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梧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15-03-20黄燕勤雷飞

梧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梧州校企基地

黄燕勤,雷飞

(1.2.梧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梧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黄燕勤1,雷飞2

(1.2.梧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文章对梧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基本信息进行了介绍,从教师队伍、教学条件、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对该专业转型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梧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该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应用型;电子商务;转型发展

“十二五”规划把电子商务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子商务正在高速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中国2014年全年的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1]。2013年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680万人。未来5年,我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将有半数企业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更加趋紧[2]。但由于理论体系、教材和教学案例的生成具有滞后性,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跟上行业的变迁,使传统教育体制下的电子商务教学与企业实践严重脱节。如何破解电子商务人才中高校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

近年来梧州学院非常重视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2014年梧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被学校确定为第一批转型试点专业,因此本文拟对梧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如何转型发展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专业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梧州学院2002年开设电子商务专科,2010年增设电子商务本科,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全日制在校生4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300多人,专科生80多人。电子商务本科招生数量逐年增长。

电子商务专业为经济管理学院现代商贸专业集群的核心专业。

2.教师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7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中级职称5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硕士6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在读博士1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4%;“双师型”教师1名,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4%;具有行业经历的教师2名,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

3.教学条件

(1)实验室

拥有1个专业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占地面积200平方米。该实验室在2011年获区市共建实验室项目资金的支持,梧州学院对电子商务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对2004年购买的103台电脑进行了更新,并新增了3台服务器,新建了金算盘的开放式“全程电子商务实训平台”一个,为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实验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实习实训基地

现有“天猫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梧州喜点传媒”“梧州网商商会、阿里巴巴云贵区”电子商务实习实训基地3个。

4.专业与课程建设

(1)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体现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并根据前面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梧州学院对2012级、2013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作了修改,确定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坚持“校企合作、贴近业界、服务地方”的核心理念,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相关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商务、管理、营销、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具备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方案设计与实施、电子商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在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机构、网站、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012级、2013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为了紧扣“校企合作、贴近业界”的理念,梧州学院作了一些改革。第一,将淘宝大学通过对百万中小企业调研,并针对网商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能力的需求而建立的一套岗位能力模型(包括美工、客服、推广等紧缺岗位)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增设了集中实训课程“电商运营”,以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第二,限定选修课增设了“全程电子商务实训”课程,以金算盘全程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结合企业实例,选取典型的业务场景,让学生学习按照不同的职能角色如何有效地在基于SaaS模式的电子商务开放式平台上,高效地开展和推进各项业务活动,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管理活动的全程电子化[3],使学生对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构造、业务流程、组织管理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2)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探索如何使课程知识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教学改革,梧州学院在2012级、2013级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第一学期的“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大纲中明确增加了淘宝开店的实训要求。

在2012级专科的“全程电子商务实训”“电商运营”中开始探索“五位一体”(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自主学习为一体)的立体式教学改革[4]。

探索校内外专职和兼职教师合作教学的改革实践。2010级电子商务本科的“电子商务项目管理”

课程由梧州喜点广告传媒策划有限公司的江副总经理与校内任课老师一起编写教案,分别讲授相应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应用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2013年梧州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建立了两个校外实训基地。

第一个校外实训基地是天猫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该基地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拓展高校学生就业为目标,由阿里巴巴集团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采用真实企业运营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在校实训,提前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战能力和就业的层次[5]。

2013年8月份,梧州学院经济系与浙江天猫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梧州学院—天猫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协议。

通过“课程植入+技能强训+顶岗实训+品质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实训就业的难题。

第二个校外实训基地是“梧州喜点传媒”电子商务实习实训基地。该基地成立于2013年9月1日,由梧州学院经济系与梧州喜点广告传媒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点传媒公司”)合作建立。

二、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与产业及地方发展的适配度还不够

虽然梧州学院坚持“校企合作、贴近业界、服务地方”的核心理念,但是在内化为具体办学行为方面仍有差距,服务产业、地方的广度和深度仍需拓宽和加深。

由于电商发展迅猛,电商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够满足产业以及地方发展的需求,培养目标和产业及地方需求的关联度还不够高,地方性、行业性体现不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在本地的就业率偏低。

2.学生缺乏实战机会

虽然建立了专业实验室,有专门的实训平台,但只能对电子商务实践环节进行模拟;虽然建设了实训基地,但目前主要是用于解决学生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实训、就业问题,学生在平时的实战练习还较欠缺,实训基地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3.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具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仍然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仍然偏少。

