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彦淖尔市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2015-03-20郭志敏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巴彦淖尔乡村生态旅游

郭志敏(河套学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巴彦淖尔市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郭志敏
(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摘要: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乡村生态旅游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品单一,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本文提出应开发设计多元化产品,实施品牌营销等对策,促进巴彦淖尔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巴彦淖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乡村生态旅游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生态文化,提升乡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全新理念的旅游活动,是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巴彦淖尔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巴彦淖尔市素以“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美誉而闻名于世,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国内享有盛名的瓜果之乡,是黄河几字湾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以生态文明为理念,坚持旅游业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相结合,突出特色,互融互促,同步发展,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目前,巴彦淖尔市形成规模的乡村旅游点198家,其中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家;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旗县1个,5星级接待户4家、4星级13家,年接待游客92万人次,年旅游收入2.1亿元[1].巴彦淖尔市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是提高农牧民收入,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 巴彦淖尔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类型单一,雷同性强

目前,巴彦淖尔市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主要以休闲旅游型、观光游赏型、采摘品尝型为主,而民风民俗型、学习体验型等旅游产品较少,类型较单一,且缺乏特色,雷同性强.如巴彦淖尔市“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不仅数量之多,而且服务内容都是美食+休闲,缺乏创新,这不利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特色

乡村生态旅游最大特色就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乡土性,是区别于其他游形式的本质特征,也是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的保护,还应体现在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因此,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时,应深刻发掘其文化内涵,突出旅游产品的原生乡土性.巴彦淖尔市拥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和游牧文化历史,但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时,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没有体现出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和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缺乏地方特色,这不利于保持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2.3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缺乏深度体验性,忽视教育功能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需求,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参与性,注重在旅游过程中开拓视野,汲取文化知识.而乡村生态旅游以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一系列参观体验活动,为旅游者了解农业科技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感受传统文化提供了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平台.但是,巴彦淖尔市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大多以采摘游、休闲娱乐为主,体验多流于形式,如有的采摘园,游客采摘完,就没有其他形式的体验活动了,游客从中并没有获得质的享受.因此,在设计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时,应拓展游客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其教育功能.

2.4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缺乏,知名度不高

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四川成都、北京等地都成功地塑造了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如成都三圣乡选择发展花卉业为主导产业,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五朵金花”,形成以花草为媒和文化创意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成为全国知名的艺术原创集聚地.巴彦淖尔市拥有一些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如2014年乌拉特前旗公田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杭锦后旗的向日葵景观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但由于开发整合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导致许多生态旅游产品被困在当地,品牌知名度不高.

2.5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乡村生态旅游对经营者和服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一般来说,不仅要求他们有较高的环保意识,还要懂得礼仪、民俗文化、营销、环境卫生与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的服务技能.无论巴彦淖尔市还是其他地方,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服务人员大多是当地村民,由于没接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服务意识淡薄,专业旅游人才极度匮乏,极大地制约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3 加快巴彦淖尔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

3.1科学规划,注重产品开发设计的多元化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应科学规划,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引导各地依据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开发设计旅游产品,在开发规模、开发主题和开发内容等方面要严格管控,避免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类型单一.巴彦淖尔市各地还应创新发展思路,加强产业融合,开发多元性旅游产品.如杭锦后旗的向日葵景观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在设计这类田园风光体验型旅游产品时,要融入科普、教育、艺术、体验等元素,能够形成产业链.杭锦后旗政府部门可以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向日葵为主题,设计一些列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如泰国中部华富里府是泰国最大的向日葵种植地,葵花盛开时都举行“葵花节”,是泰国著名的景点之一.泰国利用向日葵花语“崇拜”和“敬慕”,把向日葵作为父亲节主要的观赏花和礼品花,游客们可以随意拍照,村民则售卖与向日葵有关的商品,如盆栽、别针、头饰、风铃、插花等.杭锦后旗可以深刻发掘与向日葵有关的爱情传说,设计以爱情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还以把它打造成艺术家创作基地,同时开发设计系列附加产品,形成产业链.

