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中感悟,读中生情,读中明理

2015-03-20谢秀芬

文教资料 2015年14期
关键词:山沟上学课文

谢秀芬

(敦煌市北街小学,甘肃 敦煌 736200)

读中感悟,读中生情,读中明理

谢秀芬

(敦煌市北街小学,甘肃 敦煌 736200)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个性化的朗读中与文本对话,在朗读感悟中升华情感。在《山沟里的孩子》教学中,作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促进学生主动感悟。通过初读、品读、精读等方式,步步深入、层层递进,让学生走近山沟里的孩子,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与勤奋,让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自强不息的好少年。

朗读 感悟 升华情感 审美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文字,语文呈现给孩子们的文本都是情感丰富、文质兼美的文章。语文学习活动中的“朗读”、“感悟”,是学习者用心灵感受语文材料,领悟语言内涵,使理解与认知得以展开,使联想和想象得以跃进,使情感体验得以加深,使人格得以深化。因此,阅读感悟是一座神奇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学生在心灵深处与文本对话,浸润于作者用语言文字营造的美好氛围,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与优美的语言,实现与文本意义的认同。

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充分朗读,促进学生主动感悟。要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汉语是最适宜诵读的语言,感悟必须以充分读为前提,读得不充分,就很难有所感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

吟诵一篇文章,必须依据对文章的感受与理解,错综地使用高低、强弱、缓急的语调。叶圣陶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传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理解。朗读中,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圣陶先生描述的这种境界,就是通过吟读达到的审美境界。

最近学校里组织语文“情感课堂”观摩交流活动,我执教了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山沟里的孩子》一课,这节课的设计以读为主,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的情感与朗读、思维训练与语言表达同构共生,唯美的课堂在孩子们一双双眼睛里闪光,情意浓浓的课堂、情动于中的感悟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绽放——朗读品味中,看到孩子们一双双高举的小手,一次次与文本碰撞迸发的火花,我聆听孩子们成长的声音,深切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美丽。

《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文本用富有情感的语句,描写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去上学的情景,孩子们上学、放学的情景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画,生动而多彩。山沟里的孩子们抹黑上学,摸黑回家,一路上会遇到种种困难,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学习环境是恶劣的,但他们的学习生活是美好的、快乐的。设计这一课时,山沟里的孩子与我所带的孩子在地域、文化背景、生活条件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山沟里孩子每天面临的困境,孩子们感到很遥远,很陌生。如何让他们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在情感的斡旋中懂得山沟里孩子们求学的辛苦与乐观,这是教学中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的教学理念是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追求课堂的实在与本真,追求课堂的灵动生成。

一、创设情境,激趣初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朗读声像带等作为“导读”,让学生模仿体味,还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要领,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和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课始,我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反映山沟里孩子生活、学习现状的视频《凤凰琴》。看到简陋的教室,破旧的书桌,山沟里的孩子在忘我学习的场景,学生的心灵被触动——看到孩子迷茫的神情、疑惑的眼神——我用一段饱含深情的引入拨动学生急切走进文本的心弦:同学们,你们渴求知识,来到了学校,当你们在知识的殿堂里汲取营养时,你可否注意到与你同龄的一批孩子们,他们和你们一样渴求知识,但是他们生活在偏僻的山沟里,为了获取知识,他们是怎样上学的呢?今天我们一起阅读一篇文章——《山沟里的孩子》。孩子们想弄个明白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想急切地走进文本,了解山沟里孩子们生活、学习状况。我精心设计以读为主线,让情感的课堂张起朗读的双翼。孩子们先初读课文,要求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要告诉大家,你了解到了山沟里孩子们的什么,带着问题,孩子们第一次走进文本,有的孩子放声读、有的选择默读,有的同桌对读——让我欣慰的是形式多样的初读把孩子们带进文本,顿时,偌大的教室回应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是那么的清脆,如山涧中流淌的清泉叮当作响,又如春天的风吹绿田野,孩子们的初读感悟如千树、万树梨花悄悄绽放——因为读得深情,孩子们的回答紧紧抓住课文脉络,一是山沟里的孩子上学很困难,二是孩子们不怕困难,勤奋学习,找到一把金钥匙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二、激情朗读,读中感悟

