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能下降供应趋紧生猪市场迎来反转

2015-03-21刘国信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16期
关键词:淡季猪价存栏

刘国信

(阳城县畜牧局,山西 阳城 048100)

产能下降供应趋紧生猪市场迎来反转

刘国信

(阳城县畜牧局,山西 阳城048100)

今年春季以来,由于去产能化加速,生猪存栏量持续减少,猪价触底反弹后一直震荡前行;6月份至今,全国生猪市场供求形势更加紧张,导致猪价在消费淡季快速逆势上扬。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生猪收购价格达到每千克16元以上,有的地方已经冲至17元,甚至有望攻破18元的阶段性高点,全国生猪市场沉浸在一片欢乐气氛之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经过三年多的调整,目前全国生猪饲养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由于去产能化充分,将导致生猪供应量整体趋紧,“猪价上涨”有望成为2015年的主基调;而在经历史上最严重、最长时间的亏损期后,生猪养殖行业的景气度或将迎来反转。

猪价淡季逆袭,步入上升周期

猪肉是我国民众最为喜爱的肉类之一,每年清明、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成为肉类消费的集中时节,致使以往的生猪价格几乎在每个年度内都会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同时,我国的生猪市场也有长期以来形成的两、三年一轮回的循环往复的“猪周期”波动;但近年来,由于生猪产能盲目扩张,加之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生猪行情持续低迷,使长期以来形成的市场格局被明显打破,“猪周期”也随之出现新的特点,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反成为常态。

去年冬季至今年春节期间的消费旺季,生猪和猪肉价格却旺季不旺,不涨反跌,而节后的3月份,本是消费淡季却触底反弹,4月份一直维持震荡上扬态势,而“五一”过后,猪价不但没有回落,反而加速上涨;6月份以来,全国活猪、仔猪、猪肉价格更是“全线飘红”,在传统的消费淡季里逆势上扬,终于迈入姗姗来迟的新一轮上升周期。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生猪、仔猪和猪肉价格已分别连续15周、20周和14周回升。6月29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达到15.85元/千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4.61%;猪肉均价23.73元/千克,同比上涨19.37%;三元仔猪均价30.18元/千克,同比上涨23.79%;母猪均价1 700元/头,同比上涨14.47%。

进入7月份后,猪价涨势更为迅猛,并一改之前南高北稳格局,呈现北涨南稳的走势,南北倒挂现象十分明显。其中,东北三省领涨全国猪价,破8后继续奔9;北方其他地区17元/千克的高价区域也开始增多;华中、华南地区在北方猪价带动下,南猪北运现象增多,行情重拾涨势。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达到每千克16元以上,北方部分地区冲破17元/千克关口后不断探顶,继续呈现攻破18元/千克的态势。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猪价触底反弹、逆势上扬,东北地区捷报频频,北方地区涨势不减,南方地区紧追慢赶,全国生猪市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从总体上看,目前生猪养殖已进入赢利状态,预示着从2011年开始的这轮“猪周期”已经真正结束。在经历了15年来最严重、最长时间的亏损期后,国内养猪业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周期性转折,正式步入新一轮上行通道。

去产能化充分,利好猪价上行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三年多的生猪行情低价震荡和市场洗牌,目前全国生猪饲养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由于去产能化充分,导致生猪供应量趋紧,是利好此轮猪价上行的主要因素;此外,环保压力加大,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户惜售,部分地区出现“收猪难”,导致局部地区猪价强势上涨,从而带动了猪价的整体快速反弹。

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创历史新低。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生猪价格达到历史高点后,刺激养殖户大量补栏,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上升,到2012年年底达到高峰的5 078万头。能繁母猪的增加,导致生猪存栏量居高不下,市场供大于求,必然拉低猪价。而猪市长时间低迷不振,造成养猪业严重亏损,难以为继之下,散户大量退出,去产能化加速,使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下滑,从而造成猪源逐渐紧缺的局面。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已从2013年11月46 856万头的高点,下降至38 692万头,下降幅度达到17.4%;与过往五年的平均存栏量45 171万头比较,生猪存栏同比降低14.3%,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减少9.7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 971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9%,比过去五年平均存栏量低17.67%,与2012年底的高峰期相比,下降幅度达到20%以上,且连续20个月保持下跌。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首破4 000万头关口,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而大量淘汰母猪,必然影响仔猪的市场供应,拉动终端猪价不断攀升。

消费需求不振,猪肉供应下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为1 557万吨,同比下降3.1%;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累计7 401万头,同比减少7.7%,其中3、4月份屠宰量同比减幅均在19%以上。因此,尽管二季度是猪肉的消费淡季,但供应量的显著下降,使得猪价走势与往年显著不同,这也是导致4月中旬以来,随着第二轮上涨行情启动,猪价加速上涨的动力所在。

近期市场调查表明,6月下旬以来随着猪价的持续攀升,驱使养殖户压栏惜售情绪愈加浓厚,屠宰企业收猪更加困难,已经失去了与养殖户继续博弈的空间,在猪源紧张而销量大的地区,有抢猪现象发生,屠宰企业间的竞争也较激烈,对于稳定市场价格已经力不从心,只能让步提价。

