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信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

2015-03-19钟映荷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微信政治

钟映荷

钟映荷/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广东广州511442)。

微信是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微信以其强大的功能将个人言论深度化、自由化,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微信的概念及特点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它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人群中得到普及的背景下所出现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可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更重要的是微信的所有功能除了要花费极少的上网流量外,几乎是完全免费的,这种便利条件使微信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用户数量迅速突破3亿大关,成为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在线通信工具之一。

微信具备的朋友圈、消息推送、语音对讲、图片分享等功能,使得朋友圈内的人能很容易地分享彼此的感想、感受、观念、经历等,也能很快地、随时随地就某一个问题形成讨论组,从而进行头脑风暴,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微信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可以单聊、也可以群聊,可以和熟人聊、也可以和陌生人聊,带来了用户全新的移动沟通体验。微信所具备的这些功能正好也符合大学生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参与性强、活跃、具有创新精神等特点,因此,大学生群体迅速成为微信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群体中有将近90%的人群在使用微信这一软件。

二、微信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优势

1.延伸课堂教学时空。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的知识要点,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的时间较少。上完课以后,学生想再深入探讨学习,由于没有相应的指导而退缩;或者由于缺少学习的氛围而放弃。微信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后,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的时间通过微信对某个热点话题或课堂上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甚至可以将老师布置的实践活动即时发在微信上进行分享。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不受时间、场地等限制,所有的圈内学生都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学生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微信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微信号,并每天定时上微信,有的使用频率非常高,24小时在线。如果使用微信作为课前课后的讨论载体,比起其他载体要更有代表性、参与程度会更高。微信可以组建不同的微信群,组成不同的讨论组,在群内每个成员都是认识的,使群内成员发表意见时更愿意敞开心扉参与讨论,这样讨论起来也更加积极。同时,讨论组成员的封闭性也杜绝了外界不良信息和无关信息的干扰,确保讨论效果。

3.学生参与方式多样化,学习积极性高。微信可以用文字、语言、图片等多种形式参与课前课后的讨论,多样的表达方式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其中。如一个不愿意开口说话的较内向沉默的学生,可以选择用文字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免除了他们因不知如何开口说话而犹豫要不要参与谈论的顾虑。有些学生是喜欢说而讨厌文字表达的,那他们就可以选择用语音的方式参与讨论。有些同学则喜欢将平时收集到的一些信息和图片分享给其他人,就可以用微信的图片分享功能来分享给其他同学。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讲授爱国主义这一章内容时,有的学生将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圈内的同学们,有的学生把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发人深思的文章、感人肺腑的歌曲介绍给同学们,有的则是就某个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有的就某个问题进行激烈的辩论,爱国主义的情怀就在讨论、争辩、感动中得到升华。学生通过微信这一平台,在分享的同时还可以获取他人对资料的理解和观点,从而使学生在相互的交流、讨论中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逐步提升自我。

4.兼顾教学的即时性和延滞性。在教学中运用微信时,我们发现了微信有着两种特性,一是即时性,一是延滞性。只要微信在线的情况下,组内任何一个成员发表的言论都可以及时看到或听到,这是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的,大家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进行一场大讨论。对于那些不能及时上线参与的同学,微信的延滞性特点可以让这些同学事后再来翻看或重听大家讨论的情况,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部分学生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也不会因为错过了讨论的时间而耽误了学习。

三、微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明确微信教学的辅助功能,切忌主次颠倒。微信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将课堂延伸开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微信教学引入自己的课堂,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师生互动的工具。然而,我们在运用微信这种教学方式时,切忌主次颠倒,不能将微信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而忽视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尽管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如比较教条、呆板、不活跃等,但其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也是其他教学方式不能比拟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保证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微信教学中要确定好教学内容或讨论的内容,鼓励多形式表达意见。微信教学并不是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个教学内容,我们在使用时应有所选择。教师要确定好每次讨论的题目或提前预习的内容,要照顾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允许学生使用任何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让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准备。教师更要做好充分的资料收集,随时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如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中,举办“名人读书会”活动,教师就要先准备好几本有影响力的关于名人的书籍介绍给学生,由学生自行阅读后参与到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如在社会公德教育这一内容的讲授中,组织了“校园文明现象之我见”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校园中的文明现象和不文明现象,并对学校不文明现象的整治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随时可以在微信群上通过图片、文字等分享自己在校园内发现的不文明现象,其他同学还可以为其佐证,增加信息可信度的同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学生对自我参与的监控力度。微信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多的活动是留待课后布置相关的题目进行讨论或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完成。如果缺少相应的支持和监督,就会出现部分参与的学生走过场,随便应付的情况。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组织者也不可能时刻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变化,因此,要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微信教学的实施中,讨论组的发起者不一定都由任课教师来承担。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找一些有责任心和是非感强的学生担当讨论组的主要负责人。如果班级人数过多的情况下,还要分层分组管理。负责的学生要把每个同学参与谈论和活动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特别要注意有没有一些不当的言论出现,如果发现一些不良的、消极的言论要及时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及时控制,避免不当言论的泛滥使教育起到反作用。

[1]古必训.“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23):161-163.

[2]张焱.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

[3]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3(5):63-65.

猜你喜欢

理论课微信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微信
微信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微信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