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现存问题及对策※

2015-03-20课题组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东湖风景区生态旅游

课题组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东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现存问题及对策※

课题组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东湖风景区在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存在生态旅游资源挖掘不够、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欠缺、游客生态旅游参与和体验不充分、基础设施生态化体现不足、景区与社区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本文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是贯彻生态理念,转变功能定位,优化管理模式,实现绿色低碳和统筹发展。

东湖风景区;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问题;对策

武汉东湖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近期正在申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东湖风景区四大景区,访谈东湖风景区领导和创建工作专班人员,解读《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评分实施细则》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在对东湖风景区旅游景区深入调研和对文件深层解读的基础上,和中科院东湖研究学者探讨,汇总创建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学术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东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现存问题

(一)生物旅游资源挖掘不够

东湖风景区具有丰富的生物旅游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资源丰富性和价值独特性高。虽然目前旅游区内凭借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了各类旅游产品,但总体看,各类产品和项目对东湖丰富的生物旅游资源挖掘和展示不够,尚未突出东湖作为生态旅游风景区所体现的生态资源和产品特色。

(二)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欠缺

生态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也是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特色功能。目前,东湖风景区内通过植物标示牌等形式开展初步的环境教育,湿地公园内部也筹划建设各级宣教设计。总体看,目前风景区内生态环境教育刚刚起步,一些宣教产品和项目尚未成型,没有形成科学、统一、规范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体系。

(三)游客生态参与和体验不充分

参与性和体验性是新时期旅游客源市场对旅游产品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旅游则更加强调游客的生态参与和体验,在各类生态活动参与和体验中认知自然,提升自我。风景区内现有的赏花、观鱼等活动以游客单项的观赏、拍照为主,几处亲子园内的参与性活动缺乏生态元素,使游客对东湖的整体生态参与和体验不充分。

(四)基础设施生态化体现不足

目前,东湖风景区的基础设施通过5A级景区的创建得到很大提升,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但总体上生态化理念体现不足。尤其是,施工环境影响整体质量提升。武汉市政府市政工程东湖隧道的建设对东湖风景区整体景观协调度、交通通达度以及东湖水环境质量等都产生严重影响,成为东湖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不利因素。

(五)景区与社区发展不协调

生态旅游的另一大特点是要求旅游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切实利益,鼓励社区居民的充分参与,实现景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目前,风景区范围内现有村庄12个,景中村土地资源在使用上又受到许多限制,自身难以平衡。景中村产业匮乏、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带来的就业压力和致富需求都难以得到缓解。虽然风景区各类规划中都对景中村的社区化改造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划和要求,但受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目前景区内景中村的改造尚未全面突破,景中村房屋私搭乱建、居民无序经营等现象严重影响东湖生态风景区的整体形象。

二、东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坚守准则

东湖创建工作必须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前提,将统筹游客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作为核心准则,注重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努力建设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高、生态效益显著、景村一体化和谐发展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主题与特色是凸显旅游产品魅力和可持续存在的灵魂,没有特色,主题不鲜明,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源泉就无法疏通,旅游市场竞争就会失去核心因素。东湖风景区生态旅游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必须结合东湖特色景区的特色生态资源、特色景观、特色文化内涵,凸显其生态性主题。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充分体现生态旅游内涵,保持自然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原生性或原始性,在原生态开发体验中追求独到的产品特色,切实提高生态旅游的市场竞争力。立足自身自然地理背景、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系统本地特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充分挖掘湖泊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价值和体验功能。

(二)保护生态,适度开发

生态旅游的关键点在于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这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根本前提,也是东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基本指导原则,所有项目的建设、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以抓住生态环境保护这一核心要素,确保不导致生态系统恶化。惟其如此,开发创建才有价值,开发规模、速度和内容才能在适度、适合的层面展开。旅游活动的强度和游客数量控制,必须在东湖风景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以内。不过度开发,不超负荷运行,生态环境的保护才有实际意义。

目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设计的汽水调节方式主要是在汽侧调节,通过不完全调研,汉川、织金等工程反馈运行状态良好。委内瑞拉工程由于暖风器和疏水箱之间的压差不够以及只在每台炉去2台暖风器的蒸汽母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而去每台暖风器的流动阻力相差较大,造成2个暖风器的疏水压力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暖风器疏水不畅,形成水击。但是大别山二期司令图审查时业主明确要求暖风器的调温方式为水侧调节。参考七台河运行经验,在暖风器设计中设计一疏水冷却段,通过控制暖风器疏水水位,将疏水温度调节到接近或低于汽机排气温度,疏水可直接排至暖风器[5],而且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三)协调利益,双向发展

