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群众路线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与实践途径

2015-03-20刘志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校园文化理论

刘志会

(长春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032)

论群众路线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与实践途径

刘志会

(长春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032)

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形成正确的群众观、提升使命感、培养工作能力。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实践中,可以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党团宣传教育活动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与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途径来进行。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众路线;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的培养和教育,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1]。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关系国家前途命运。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在大学生中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壮大党的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群众路线教育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1]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革命和建设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也要围绕群众路线进行,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榜样。群众路线既是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方法。群众路线教育能够进一步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使命感。在培养实践中,贯彻群众路线能够进一步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具体来说,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力保障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建设是关键。广大青年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的成长成才关系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培养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至关重要。

群众路线教育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升责任感、使命感的重要途径。群众路线教育能够帮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挑战,从而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的重要途径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正确的群众观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标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并将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因此,通过群众路线的理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是大学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人民群众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各种社会思潮和西方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冲击下,大学生的群众观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有所减弱。因此,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教育,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服务和奉献群众的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才干。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理论是指导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理论,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观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三)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作能力

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作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可靠接班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具备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始终以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人民谋福利为己任,这样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其表率作用才能得到认同。群众路线教育能够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掌握扎实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使他们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耐心做群众工作,成为群众信赖的人。另外,在新的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工作方法必须创新,其前提就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基本原理,并将其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才干,提升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途径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知行统一的过程。所以,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这一基本途径。群众路线的理论教育是将群众路线理论内化成为“知”的过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前提和基础;“行”是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是“知”外化的表现与结果。高校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进行群众路线教育,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化理论学习,明确党的群众路线产生的背景、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新时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现实意义等,做到群众路线理论教育的系统化。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等价值理念根植于大学生的头脑中。通过理论学习夯实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使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只有具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理念,才能指导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的理论教育还要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在实践中深化对群众路线的理解。“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2]高校要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创造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社会实践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利用群众路线改造客观世界能力养成的活动,也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真正地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利用假期深入工厂实习、做社区志愿者、到村镇做志愿服务活动、到农村偏远山区支教,在社会实践中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发现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在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虚心向群众学习。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积极投身到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到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才能切实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从社会实践中理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群众工作方法。

(二)开展党团宣传活动教育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团组织的作用,并且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这种立体型的培养模式来充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意识,锻炼他们的群众工作能力。一方面,通过党团宣传活动教育树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优秀典型,扩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基础,使高校学生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一种信赖与认可。这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帮助同学、为同学排忧解难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围绕群众路线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从广大同学中寻找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在校园中开展帮扶贫困学生、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勤工俭学服务社等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担当校园文化建设志愿者。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与学校党团宣传活动相结合。在党团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广泛的支持,这便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同学中,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的尝试。

(三)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与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相结合

2013年6月,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不断深入开展,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四风”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的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高校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与解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身实际问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有的理论品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部分青年学生具有崇高的道德人格与理论品质,但在一些学生的身上还存在群众观念淡漠、计较个人利益、做事形式主义、存在享乐主义倾向,这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观点相矛盾、相背离。所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过程中要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解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身存在的问题相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在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查找自身缺点,解决自身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7,36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6.

2014-12-15

刘志会(1975- ),女,黑龙江同江人,长春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64;G641

A

2095-7602(2015)05-0008-03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校园文化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观条件分析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