3.2深刻发掘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乡村生态旅游最大特色就是保持旅游产品的原生乡土性,乡村传统文化又是原生乡土性的重要载体.只有深刻发掘乡村文化内涵,才能保持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独特性,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因此独特的乡村文化性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是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巴彦淖尔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发展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具有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强烈的文化包容性.巴彦淖尔应依托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文化资源和游牧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一是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目前巴彦淖尔有很多依托游牧文化资源开发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在开发设计旅游产品时,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内容上大多雷同,基本上都是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学蒙古话、乘勒勒车、赛马、射箭、看草原风光、品尝蒙古传统饮食,缺乏特色,这不利于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形成,也不利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资源整合,抓大放小,集中精力打造精品,以点带面,做大做强旅游品牌.

二是深刻发掘文化内涵,提高品牌竞争力.巴彦淖尔市在开发游牧民俗风情生态旅游产品时,应深刻发掘乌拉特蒙古族文化内涵,让游客能了解乌拉特蒙古族历史和民俗风情.乌拉特蒙古族历史、乌拉特蒙古族婚礼、乌拉特民歌、乌拉特蒙古族服饰、乌拉特蒙古族生产习俗和饮食习俗等都独具特色,应将这些独特的农牧文化开发设计成不同的旅游产品,通过多种形式组合呈现给游客,让游客能真正感受到乌拉特文化的魅力,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3.3深度开发参与体验型项目,发挥乡村生态旅游教育功能

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应注重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游客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乡村生态旅游教育功能的发挥.巴彦淖尔市各地应根据资源优势和游客的心理需求,因地制宜地设计参与体验型项目,避免盲目和简单模仿开发,确保项目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进而提高乡村生态旅游整体竞争力.如一些采摘园和农业观光园,可以开发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项目,比如农作物的种植与采摘、农产品加工与手工创意制作、科普等活动.游客在参与这些活动过中,旅游者会不仅会收获自然科学与人文方面知识,如农作物生长发展规律、地质地貌、植被覆盖、气候变化、农业科技和人文历史等,还会获得情感体验,如一些孩子亲自参与种植、采摘活动等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意志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

3.4注重品牌营销,提高乡村生态旅游知名度

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已经从初始的营销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价值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巴彦淖尔市应加强市场调研,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拓宽营销渠道,提高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一是根据目标市场细分原则,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产品营销策略,开展各种专题旅游活动,如针对儿童消费群体推出家庭亲子游.二是与知名主流媒体开展合作,如在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乡约”、“乡土”等栏目进行宣传,或在知名网站、杂志、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三是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或赛事活动将旅游品牌推向市场.

3.5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

巴彦淖尔市各地应采取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一是委派优秀中基层管理人员去先进企业或大中专院校学习进修,或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开展讲座或进行指导,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对一线员工岗前和岗后培训,丰富他们礼仪、民俗风情、地方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服务意识,提高相关旅游服务技能;三是采取激励手段,吸引和留住旅游专业人才,提升乡村生态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巴彦淖尔市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必须深刻发掘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形象,使乡村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巴彦淖尔新闻网http://www.bynrnews.com/new/lydt/ 20140904/93668.html[DB/OL].

〔2〕石婷旭.乡村旅游的教育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6.

〔3〕麻新华,陆秋霞.百色市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5):1201-1205.

〔4〕王燕,孙德亮.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3(6):221-225.

〔5〕向日葵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DB/OL].

〔6〕刘强.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探究-以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生态旅游区为例[J].农业经济,2013(10):21-23.

〔7〕孙洪波.乡村生态体验旅游探研[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9-43.

〔8〕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129-133.

〔9〕佟玉权.品牌化营销-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走势[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50-52.

基金项目:河套学院科学技术项目(HTXYSY13006),内蒙古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NJSY268)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57-02

猜你喜欢

巴彦淖尔乡村生态旅游
冬日花开农事忙
2017—2018年巴彦淖尔市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