东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过程中必须协调各方利益,包括旅游区与当地居民之间、旅游区与旅游者、旅游业界之间等关系的交流沟通和利益协调,关系沟通才能实现观念融通,利益协调才能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利用中的利益分成,将经济利益和人文使命叠加,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四)容量控制,持续发展

旅游者的心理容量和生理容量,旅游区环境容量皆有阀值,超过这个阀值,不但干扰旅游者的体验过程,更主要是破坏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建立包括环境负面影响评估、容量评估、对旅客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管理和可允许接受的变化程度等环境反馈机制,既不破坏环境,又让旅游者体验“物超所值”的感知。

(五)环境教育,打造精品

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最大的差异是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功能,既有内容要求,又有质量指标体系。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规划时,必须认真考虑在旅游区内设计一些能启迪游客环境意识的设施和旅游项目,启发诱导游客自觉践行,使东湖风景区生态旅游产品不仅让游客获得完美的体验,还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

三、东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东湖风景区具备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优势条件,并在综合资源禀赋、配套服务设施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自身优势。同时,通过努力整改和提升,能够规避和解决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些问题甚至可以转化为优势。整改和提升要重点解决以下要点和难题:

(一)贯彻生态理念,培育生态行为

(二)打破市场惯性,转变功能定位

东湖已经有80多年的开发历史,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然而东湖历时多年的开发依然没能摆脱城市公园的烙印。造成此困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长期以来东湖的功能定位。从东湖的资源条件和武汉城市的发展战略来看,东湖不应只是一个城市公园,应该是立足武汉、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都市旅游品牌。在承担城市居民日常休闲需求的同时,东湖应努力打破长期形成的市场惯性,由城市公园向区域旅游目的地转变。东湖有能力、有条件成为像杭州西湖一样的都市旅游品牌。

(三)优化基础设施,实现绿色低碳

目前,景区交通承载能力不足,尤其是高峰时段停车场承载能力不足。加上湖底隧道施工,造成交通不成系统,通行较为混乱。周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风景区的交通易达性差,各景区道路建设状况不一。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游客游览效果,又不利于延伸旅游产品价值链和深度挖掘游客消费需求。拓展发展空间,以停车场建设为重点,优化景区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实现绿色低碳,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进而也成为景区转型升级需要破解的难题。

(四)挖掘科学内涵,提升景区品质

风景区生态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现有项目都比较平淡,项目缺乏参与和互动。同时,滨水、山林及周边的田园乡村等资源没有得到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因此,如何挖掘风景区生态资源价值,创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推进滨水、山林、田园等资源的深度利用,全面释放东湖风景区组合资源的价值潜力,将是急需破解的又一难题。

(五)优化管理模式,确保平衡发展

目前旅游景区最大的矛盾除了景区与游客的冲突外,就是景区管理者与原居民的利益冲突矛盾。因此,实现景区与社区的统筹发展是生态旅游的一大核心理念。景区与村民之间的利益协调与平衡问题是目前东湖风景区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如何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平衡多主体利益,都将成为东湖风景区进一步提升且必须破解的关键问题。

[1]蒙睿,周鸿.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高静,童索凡.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接与互动研究[J].开发研究,2014(05).

[3]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责任编校:邓小妮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Building East Lake Scenic Spot into National Demonstration Area of Eco-tourism

GAO Jing LIU Xiao-xiang HE Fei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56,China)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East Lake Scenic Spot into the national demonstration area of eco-tourism, here are some problems as the inadequat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resources,insufficient environmental educaion of eco-tourism,no full participating chance for tourists to experience eco-tourism;no full expression of ecological oncept from infrastructures and lack of harmony between the scenic spots and neighboring communitie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best solution to these issues is to put ecology in priority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and meanwhile,to control the capacity and coordinate each party’s interests.It provides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to ully carry out the ecological conception,and change the orientation of East Lake’s function and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mode to realize a green,low-carbon and well-coordinated development.Only when we impl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and give timely as well as efficient guidance in its development can we tru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ast Lake Scenic Spot into national demonstration area of eco-tourism.

East Lake Scenic Area;build;demonstration area of eco-tourism;problems;countermeasures.

F592.7

A

2095-7955(2015)02-0005-03

本论文为武汉市产学研项目《东湖风景区创建国家旅游示范区的研究》(项目编号:CXY201407)的核心成果。

2015-01-27

高 静,武汉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刘小祥,东湖风景区旅游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景区管理;何 飞,东湖风景区旅游管理局干部,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景区管理。

猜你喜欢

东湖风景区生态旅游
我爱东湖
东湖古柳
东湖一角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