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视域下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思考

2015-03-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大学

李 涛

李涛/陕西省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教师(陕西商洛726000)。

一、建构主义的概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是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是通过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其基本观点是: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为人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所以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而且产生了以建构主义为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1)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2)提倡师生间的互动和交互式教学;3)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所以,在建构主义视角下教学的各种要素,特别是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以及职能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学生作为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知识意义;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和促进建构意义,发挥主导作用;教材中的内容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协助合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等认知工具。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既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学习者自身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些因素有机组成了素质教育,在传统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建构主义视域下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职责模糊,教学教研水平有待提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学生建构各种知识的忠实支持帮助者和引导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和功能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对学生学习材料的知识面和领域进行拓展。以此为理论指导,大学英语教师有必要转换角色和改变职责。

可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混淆了自己的角色,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讲解,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混淆了职责。首先,教师缺乏先进的观念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并且国际化水准不高。其次,教案和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具有较多的陈词滥调,并且缺乏丰富的通识教育,他们只讲英语知识,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更没有将英语和其他学科融合。再次,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语言更倾向于汉语系统,缺乏对英语语言系统的研究,也缺乏对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认识。最后,有些教师知识结构过窄,科研能力不足,无法熟练应用现代技术等。同时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缺乏外籍教师,大部分都是我国教师讲授英语,虽然他们的口语水平达到了要求,可是仍然缺乏一定的英语氛围。以上这些都不符合建构主义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二)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中有关学生的观点指出,学生的角色和地位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能力积极建构者,学习的主人就是学生;同时学生应用探究式的方法进行学习和互动,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重构旧的知识,并且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而当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严重缺乏训练英语技能的积极性,口语能力和翻译能力较差,同时学生还没有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其学习英语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其次,学生缺乏广泛的覆盖面和知识领域,无法将英语学习和自身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各种英语考试。最后,学生缺乏英语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大部分按部就班的学习,不会进行探究和应用学习,缺乏利用英语技能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并不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学生观,有待完善。

(三)缺乏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训练为主线,并且要求教师和学生合作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进行有效的交流。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大学英语教育中有严重的脱节现象,没有充分开发、整理、利用校内和校外学习资源,没有将英语教育和日常的生活相融合,也没有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相融合。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和学生的互动、合作以及沟通交流,缺乏科学规划的英语知识意义和场景。再次,英语教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在考试的指导下,湮灭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无法有效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最后,英语教育的整体评价体系主要通过笔试,无法切实评价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翻译能力。

三、建构主义视域下解决大学英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教师观,促使大学英语教师转化角色和提高素质

首先,重新明确大学英语教师的功能和职责,促使他们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以构建主义在教师角色以及定位上的有关理论为依据,明确英语教师在英语教育过程中的功能和职责,为学生知识构建和能力训练提供足够的支撑、引导、辅导、督导,起到桥梁和媒介的作用。其次,英语教师一定要从国际化角度培养人才,并对教育内容进行创新,有效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能力,并且积极学习和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再次,英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英语获得各个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提高他们利用英语学习的能力,并且促使他们利用英语基本知识和文化知识处理好交际问题。第四,英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自由学习。第五,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要偏向英语语言系统,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地道的英语氛围和交流文化。最后,高校和英语教师要提供足够的资源供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英语实践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

(二)构建科学的学习观和学生观,创新大学生英语学习模式

首先,督促学生转变自身学习英语的动机,并且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媒体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英语学习。其次,培养学生的英语意识、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促使他们随时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首先,大学英语在设计和规划课堂时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大学英语教育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新性为目标,如情境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等,促使英语教学课堂中形成积极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再次,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策略,并且促使他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拓展英语知识范围和文化范围,并且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自我英语训练。最后,提高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使英语的评估更加科学合理。可以在学生英语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评估,进行适时的总结性评估。将评估内容扩展为英语基础知识、英语交际能力、英语翻译能力等。并且要进行现场评估,可以有效评价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可以从教师角色和职责、学生角色和动力、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几方面进行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1]吕珂.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2]张晓花.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8(10).

[3]闵瑶.建构主义视野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4]关宏.探析建构主义教学观视阈下的教师角色[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5]范富平,秦晨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建构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6]肖越.试论大学英语教育中英语电影的辅助功能[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

[7]何进水.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8(9).

[8]刘春玲.建构主义观对翻译教学的新启示[J].新课程(教研版),2009(10).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大学求学的遗憾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