生产成本提高,支持猪价继续反弹。目前,在生猪主要生产成本中,仔猪、母猪和玉米价格均出现了上涨。据了解,受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影响,今年以来仔猪供应偏紧,仔猪价格自2月底以来已连续回升,到6月初,全国仔猪平均价格达到26.95元/千克,与今年1月中旬的见底价格17.38元/千克相比,上涨幅度高达54.4%;6月末母猪均价已经达到1 700元/头,比年初增加200多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4.47%。综合生产成本的提高,都将有利于新一轮“猪周期”的真正开启。

此外,今年区域性高温、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比较频繁,对当前生猪调运、猪只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地区引发疫情;目前,在环保政策打击之下,很多养猪场仍在完成清拆和限养工作;近期打击非法进口冻猪肉的力度不断加大,都对当前猪价加速上行起到了推动作用。

行业景气提升,仍需积极应对

业界人士指出,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着猪价的未来走势。整体来看,由于当前能繁母猪下降,仔猪补栏不足,后期育肥猪供应趋紧局面将更为明显,因此,2015年后市猪价稳步攀升的趋势已逐渐明朗化,生猪养殖业景气度提升已成为大概率事件。不过,鉴于当今猪业生产方式与市场消费环境已发生变化,现在已不能完全用老眼光来预判新市场,养殖者更不能对后市过于乐观,而盲目跟风,豪赌后市。

从生猪供应来看,由于当前能繁母猪存栏远低于农业部“4 800万头”的预警线,加之,生猪养殖需要一定的周期,这就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生猪市场供应都将不足;虽然猪价上涨会刺激养殖户的补栏热情,但因经历史上最严重、最长时间的亏损期后,养殖户产生一定的观望情绪,加之猪源有限,预计2015年后半年补栏恢复较为缓慢,因此,后半年出栏仍会处于较低水平,生猪供应量短期内并不会快速放大;从生产成本来看,未来仔猪和玉米价格都还有上涨预期,将会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从而有利于支撑猪价的进一步上行。

但需要注意的是,下半年仍然存在市场消费动力不足、猪肉进口增加等不利因素。去年以来,餐饮业对猪肉的需求一蹶不振,生猪市场依然会受到掣肘。近期食品企业的反馈信息表明,当前虽然猪价上涨,但下游消费疲软,猪肉终端走货仍显暗淡,对市场支撑乏力,且天气炎热,已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加之8月份开始东北地区进入产能恢复期,受制于需求不佳以及供需博弈,预计近期快涨的势头会有所放缓,部分地区或将重新进入震荡调整阶段;9月份后随着中秋、国庆节的相继到来,猪价还会继续上蹿;四季度进入猪肉传统消费旺季后,在元旦、春节市场消费高峰的强劲拉动下,猪价仍将延续上涨行情。

不过,谈到猪价创新高后具体能够维持的时间,不少市场人士颇有担忧。据分析,虽然在生猪存栏总量持续下降的支撑下,猪价涨势不可能被压制,今年“猪价上涨”将成为主基调,破8冲9应该不是问题,但当前淡季逆袭也为后市积聚了风险,因此本轮高价位持续时间应该不会太久。近年来,猪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变化,进而使“猪周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已经不能完全用老眼光来预判新市场。比如,虽然目前很大一部分散户退出了市场,导致能繁母猪基数很低,但由于近年来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大中型规模化猪场已经成为行业主流,依然保持着较为强劲的生产后劲,加之,业外大佬跨界养猪跟进速度较快,补市能力充分,将使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相信经过一定时间后生猪供应能力将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养殖者不能对后市过于乐观而导致误判。

作为一项“安天下”产业,今天的养猪业正步入从传统向现代推进的转型发展阶段。资本、技术、政策、消费四种力量正在改造甚至颠覆着养猪业,今后养猪将越来越难……但古老的养猪业注定会是一个不老的产业。俗话说:“贵时莫赶,贱时莫懒”。猪价高的时候莫去追赶,盲目地扩大养殖量;猪价低的时候莫偷懒,该养的还是要养,不要失去信心,坚持就是胜利。为此,笔者建议养殖户,切不可因为猪价上涨就得意忘形,盲目跟风,豪赌后市。面对当前反弹行情,应理性行之。在密切关注猪价之余,要加强高温高湿季节饲养管理,强化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同时,要适时出栏,适度补栏,不要过度压栏,尽量规避出栏之时屠企的反扑,即便是强弩之末,也不要小觑。总之,只有合理安排生产,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猪群健康,努力规避风险,才能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养殖收益。□

猜你喜欢

淡季猪价存栏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淡季不淡”!1-2月玩具出口5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8%
“淡季不淡”,2021玩具出口开门红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淡季不淡 尿素后市何去何从?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Xianning: The Perks of Visiting an Off-Season Res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