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高职语文快乐学习课堂的探索

2015-03-19袁先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玛蒂尔高职语文

袁先锋

袁先锋/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江苏苏州215104)。

在当今专业课作为高职院校核心课程的前提下,语文教学已趋于走向边缘化,因而高职学生对语文课程越来越不重视,导致目前的高职语文学习现状不容乐观,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很少有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基本由老师在台上唱“独角戏”。

当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由于高职院校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学习而导致语文课程得不到重视外,还因为学生本身的语文基础较薄弱以及有些老师的教学观念与手段比较滞后等等原因。本文主要探索如何做到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乐趣,真正实现快乐学习课堂。

一、营造快乐语文学习课堂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心情愉悦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就处在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潜能都得到最好的发挥,工作学习的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就更强调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学习成绩的好坏跟学生的学习态度密切相关。语文相对于其他文化课而言,其主观性比较强,更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自学自得。所以学生学习效率如何,与是否在学习时保持愉悦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学习时如果能始终处于一种快乐的气氛中,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创新,在足够的兴趣动力作用下进行更多的阅读,更多的思考,获得的知识也就越多。久而久之,语文学习兴趣浓了,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更加自信了。而相反,在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就会只满足于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句子和内容,只满足于完成作业就好,甚至自己不动脑筋,抄写别人的敷衍了事,最终产生厌学情绪。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没有收获的语文课,而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堂失败的语文课。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快乐走进语文学习课堂,完全陶醉在文学作品中去领悟其中的奥妙,身临其境去体味作品中的角色扮演,这迫切需要创造更加愉悦的语文学习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探索营造快乐语文学习课堂的途径

(一)创造和谐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审美精神大餐

所谓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的实质是:运用美学感知规律创造和谐课堂进行施教,寓教于乐。和谐课堂不仅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善于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需要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具有自然、亲切、大方的教态,知识渊博,语言诙谐幽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到学习探究的快乐。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这种模式重视人的社会化,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教师在课堂中起主体作用,主要依靠“教师问——学生答”这一机械的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大大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也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的意义,致使语文课堂学习收效甚微。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母语的传承,影响21世纪人才素质的提高。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尽量多些。”在语文学习课堂中,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亲身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思考、探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淡化教师传授,强化学生参与,教师充当的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情境和刺激,同时也是活动进展的引导者和评价者。老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和操作情境,力求从多方位、多领域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自主性,使学生从情境的探究中获得自己对知识的把握,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贴近生活,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猜想,设置悬念,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各种可能发生的结果,教师对不同答案进行简单点评,让学生以疑引思,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可以鼓励学生续写或改写故事情节,满足大多数学生都想成为研究者、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求;作为教师,应以赞扬、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起对语文课堂的渴求,从而认识到语文学习是一种快乐获取精神食粮的途径。比如教师在讲授莫泊桑的《项链》时,可以由学生预设很多种结果。文章结尾是:“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听到佛来思节夫人的惊叹后,玛蒂尔德会做何感想,故事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时鼓励学生们自由发挥,他们或认为:最后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都惊讶地发现,赔偿的那挂项链也是假的;或认为:玛蒂尔德百感交集,从此喜怒无常,精神崩溃,最后抑郁而终;或认为:玛蒂尔德悔恨不已,从此抛开享乐思想和虚荣心,开始脚踏实地地生活;或认为:玛蒂尔德为夺回那挂钻石项链,与佛来思节夫人争吵不休,不得不对簿公堂;或认为:玛蒂尔德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五百法郎,又出入于上流社会,重新追求她梦寐以求的生活。等等,针对这些看法,教师首先要对其想象力给予肯定,然后可以根据文本的情感基础,简要提出自己对这些可能结果的看法,并鼓励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情感表演,让他们体验到参与和成功的乐趣。最后让大家一起参与评论,得出哪些结果更适合剧情的发展。

2.创建教师魅力磁场,营造快乐学习课堂,提升语文教学成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而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就像一个磁场,它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他会热爱学习,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他还会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颜氏家训·慕贤》中说:“潜移暗化,自然似之。”通过对教师人格力量的汲取,学生就会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不需用强制的命令,只是通过形象直观的影响,如春雨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们在和谐快乐的气氛中接受学习,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对语文课堂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广大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创建自身魅力磁场,因为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是任何教材、任何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

(二)结合高职专业课程,注重高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在高职学生眼里,专业课是最重要的,学得好不好,跟自己的前程息息相关。相对专业课,语文这种文化课就可有可无,被边缘化了,所以他们觉得唯专业课为重,文化课靠边站。针对这种学情态势,一方面,教师应该试图扭转这类学生的错误想法,另一方面,要做到文化课在满足自身教育功能的同时,切实为专业课教学服务。比如针对高职导游专业的学生,他们注重口语表达交际,所以要在语文教学时要适当地多安排一些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进行锻炼,比如课前五分钟的演讲、口语交际专题的教学、专题辩论赛,以及传授一些作为导游特有的交际语言等等,有针对性地为导游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景点讲解课程时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学习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学习效果也就提高了。因此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特征,再比如财会专业的学生着重提高他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对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赏析课文时侧重培养他们审美的能力等等,使语文教学内容和专业内容相结合,相辅相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快乐学习课堂,享受精神大餐。

(三)组织学生进行兴趣阅读分享

阅读是集感知、理解和鉴赏三位一体的学习过程。在高职语文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故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有效阅读——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习惯成为营造快乐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阅读教学不只是学生的独角戏,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首先教师需要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最终受到情感的陶冶,获得思想的启迪升华,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有了阅读兴趣,教师应该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积极引导和指导,明确科学阅读方向,选定阅读的篇目。先从教科书上出现的名著篇章开始,还有课文中出现过的名著及课本推荐的名著,这些都需列入阅读重点。对于一些特别经典的名著,比如《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等,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探讨,并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排练演出,这样不仅能使故事内容深入人心,同时让他们在表演中寻找成功体验的快乐,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达到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高度。

而教师的广泛阅读直接关系着老师对文本美的挖掘。只有进行广泛阅读,教师在解读文本内容时,才能做到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认识文本,才可能更深层次挖掘文本的内涵和光芒。这样的文本分析才会更加生动,有血有肉,让学生身临其境享受知识的乐趣,真正达到快乐学习课堂的初衷。

[1]徐艳玲.在快乐学习中提高语文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1(78).

[2]钱愉.“快乐学习”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动力[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2(1).

[3]胡卫平.科学思维培育学[M].科学出版社,2004.

[4]周新江.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5).

猜你喜欢

玛蒂尔高职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一串假项链与四串真项链——论《项链》中玛蒂尔德的得与失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