到底山沟里的孩子们上学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面对的呢?为了突破本课的重点,我引领学生进入品读课文的环节,先指导读一至五自然段,一段一段地读。如课文的第二段中的一句话: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孩子们起初读这句话,感觉山沟里的孩子如履平地,很轻松。我赶紧为孩子的感情朗读搭好梯子:寥寥数笔,我在黑板上画出了满天的星斗,弯弯的一轮月牙挂在天上,上学的山路,近处是一座高山,远处又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孩子出门的家与学校之间隔着很长很长的一段山路,孩子们看着山路、黑夜,这次读的感觉不同,不由自主地加重“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的语气,山路越读越远,孩子们翻山越岭上学去。读到“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有黑变红了”,我先让孩子自己体会着读,读后,说说你从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野葡萄、牵牛花、女孩儿的新褂子都是黑色变的呢?有的孩子说一路上天都黑着,你看野葡萄是黑色的,天太黑了,看不到它原来的颜色,上学的孩子们走了很长很长时间,天渐渐亮了,野葡萄才变成绿色。孩子们带着“路远,走的时间长”的体会,读得更有味,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读出感情,我和学生卖了个关子,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动心了,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朗读?范读中,学生全身心走入文本,体会不同,表达不同,各具情感体验的朗读如一块石头投进湖中,溅起层层浪,一浪一浪地往前涌。读到孩子放学,天又暗下来了,孩子们摸黑回家,走的还是来时的路,路边的景物也由原来的颜色变成一通儿的黑色,我让学生找与此相对应的句子,找出来后,又让他们对比着读,层层递进式地朗读,孩子们的情感在课堂上流淌,孩子们的思考也在升华:山沟里的孩子上学太辛苦了。当孩子们读到第五自然段时,我借用课件:黑压压的山岭中,一条山路蜿蜒盘旋,到处漆黑一片,凄厉的狼嚎声由远而近撕破夜空,羊栏边的黄狗叫个不停,天黑洞洞的,令人毛骨悚然!山路上孩子们三三两两,结伴回家——我告诉孩子这就是山沟里的孩子每天回家的山路。找一至五自然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黑”,抹黑上学,摸黑回家,无边的黑暗包围着孩子,可他们说说笑笑,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呢?水到渠成,学生异口同声:是知识。课上到这儿,我鼓励孩子提出不懂的问题,一个孩子说:“为什么有了知识就能改变家乡的贫穷与落后呢?”不用老师作答,别的孩子已经把小手举得老高,一个孩子说:“我来告诉你吧,山沟里的孩子找到金钥匙,就是学到了知识,有了知识,就有了智慧,就能解决问题!”有一个孩子抢着说:“有了知识就能办大事情。”还有个孩子说“今天学了这一课,我才知道山沟里的孩子和我们相比,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很差,但他们不怕困难,他们勤奋学习成才的故事感动了我,他们太棒了,我要向他们学习。”难懂的问题在孩子的理解中变得浅显易懂,至此心灵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一溪活水,缓缓流淌。

三、书声琅琅,升华情感

美丽的语文课堂呈现给孩子的是文本的美,带给孩子的是心灵深处的触动与思考——因为学生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我在本节课的结束处设计了小练笔:山沟里的孩子,我想对你说……学生的思维活跃,情感迸发,他们的表达更是情真意切:“山沟里的孩子,虽然我没有见过你,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但是了解了你们刻苦学习的事迹后,我被感动了,你们不怕上学路远,不怕起早贪黑,不怕山路上的危险,你们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学到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祝福你们!”“山沟里的孩子,以前我在学习上偷懒,不主动,看到你们学习的勤奋后,我觉得很惭愧,我要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好好学习,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难怪,本课结束时,孩子们把自己的祝福融化在了一句话里:“啊!山沟里的孩子不怕从黑夜起程,他们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灿烂的黎明。”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字字传情,祝福声声,声声祝福,此情此景的朗读已不仅仅是声音的表述,更是发至心灵深处的最强音。

理想的课堂应该书声琅琅、情意浓浓,理想的课堂处处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激扬着飞扬的心灵。这节课再次使我深切感受到课堂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共同拥有,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用心灵唤醒心灵,而不是灌输,更多时候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朗读感悟是一把通灵的钥匙,通过感悟,让学生打开心扉,静心倾听作者的诉说,敞开情怀,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和喜事同喜,与乐人共乐,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感悟,就是让孩子们在读中体会被春雷“唤醒”的春笋,“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那样的活泼劲儿;体会“小雨点”或者睡觉、或者散步、或者奔跑、或者跳跃那样的顽皮劲儿;体会“小池塘”的明艳、“春到梅花山”的美丽、“草原早晨”的欢乐。朗读感悟就是让学生认识“长城与运河”的古老和壮丽、“美丽的南沙群岛”的富饶与迷人和“庐山的云雾”的神奇与美妙。

语文味在那里,在琅琅书声中,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课堂因琅琅书声而精彩,让我们引领孩子在琅琅书声中感悟语文的魅力吧。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万明华.有效的语文教学.P61,62.

猜你喜欢

山沟上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我爱我的土山沟
今天我要回山沟
背课文的小偷
聂一菁 探访西山沟村
山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