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兰县稻田养鱼效益分析

2015-03-23任朝辉

黑龙江水产 2015年6期
关键词:稻鱼养鱼鱼种

任朝辉

(木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木兰151900)

稻田养鱼是一种既种稻又养鱼的立体生态农业,它具有节能、节地、节水、节资的优势,具备生长周期短、市场要素广、综合效益高的特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木兰县从2005年开始发展稻田养鱼,县委、县政府对稻田养鱼也给予了鼓励和扶持,在用地、用水及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经历10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为进一步推进稻田养鱼发展,县水产总站以实施“高效稻鱼共生系统”项目为契机,采取“抓样板、树典型,以点带面”的办法,积极开展培训及指导工作,加快稻田养鱼的发展步伐。

一、保障措施

为保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木兰县采取了多项工作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水产总站设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统筹安排、业务领导具体执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的良好格局,保障了项目的按时有序开展。

2、加强舆论宣传。一是宣传稻田养鱼的好处,扶持政策等,努力调动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二是加强对外宣传,宣传稻田鱼的品质和食用价值,扩大对外影响,营造一定的市场氛围,为销售奠定一定的基础;三是制作展示板牌,整体宣传。

3、加强资金管理。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项目经费按项目内容使用,严格财务制度,遵守资金报账程序和手续,确保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经费支出情况自觉接受审计监督。

4、加强技术培训。开展3期培训,共培训750人次,第一期在2015年3月下旬,对整个稻田养鱼技术进行培训,重在宣传发动上;第二期在5月下旬,重在田间工程开挖和鱼种放养上;第三期培训在7月上旬,重在日常管理上。

5、加强协调沟通。一是签订鱼种购销协议,保障鱼种质量和有效供给。二是与农户签订《责任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与技术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要求、职责和奖惩;四是与村组签订《看护协议》,明确看守人员的职责和水产站所提供的保障物资及资金。

6、加强养殖规范。即统一苗种投放、统一看护、统一病害防治和统一投饲标准。鱼种投放品种、规格、时间、数量统一;养殖看护有专人统一看护;从鱼种下田前的鱼体消毒开始就对病害进行统一防治,又根据鱼病发生时节和鱼的活动情况,适时进行统一防治;提供一定数量的全价饲料进行投喂,投喂饵料品种、质量、数量标准统一。

二、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实施地点:木兰县新民镇新鲜村。新民镇位于木兰县中北部。全镇面积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亩,其中水田8.1万亩,旱田9.9万亩,东部平原地带以水田为主,西部半山区以旱田为主,全镇盛产优质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出产马铃薯、向日葵、白瓜籽等农副产品。

2、重点实施内容:项目建设规模500亩,改造、完善示范基地内的进排水系统、道路、田间工程,形成规模连片的标准化新型“稻鱼共生”示范基地。项目实施后保障了沟渠通畅,水源充足,旱不干雨不捞,排灌方便;田埂加高加固,埂高0.5 m,顶宽0.3 m,捶打结实,不倒不漏;鱼凼占稻田总面积的3%,开挖在田头间,长方形,深为1 m,共修建1000延长米;鱼沟占稻田总面积的6%,沟宽0.8 m,深0.5 m,共修建2500延长米;进出水口设有拦鱼栅,金属丝制成,宽50 c m、高40 c m,鱼栅孔目1 c m,鱼栅入泥深度10 c m。

3、项目经费投入:该项目总投资56万元,其中:省财政扶持资金40万元,县级配套经费为16万元。

4、鱼种投放:秧苗返青后可以投放鱼种,品种为鲤鱼,鱼种规格为250-350 g,亩投放30尾,投放前用5%食盐水消毒5—10 m i n。

5、投饵:鱼种投放后一周,每日投喂一次饵料,定点投喂。

6、农药使用:稻田内养鱼后水稻发病显著减少,施用农药要选择低毒高效农药,并要采用深施或对半田施药,即施用农药前加深田水,尽量不使农药滴到田内或是施用农药时把鱼赶到田块一头后施药,待药效过后把鱼赶回再施另一半田的农药。

7、鱼病综合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积极防治”的方针,根据季节、水温等情况,适时进行统一防治。

8、日常管理:在日常管理中,一是经常巡田,观察鱼类吃食和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检查田埂有无漏水、拦鱼设施是否完好等;二是及时消灭鱼类敌害,如蛇、鼠、鸟等;三是加强防盗。

三、综合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示范区水稻单产590 k g、水稻销售价格5元/k g、产值2950元/亩,水产品单产20 k g、12元/k g、产值240元/亩,示范区亩产值3190元;对照区水稻单产550 k g、3.1元/k g、产值1705元/亩。示范区亩均(24公斤)化肥投入66元、有机肥12元、农药25元(亩均260 g);对照区亩均(35公斤)化肥投入96元、有机肥20元、农药37元(亩均380 g)。示范区亩均效益增加47%,化肥、农药亩均使用量分别降低31%。

2、社会效益:一是通过500亩稻田养鱼示范区建设,将提供60吨鲜鱼,有效满足了木兰县鲜活水产品市场,极大地满足了人民健康消费的需求,改善膳食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二是500亩稻鱼工程增加蓄水量4万方,有效改善灌溉用水,缓解农业用水矛盾;三是通过稻田养鱼措施的示范,在短短的150 d左右,亩增加渔业纯收入50元以上。稻田养鱼工程这一成本低、见效快、一田多用、技术易学、操作简便的农业科技项目,必将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重视和认可,从而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稻田养鱼,使之成为我县农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四是稻鱼示范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带动鱼种生产、运输、餐饮、垂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就业渠道。

3、生态效益:稻田养鱼是把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的立体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它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稻田养鱼实现了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鱼,稻田养鱼,鱼养稻,改善了水稻的生长发育条件,促进了稻谷的生长,实现稻鱼双丰收的目标。收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地节约了水土资源。改善了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控制了水稻病虫害。它具有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增粮、节地、节水等优点,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稻鱼养鱼鱼种
稻田里的农耕智慧
——稻鱼鸭共生复合系统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
养鱼记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鱼经
到2022年,安徽省稻鱼综合种养将达600万亩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