集的血液样品。

(2)实验动物。临床解剖送检的活体病仔猪5 头。

1.3 实验试剂

猪圆环病毒(PCV)核酸扩增检测试剂盒和猪蓝耳病病毒(PRRSV)核酸扩增(论文数字和英文字母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 状态下)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北京索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4 试验程序和方法

(1)观察方法。按常规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判断。

(2)实验室诊断。血液压片:取抗凝血或鲜血1滴加入3~4 倍生理盐水稀释,盖上盖玻片,1000 倍油镜下观察,可见大多数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星芒状或不规则状,并有微微颤动,即可诊断为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组织涂片:将无菌采取的肝、脾、肾及淋巴结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PRRSV 和PCV-2 的PCR 检测:核酸提取。病料RNA 和DNA的提取分别用Trizol reagents(RNA 提取液)和核酸提取液B(DNA)提取。首先将血清稀释,取100uL释出血清加入500uL Trizol reagents(RNA 提取液)充分震荡,混匀后室温放置5 分钟。加入100uL氯仿,用力振荡15 秒,室温静置10 分钟,4℃13000 rpm 离心5 分钟。将上层水相转移到干净的离心管,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充分混匀,13000 rpm 离心5 分钟。弃上清液,加入75%DEPC 乙醇,充分混匀,13000 rpm 离心5 分钟,吸去大部分乙醇。将提取管口敞口在室温空气中干燥5 分钟,待乙醇挥发干净,用20uL DEPC H2O 溶解沉淀。根据标本数取逆转录反应管,取2uL 上述获得的RNA 并加入7uL PRRSV-SM RT MIX 引物进行逆转录。PRRSV 逆转录的反应体系为25uL,反应条件为30℃5 分钟、42℃45 分钟后98℃5 分钟灭活转录酶。PCV-2 PCR 检测则省去RNA 提取与逆转录步骤,直接进行相应的扩增。扩增PCR PRRSV PCR 扩增的反应体系为25uL。PRRSV PCR 扩增反应条件为:94℃变 性2min,93℃→2min,93℃30s →58℃30s→72℃30s,共35 个循环;PCV-2 PCR 扩增反应条件为:93℃→2min,后93℃30s→58℃30s→72℃30s,共35 个循环。电泳检测。取15uL PCR 扩增产物直接用加样枪点样于2%琼脂糖凝胶胶孔中,以5 v/cm 电压,1xTAE 中电泳20 分钟后,紫外灯下观察结果。用DL2000 Marker 作为参照。PRRSV 和PCV-2 的阳性扩增带分别为396bp 和143bp。

2 结果和分析

2.1 按常规流行病学检查方法所得结果

(1)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发病猪在腹部、臀部以及后躯两侧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斑块状丘疹,丘疹向中央凹陷,已形成痂皮。也有个别猪在鼻端、四肢、下腹部和背部出现紫红色瘀斑。病猪耳朵发紫,多数体温升高在40℃左右;眼结膜苍白,用手触摸消瘦,猪颌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病猪前腔静脉采血,可见血液稀薄似水。

(2)病理剖检。共剖检病猪5 头,呈现多器官广泛性病理损伤,病变程度差异较大。主要病变有皮下肌肉苍白,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颌下和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达正常的2~3 倍,切面严重出血呈大理石状,肠系膜淋巴结呈索状肿胀;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出血,心外膜和心内膜有大量出血点;肺脏高度水肿,间质增宽,个别猪肺尖叶和心叶实变,胸腔内有较多积水;肝脏轻微肿大,胆囊充盈,胆汁浓稠;脾脏严重萎缩,肾脏严重肿胀、苍白,在被膜下有大量出血点和白色坏死点,肾盂出血;膀胱黏膜呈弥漫性出血。胃黏膜形成大片溃疡且胃门淋巴结肿大,小肠呈弥漫性出血,肠黏膜大部分已脱落,肠壁菲薄。

2.2 实验室诊断结果

血液压片1000 倍油镜下观察,可见大多数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星芒状或不规则状,诊断为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标记为:+++;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电泳检测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PCV-2)为阳性、蓝耳病病毒(PRRSV)检测为阴性。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圆环病毒和附红细胞体混和感染。

2.3 综合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使用配方合理的全价饲料,保证饲料中营养成分平衡,并适当补充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通过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增强猪群的抗病能力。

(2)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对发病轻微的猪进行隔离治疗,用2%~3%烧碱对猪舍消毒,切断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途径。改进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是控制继发感染的关键。特别是仔猪断奶后的3~4 周是预防该病最关键的时期,要降低饲养密度,减少猪群的应激因素,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猪蓝耳病疫苗的接种工作。在母猪产前1 周和产后1 周的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仔猪断奶前1 周至断奶后1 个月在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可有效减少该病在猪群中的流行。

(3)药物预防与对症治疗。目前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疗效较好的药物有长效土霉素、四环素和贝尼尔等,按说明剂量肌注,连用3~5 天。另外,对阳性猪群的贫血猪,可应用铁制剂(右旋糖酐铁)、土霉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 等对症治疗。

(4)对圆环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应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对发病不严重的猪只,选用新型的抗病毒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和转移因子等进行治疗;同时采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并配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肌肉注射,增强猪自身免疫力。另外,可采用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如氟苯尼考、阿米卡星和盐酸林可壮观霉素等,尽量少用磺胺类药物和地塞米松。

3 讨论

(1)附红细胞体病的死亡率很低,但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后,死亡率就会显著上升,达60%以上,这也是造成病猪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采取综合措施后,该猪场的病情基本稳定,到12月下旬逐渐恢复正常

(2)附红细胞体是一种立克次氏体,主要附着在红细胞上繁殖并导致红细胞破损,以通过多种传播途径感染;目前在我国猪群中附红细胞体感染广泛存在,但多数情况下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仅为隐性带毒。但当饲养管理落后或应激因素使猪群免疫力下降时,该病原体大量繁殖,破坏红细胞,导致严重血液凝固障碍,引起出血和溶血。同时使红细胞膜抗原发生改变,被自身免疫系统视为异物,导致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但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该病可以完全控制。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如定期杀灭蚊蝇等节肢动物、避免注射针头以及阉割手术器械污染、加强管理防止猪群争斗、乱咬等措施。在饲料中定期添加土霉素和强力霉素等药物比较有效。

(3)PCV 主要在猪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复制,可在支气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增殖。病毒随粪便和鼻液排出体外,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怀孕母猪感染后可经胎盘传染给仔猪。饲养管理不良、环境条件差、气候突变、猪群密度大、不同日龄的仔猪混养和从多家猪场引种均可诱发该病。因此该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如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实行全进全出制,最好自繁自养;减少应激因素,加强营养,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力;实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细菌、支原体及其他病毒侵入猪群;对早期发现的疑似感染猪要详细检查、隔离和淘汰,避免从疫区引种;加强消毒。

猜你喜欢

体病圆环猪群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巧剪圆环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猪群亚健康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