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4S模式设计

2015-03-20崔璨

文教资料 2015年1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者管理工作

崔璨

(南京工程学院 电力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4S模式设计

崔璨

(南京工程学院 电力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高校学生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以人本思想为导向构建新的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构建4S模式体系进行探讨,即服务理念、快速反应、流程简化、持续关注,以期实现高校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人本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 个性化需求 4S模式设计

一、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古罗马思想家M·T西塞罗提出的Humanism,指的是一种能够促使个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制度,其实质在于人的发展①。人本管理强调在管理工作中以人为中心,在管理中要根据人的思想、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在管理方式上更加灵活。

高等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一切学生管理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培养人的活动,属于人自身的再生产范畴,目的在于培养生动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人。以人为本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内在需要,高校学生人本管理就是“以学生为本”,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同时,更多地融入人性化、柔性化管理的元素,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导向。

二、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学生诉求不予重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常常被繁重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占据,很大程度上已经蜕变为学生的事务员,工作角色定位混乱,忙于应对指令的上传下达、会议召集等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使得他们鲜有时间与学生用心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不少管理者出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认为只要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事务性工作就好,缺乏育人意识,对学生的思想漠不关心,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也不能给予及时反馈和回应,久而久之与学生产生距离感,失去学生的信任与支持。

(二)重管理轻服务,忽略学生个性化需求。现今高校多采取外控型的管理方式,用各种管理制度限制学生的行为,希望学生能够绝对服从,贯彻落实管理者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期达到稳定有序的目的。这种过分强调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缺乏弹性,管理者习惯于以领导者自居,片面强调对学生施行权力,普遍缺乏服务意识。当今高校管理的对象多为95年后出生且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过分强调“统一性”的僵化的管理方式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在管理者的压制与监控下,失去了表达自己需求的机会,失去了自主实践的能力,失去了展示个性与发挥潜力的可能。

(三)办事效率低下,与学生沟通渠道不畅通。英国学者帕金说:“大学对一切都进行研究,就是不研究它们自己。”②高等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建立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然而,现实中很多高校存在办事流程重复,中间环节多,功能不集中的现象,再加上高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与学生的话语空间亟须拓展,有的老师还习惯性地“压制”学生,缺乏人文关怀,以至于学生不敢主动和老师交流沟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再加上随着新信息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沟通方式。由于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及事务性工作的压力,只有少部分管理者能够自觉使用新媒体与学生沟通,而学生对新媒体的掌握和运用越来越熟稔,导致之间鸿沟不断拉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三、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高校学生管理的4S模式设计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对大学生实行严格、规范的约束,管理工作者往往是高高在上,而大学生则处于被动的、被管束的对象。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强调在遵守制度化、规范化的同时,必须具备人性化、柔性化的管理特征,在管理理念上,讲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开展一切工作,在管理方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针对性,在管理目标上,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从人本管理的视角出发,可以将高校学生管理设计为4S模式体系,即Service:服务理念、Swiftness:快速反应、Simplify:流程简化、Sustainability:持续关注。

(一)Service:服务理念。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强调的是管理而不是服务,从传统观念上讲,管理的目的也是教育和培养学生,但是长期的实践表明高校管理工作一味地重视管理职能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有时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但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甚至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首先要更新观念,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服务对象,根据学生的需求主动地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推出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项目,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利的服务平台。管理者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才能够实现这一转变,管理者以服务学生为目的开展管理工作,出发点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所思所想都是为了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所以,这种管理模式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③。

现今工作思路的重心应从原先单纯的低级的管理转移到服务式管理中,贯彻服务育人的理念,着力解决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在院系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及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感受,通过换位思考,充分关注他们的利益需求,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他们更多民主参与的机会,保证表达意愿及反馈意见的渠道畅通,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加大关怀力度,高度重视解决学生的学业、就业及家庭经济困难等实际问题,主动为其提供咨询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关怀与温暖,为其接受教育和引导奠定感情基础。在日常管理时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注重制度的刚性和管理的弹性,寓服务于管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成才平台。

(二)Swiftness:快速反应。人本管理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要求高校建立起学生有求必应、快速反应的服务机制。在日常事务处理上,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在线对学生提出的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予以及时的反馈,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服务工作在上班时间之外的延续。在突发事件的问题处理上,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年级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到场进行协调处理,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快速反应不单单是指应对突发危机事件,而是一种时刻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全新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理念,讲求时效性和信息反馈的重要性。快速反应可以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中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实施网络化、交互式管理,建立起信息快速反馈机制。再如,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更新工作思路,不再像过去一样采取层层上报、等待上级回复的工作思路,而是要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一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学生提出的信息反映给相应部门的责任人,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尽快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对不作为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并在考核中予以体现。

(三)Simplify:流程简化。前文提及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十分突出,管理者服务理念的缺失和严格的层级体制结构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一项事务的办理往往需要学生本人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往返几次,给学生造成了很大不便。事实上,出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应当为学生提供人性化、无缝隙的便捷的高质量的服务,真正实现集约化管理。通过对现有流程的分析,从学生角度出发,简化不必要的办事流程和环节,抛除工作流程障碍,整合零散的流程,围绕结果而不是职能进行流程的再设计和重组,以简单、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整合分散的职能,形成管理合力,尽量减少学生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直接接触,避免学生在部门间来回奔波,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电子化办公的平台,提高在线处理能力。

(四)Sustainability:持续关注。持续关注是指由于高校特殊事件的处理是过程化的,因此需要关注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一事件。高校中心理异常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生等一系列特殊群体的学生虽然只占总学生人数的一小部分比例,但他们出现的问题往往使得管理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解决,许多学生工作管理者只看到眼前出现的紧急状况,问题一旦解决,仿佛石头落地,不再跟进,并不给予持续关注,这种管理方式为日后可能会出现的危机埋下隐患。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把特殊学生的问题当成自己常态化的工作,持续地跟进和关注,通过建立心理问题学生关注档案、贫困生资料库的方式在日常工作中重点记录,对特殊学生的状况进行持续的跟踪,这样一旦发生状况,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并且持续关注特殊学生的动态能够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悲剧的发生。

注释:

①刘建利.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启示.经营管理,2009,(56).

②朱永新.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3.

③张权.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8.

[1]王立仁,吴林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标准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2]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M].大连: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35.

[3]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53.

[4]高宝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5]尚海龙.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与“以人为本”的结合[J].改革与开放,2010,(3).

[6]董庸昌.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内涵[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3).

[7]张勇.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南京工程学院2014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QKJB201314)。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者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