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

2015-03-20玛达尼亚金炳镐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区域道路民族

玛达尼亚 金炳镐

(石河子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要坚定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根本理论和根本制度的“三个自信”。

一、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一直强调根本道路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加速发展问题。各族人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按着“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总布局,团结合作,奋发努力,才能不断地促进各民族的发展繁荣、共同富裕,不断地促进各民族间的和睦共处、信任和谐,不断地促进各民族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地促进各民族关系的发展完善。也就是说,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科学地归纳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内涵,即“八个坚持”。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做好民族工作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有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还要有德才兼备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历史经验表明,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民族工作干部队伍。

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同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工作是做得最成功的。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唯一正确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形势下要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就必须坚持这一正确政治方向,就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正确道路不动摇、不偏移。

三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历史事实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我们必须把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民族工作中,加强各民族团结来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四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都把民族平等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践行到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实际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把它作为新中国的立国的一个根本原则多次加以强调。民族一律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如何,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一律平等,享有和履行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民族平等是广泛的、全面的、真实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

五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民主政治制度。新形势下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政治制度。

六是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两个共同”是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团结进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核心所在,“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必须坚持这个主题,必须解决这个核心问题。

七是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的关键。要培育中华民族是民族复合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认同,要培养各族人民血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意识。

八是坚持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把法治贯彻到民族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民族工作法治“全覆盖”,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将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根本保障,将为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的“八个坚持”,涵盖了我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政策、制度、法律等各方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是新形势下我党民族问题理论的结晶,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自信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创立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不断解决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毛泽东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不断解决改革开放时期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开创以来,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八大后的新形势下,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主干内容增添了新理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主要体现在2005年5月颁布的中央10号文件中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十二个方面论述中。主要内容是:一是关于民族概念的论述;二是关于民族发展规律的论述;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论述;四是关于民族问题的涵义和特性的论述;五是关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根本道路的论述;六是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各民族的论述;七是关于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的论述;八是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的论述;九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的论述;十是关于“两个共同”民族工作的主题的论述;十一是关于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政策的论述;十二是关于民族干部政策的论述。这十二个方面理论构成了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体系,最主要的,一是阐明民族这一理论上的一个根本问题,解决促进民族发展这一实践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二是阐明民族问题这一理论上的另一个根本问题,解决协调民族关系这一实践中的另一个核心问题。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六个共同特征的论述是一次重要理论创新和突破;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来促进民族发展的论述是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关于民族问题涵义的理论是又一次重要理论创新和突破;关于协调“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的辩证关系来协调民族关系是再一次重要理论创新和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体系,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发展繁荣为最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石、主线、基本形式、基本宗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指引下,我国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平等和谐的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当前还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等民族工作系列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新理论、新政策、新办法、新措施。主要有:深刻阐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深刻阐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科学内涵;深刻阐明民族工作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深刻阐明民族平等始终是我国立国之本;深刻阐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深刻阐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深刻阐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阐明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深刻阐明加强民族工作中党的领导,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丰富和发展,是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理论指南。

三、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自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政策在全国民族地区推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新建了几十个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县,现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级民族自治地方已达到155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按照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加快发展经济社会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括它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各项制度。这一制度使44个少数民族人民享受民族自治权利。因此,“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不容动摇。”在新形势下,在贯彻实施“四个全面”战略中必须坚定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必须完善创新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形式和法律制度,真正起到作为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形式、基本民族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道路、理论和制度。我们一定要坚定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王正伟.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求实,2014,(20).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二OO三——二OO九年)[J].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金炳镐,龚志祥,田 烨.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新解——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7,(3).

猜你喜欢

民族区域道路民族
我们的民族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范式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社会主义的视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逻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