三、解决措施

1.重构一个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更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应认真分析电子商务行业相关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征求行业专家、同行专家的建议,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6]。根据他们的建议及根据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分析和梧州学院的实际情况,以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需求及地方需求为导向重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①坚持以“校企合作、贴近业界、服务地方”为核心理念。

②根据“实基础、适口径、重能力、能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来培养人才。

③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发挥协同和互补优势,结合网络经济的时代发展需要,培养面向电子商务服务业,具有商业素养、互联网素养和电子商务综合能力的网络商务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④侧重点应是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帮助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2)重构电商专业核心课程

以商业素养、互联网素养、电子商务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重构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

①商业素养的培养。因为电子商务是网络零

售,可新增“零售学”或“网络零售学”作为必修课;增加“OFFICE高级应用”(基本的职业素养)作为选修课,或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

②互联网素养的培养。可新增“商务数据分析”(要懂得数据的重要性)、“互联网用户体验”和“互联网应用与思维”(常用的互联网平台与应用及互联网思维逻辑)等内容,将其融进“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或以讲座形式进行。

③电子商务综合能力的培养。因为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应新增“电商前沿动态”课程,将此课程知识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融入每门相关的电子商务课程中。

因为互联网经济是眼球经济,应新增“视觉与营销”课程,让学生掌握运用视觉设计进行营销的规律和技巧。

④增加多一些国际贸易方面的课程,以提高学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在这方面凝炼自己的特色。

⑤对原有计算机方面的课程进行微调。

2.探索“电商实战”人才培养模式

以“五双五互”(“校企合作双方互惠”“理论与实践交替双向互动”“毕业证书与技能素质拓展证书双证互融”“教书育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双师互为”“技能竞赛创业大赛双翼互助”[7])内涵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深化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平台,探索电子商务实战教学新模式,破解电子商务实战人才缺乏这一难题。

(1)政校企合作共建电子商务实战基地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核心理念,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促进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8]。

借力政校企联盟,可与阿里巴巴、杭州赢动咨询有限公司(杭州网商园服务中心)、广东蛙人网络科技公司、梧州网商协会、梧州工业园区、梧州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梧州商务局等企业结盟,建立电子商务实战基地,为梧州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整体服务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引进企业真实项目,由学生团队在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地方的共赢,学校通过该实践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和“校中厂(店)”的实训基地,为电子商务学生提供了实战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环境、企业的运作模式、岗位工作的流程,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创业能力,解决学校企业化实习实训问题,推动产、学、研相结合。

(2)毕业证书与技能素质拓展证书双证互融

以毕业证书与技能素质拓展证书双证互融互通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切入点,通过对原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和整合,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培养电子商务行业真正需要的、体现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实战人才。

(3)探索电商实战教学新模式

通过政校企联盟平台,推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引导专业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现理论—实践双向有机互动,探索电子商务实战教学新模式。

(4)技能竞赛创业大赛双翼互助

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创业大赛等相关竞赛,使学生融入职场环境,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对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①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专业建设指导能力的中年教师,拓宽引进渠道,积极从行业企业调入或聘请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②鼓励和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和职称。

③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通过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及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通过建立“企业导师团”,与学校教师一起共同开展教学工作,实现双师互补,将企

业对人才要求与学校培养人才目标相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www.100ec.cn/zt/upload_data/ 20150408.pdf.

[2]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EB/O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www.100ec.cn/zt/upload_data/ down/2013rcbg.pdf.

[3]金算盘全程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书2[EB/OL].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738621d433d4b14e85246810. html.

[4]胡玫艳.“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立体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总结报告[EB/OL].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 -484476354.html.

[5]慕艳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以“天猫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基地”项目为例[J].中国市场,2013(22):56-57.

[6]宋若翔.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00-101.

[7]面向区域通向国际的物流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EB/OL].广州航海学院,http://www.gzhmt.edu. cn/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191.

[8]朱林生.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基于校地互动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0(9):25-27.

On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E-business Major of Wuzhou University

Huang yanqin1,Lei Fei2
(1.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zhou University, Wuzhou 543002,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business major of Wuzhou University,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eachers team, educational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of the major and course design, makes a research in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his major.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his major.

Application; E-business;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G642.4

A

1673-8535(2015)04-0081-05

黄燕勤(1968-),女,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雷飞(1965-),女,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统计学。

(责任编辑:覃华巧)

2015-05-06

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231);2015年梧州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wyjg2015B003)

猜你喜欢

梧州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中共梧州城工委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我的基地我的连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