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者按

2015-03-23

化工管理 2015年22期
关键词:摊子集约化供需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梦的重要十年行动纲领。在新规划提出的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中,虽然没有直接将制造业技术改造列入其中,但这并不能否认技改在实现制造业强国梦中的特殊作用。

制造业不断升级并走上中高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提升过程。而技术改造遵循的恰是立足现实、完善现实、超越现实这样一个有序而扎实的路径。与铺开摊子搞基础建设相比,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具有显著优点。

一是避免重复建设,阻止制造业布局不合理现象继续蔓延。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国内制造业存在着重复建设的弊端。最典型的表现是,但凡某新兴产业刚一推出,各地就立马一哄而上,如近几年大量兴建的煤化工项目;或市场上刚出现一个盈利项目,各路资金随即趋之若鹜。它们的共同弊端就是缺少科学严谨的论证,脱离了当地资源、市场等要素的实际情况。

显然,重复建设导致了生产布局的不合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浪费大量的资源、能源。而针对于既有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是基于当前我国产能普遍过剩的条件进行的,因此更加迫切需要,更加符合实际,也更加科学合理。

二是抑制新增产能,有利于实现总量控制。当前,不论是传统基础化工,还是所谓新兴化工,很多都为产能过剩所困扰,出现了供需失衡状况,导致低端同质产品增加,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然而,许多企业为了获得所谓的规模效益,往往采用简单扩大再生产的套路,热衷于上规模扩能,更加恶化了市场供需关系。

显然,一个失控的总量过剩的产业,想具有较强竞争力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然而,如果以高科技为依托对现有生产力进行技术改造,走差异化路线,就能在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同时,提升制造业水平。

三是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等量资金带来的投资效果更突出。由于技改是对现有生产力进行提升改造,摊子铺得较小,建设周期较短,自然见效也较快。

四是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当前,我国各项基础建设方兴未艾,各地各行业新开工项目此起彼伏。但是,基础建设也在不断吞噬大量良田。技术改造却可以有效提升土地集约化利用率。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是非常重要、具有战略里程碑的一个规划。本刊编辑了与之相关的报道与论述,以期对读者理解“中国制造2025”的深远意义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摊子集约化供需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逛菜市场,真是一大乐事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探析
逛菜市场,真是一大乐事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饿就快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